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小工头(散文) ——发小情深
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话,激励着格良,从小工到工头,整整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繁重的体力劳动、牵肠挂肚的离愁别恨,并没有摧垮他,反而让他出人头地。我们生活的小县城,成为工头,就让人羡慕不已了,生活充满了信心,像高仓健、阿兰、德龙一样,冷峻、刚毅、果决。
我和他小时候是八拜之交,亲密无间的异姓兄弟。在我童年的伙伴中,他的口才最好,每逢商讨“军机大事”,他总是发表一通“高见”。我们就按他的意思去做。他的故事多,经常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我们听得两眼痴痴,希望故事没个完。学校里,每次口头作文,他都是第一名,老师常说他是个好材料。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父亲触犯了刑法,锒铛入狱,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外出打工,挣上微薄的钱,养家糊口,供他上学。令母亲欣慰的是,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令母亲心痛的是,眼巴巴地等丈夫等了三年,回来仍然恶习不改,好吃懒做,母亲左劝右劝,反而遭到父亲粗暴专横的打骂,母亲的心冷了,终于有一天泪汪汪地走了,从此杳无音讯。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和父亲在一起,他战战兢兢,因为父亲常将无名的怒火发泄在他身上,腿上至今还有铁棍打的伤痕,一日三餐没有保障。他忍受不了父亲的虐待,忍受不了家庭的耻辱,更忍受不了饿肚子的煎熬。他悄悄的跟河南的工队走了,那年他才十四岁。
三年后,他才回来,高高的个头,魁梧的身材,黑黑透亮的肤色,高颧骨,大眼睛,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英俊极了。说起话来还是滔滔不绝,皓齿伶俐还是那样地受人喜欢。他父亲高兴极了,就是说他傻,就知道死受,不动脑筋,脱贫致富的路很多,唯独干了那出力出汗,挣不上钱的泥水匠,不时地教他如何如何,才能少出力,多挣钱。可他对父亲的话嗤之以鼻,家庭不幸的原因,使他认识到,只有具备了谋生的技艺,才不会无以为生,被社会淘汰,只有勤劳的一生,才会有幸福的生活。父子俩经常吵架,各干各的。他给别人干活干得更卖力,砌砖砌的磨破了手指,抹墙抹的手臂发酸,他都不觉得累,他对工队的热忱,工头视他如徒,将浑身的技艺教给了他,他像一个武林高手,喜欢和同行比武,结果,谁也比不过他。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二十二岁的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组织了六七个人,给他们盖起了一栋一栋的楼房,人们称他为“小工头”,他用自己挣钱,买了摩托,又盖了房,还找了一个对象,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然而,他父亲又一次触犯了刑法……
他痛苦、沮丧、愤怒、无奈、烦恼与忧愁围绕着他,他变得沉默寡言,只知道拼命地干活,鞋上的水泥凝固了一层,硬邦邦的他不管,满脸汗渍、满身泥点、满身臭味,他不在乎,琐碎的家务干脆扔了,一日三餐上了饭馆。那个聪明的女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也忍不住了,就跑到了他家,给他洗衣服,料理家务,让他变了一副好模样,也让他家变得光彩了。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生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悲观而美好,世界也不会因为哀叹而改变。在人生的长河里,他明确了自身的坐标。把应该承受的担子负在身上,勤劳的、一步一步走人生的路,有志者们说,“自助者,天助之,命运是会给他一个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