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扇面:莫干山(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流年】扇面:莫干山(散文外一篇)


作者:汗漫 童生,89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74发表时间:2018-01-28 18:28:26

一、扇面:莫干山
   夏,上海38度。开车,摆脱高速公路的纠缠,进莫干山。
   山路细瘦、盘旋,车反复转身、拐弯,像性感女人反复转身、拐弯,让旁观者柔肠百转。一侧山崖,一侧竹海,我只能盯准曲折的山路而不敢纵情走神。
   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停掉空调,打开全部车窗包括天窗,让吹过竹林的风再吹进来。路上没有行人,偶尔有来车谨慎擦肩而过。安静得可以听到鸟鸣和引擎的细微博动。
   在开阔处停车,眺望山巅和山下。发现竹林中夹杂若干无名树木。少数的树,在多数的竹林中生长,感觉自己多么优秀而孤独,像人群中少数几个醒目的人。
   终于到达山巅,小镇。入住小旅馆。在此驻留三天时光。
   看了剑池,想象了传说中为楚王铸剑的莫邪、干将二人,以及为干将复仇的少年眉间尺。以及鲁迅由此演绎的小说《铸剑》。莫干山周围是江南、南方,产出笔(湖州)、墨(徽州)、纸(宣城)、砚(端州),也产出刀枪剑戟(吴越)。文人转身成为武士,闺秀步出闺阁绣楼成为侠女,甚至连一个少年都愿意献出比剑更尖锐的头颅--南方,江山多娇但也多难。南方本身就如一柄深藏的剑,用剑柄、剑匣的华美外饰,迷惑着看客和对手的视线,而兀自于阴影里醒着、冷着、闪烁着--长江随风飘动,像剑柄上的长穗随风飘动。
   看了蒋介石与宋美龄度蜜月的别墅。夫妻二人合影,眺望未知和未来。一张来路可疑的双人床,虚拟着民国时代的温存。游客纷纭而过。再显赫的历史人物,也仅仅是某个地址的过客和游客--蒋、宋到此一游。站在别墅外的阳台上,透过姿势优雅的两棵松树,看雾中山区犹如一杯牛奶,无法被眼睛饮尽它的滋味。
   其他景点一概未进,大部分时间在竹林里坐着,听虫子鸣叫,喝山泉,吃农家饭,看书。读到宋人孙少述的诗《栽竹》,抬头看看竹海,我在双重的竹子之间生活,集水声和山色于一身,甚好。诗中一句:“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门外俗人看。”讲的是庭院栽竹,清雅,但格局毕竟小了。若把眼前蜿蜒群山看做粉墙百尺,竹海里穿行浮动的农夫、屋檐下的我,都不算是“门外俗人”了吧?
   俯瞰深涧溪水旁边的凉亭,有三两男女席地而坐,打牌。旁边拴着的两只大狗,在绳子决定了的狭小范围内散漫地走、站、看。避暑的人和狗,像一幅山水画。古代的人和狗进山消夏,也是这样的景象吧。变化的是人的衣装,没有变化的是狗的外形。山、水、竹、云、风,也没有变化。
   山间小镇,有扇子作坊。一老匠人埋头在台灯下制扇,用山中竹子做扇骨。他说,竹质扇骨比木质扇骨经久耐用,把握愈久,愈显明净。忽想到“风骨”一词--扇骨就是一场小风的骨头呵。那么,扇面,纸质的绘有图画、题有诗词的扇面,就应该是另外几个词:风韵、风致、风情……有风的词,都美好。
   下山,一路听江南人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听雨》:“我来北地将半年,今日初听一宵雨,若移此雨在江南,故园新笋添几许。”他们也应该上过莫干山吧。
   回到上海,回到摄氏38度沸腾的生活,重新成为“门外俗人”。在空调嗡嗡嗡嗡的质疑声中,盯着一把莫干山折扇发呆。想想莫干山三日,如扇面一样幽美了。
   一把折扇可收缩、暗藏画卷于体内,周围的人一无所知;可打开,风吹竹叶的声音和颜色就来了,绿的声音和颜色,就来了……
  
   二、运河缓慢
   从北京直到杭州,一条大运河穿越半个中国,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江南运河是其中最美好的一段--长江与运河大致垂直,“江”,“河”,用六滴水就统治了江南的命运和景象。这两个汉字的创造者,就是江南一带人氏吧,他的幽灵暗自与我交换过体内的流域和灯火?
   某年,春,我从扬州上船,用两天一夜时间抵达杭州--缓慢,像词牌“扬州慢”一样慢,像流水、落花一样慢。乘坐火车、汽车的人,用四小时左右即可了却这一过程。但只有在运河上缓慢过渡的时光里,方可深深体验到汉语中国的存在--“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夜船吹笛雨潇潇”(皇甫松)……缓慢穿过无锡、苏州、湖州、嘉兴等等城镇,船上满载各类建筑材料。妇人、孩子和狗,使船工能够把船当成家园。我自然想起从前那些散淡文人,穿长衫、走水路、读竖排的线装书,很合适。从清朝张岱、李渔、袁枚,到民国丰子恺、柳亚子,一概墨迹缓和、心跳慢板。半路上岸,他们可能到一个小镇里隐居、结社、雅集,窥探京城里的动静,吟诵足以传世的诗篇,顺便遭遇若干鲜艳女人和一些水粉般的事情。四散而去,一路好风,吹醒体内汹涌的酒意和暗疾。
   缓慢,武松从打虎直到砸店的故事,被茶馆内的说书人,从春季一直叙述到秋天--在北方,这个故事只需一小时的唱念作打,即可了结悬念。江南缓慢,因为它拥有无数细节和微妙来支持,不会出现一丝漏洞和搪塞--从美人的眼波流转,到屋檐雨滴在青瓦薄唇上的欲说还休,绵密、幽深、一吟三叹。
   缓慢,河边村镇都有流水纵横,船桨捣乱液态的树木、石桥、天空,淙淙,潺潺,也会产生流言--关于江南以外的尘世,以及小镇内部雕花屏风一样繁复幽曲的恩怨。明清富商遗留下的宅邸园林成为景点,导游如同早年诡秘管家的化身,把游人作为来宾引领至每个细节--绣楼,一扇花窗半开半合,仿佛依然有闺女在窗内偷窥、暗恋,视某个过客为英俊长工。一块蓝印花布飘成巨大夜空,白花朵般密集的星子飘动--江南万千染坊溅起的灿烂星子,使小镇上空蜜蜂汹涌、露水甜蜜。而街道、天井,古旧青砖密集如鳞,充满了游入运河成为一群青鱼的冲动……
   缓慢,扬州慢一样的慢,让一个俗人在船上成为了诗人。春阴湿透管弦,湿透岸上幽长的街巷、细密的柳丝,风声鸟语便有了一些微寒和恍惚。我,一个北方人在船上生活两天,消磨了闯天下的雄心豪气,幻想到小镇裁缝铺里去,用流水缝织出漫长水袖,掩护双手,去向本地女人献媚--献上妩媚的桃花或者玉兰……
   一路吃扬州干丝、喝苏州米酒、嚼湖州熏鱼,一路的醉意和美意。月上中天,船老板说:“兄弟,睡一觉就到杭州了。”我假装满腹才华的样子,像张岱、李渔、袁枚、丰子恺、柳亚子那样放肆地斜卧船舱,沉沉睡去。
   枕边,流水像女子在私语,发动机像她的喘息……

共 24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这一生,大抵都是要去过一些地方,历经自然景观的洗礼和熏染,经历一些人和事的感官冲击,才能由此感悟万端,思想丛生。这一组游记,通过对江南第一山莫干山、以及大运河的描写,尽现江南秀丽美景。关于美的惆怅,同样是关于时间的惆怅:怎样才能使时间克服美的虚幻和短暂?无不道尽尘世间隐忍的惆怅无奈。在作者笔下,大都市的繁杂纷扰与江南一隅的和缓自然形成了鲜明对照。水,流逝,时间的隐喻。万水归海,海就是时间的集合。文笔轻松凝练,思想性强,语言沉缓诙谐,记述翔实,描写生动,画面感超强,夹叙夹议,将作者的所观所感所悟呈于纸面,既记录了风土人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多处提及众多的历史名人、诗作及传闻,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佳作,感谢赐稿,流年荐阅。【编辑:纳岚容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纳岚容茵        2018-01-28 20:14:49
  关乎风的语言都是优美的,关乎吴侬软语的越剧都是令人遐思赏心悦目的,流水像女子的私语,此情此意绵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