
在路上
【编者按】天冷人情暖。八十三岁的老人坐公交车去城里卖萝卜,司机冒着违规的风险停车,小伙子主动让座,中年妇女出钱资助,乘客们纷纷在车上拿出钱买萝卜……一个个温馨暖人的镜头慢慢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品通过细节和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主题,文字运用娴熟,环境描写衬托到位。欣赏,荐读!【编辑:海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050016】
回复1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4 10:59:50
海淼老师辛苦了,问安!
回复3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6 07:24:31
谢谢阳媚老师关注,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6 10:41:14
老土老师好!在农村还有多少没有退休金可领的老人,在忙碌了一辈子,养了很多儿女后,还要在人生最后一段自食其力,确实该反省了。
5 楼 文友:樱雪 2018-01-06 13:29:44
卖萝卜的老头,看其表面是自食其力,可小说的内涵并非这个意思,老头八十多岁,本应是颐养千年的时候,为何还要进城卖萝卜呢?值得深思。小说的内涵,深厚而高远。欣赏学习,祝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6 13:58:34
樱雪老师看得透彻,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6 21:22:49
谢谢雅润老师关注,问好!
回复8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01-08 09:35:06
谢谢借双慧眼看世界老师关注,问好!
9 楼 文友:宋达威 2018-10-14 21:12:23
本篇文章的“意”埋得很深,若隐若现,能为读者提供思考的点。多写些这样的文章才是对的。而且这种凝意的手法,要多加磨练和应用。但本文的缺点也很明显,作为小说,把“我”加入到故事里,却并未参与故事,这是写作手法上的误区。你本可以完全客观地、不代入“我”地去写一个公交车上的买萝卜的老头的故事。加了“我”,纯属画蛇添足。其次,作为微小说,你的文字还缺乏凝练,啰嗦、拖沓了很多。这种主题的小说,多运用画面感去直观叙述,少用文学笔触去描画。尽量做到“镜头直给”,才能达到震撼人情的效果。千万别把小说写成散文。
.
回复9 楼 文友:凡尘一客 2018-10-14 23:19:48
把小说写成散文这个问题,我已经意识到了,这次听了老师的课后,有了很大的启发, 感谢老师!以前写小说总是卖文字,现在学会在故事上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