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彩泉】南都三味:品味不一样的广东小吃 (杂文)

编辑推荐 【彩泉】南都三味:品味不一样的广东小吃 (杂文)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44发表时间:2018-02-01 12:16:19


   南都三味:品味不一样的广东小吃
   作者:胡春雨
  
   题记:丁酉季冬,余因公首次来到广东。奔波之暇,小憩时分,收获了几色地方小吃,于是用手机随手整理成文,集邮在岁月的相册里。看来只要还算勤勉,人生的味道便可以丰富多彩。
  
   猪杂汤河粉
  
   在中国美食的谱系上,一只碗便是一个世界。除了调和五味,各色食材总是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在中和的境界中生成一个养生的世界。于是与它的人民一道,泛舟在时光的长河里,向着遥远的彼岸前行。
   既然吃在广东,来到广东便不能不说吃的问题。走在广东的市面上,时常会蹦出一家河粉店,与素昧平生的河粉也就结下了善缘。拿起食谱,听不懂广东话,看不懂名字,费了半天劲儿才搞明白,所谓河粉就是大米面做的面条。只是没有山东常吃的挂面那么长,大概是缺少面筋的缘故吧,没那么大的韧性,只好短一些。但磨成细粉的大米看起来更加光洁,比起来水灵了许多,哪怕煮在猪骨汤里,口味也更觉的清淡。
   初来乍到,这次要的是猪杂汤河粉。等端上来一看,原来是几色猪杂放在一起,再添上几页青菜和猪肉丸子,便成了一碗荤素搭配的佳肴。尤其不能不说的是里面的猪肉片,吃到嘴里滑滑嫩嫩的,虽不至于不知肉味,但从视觉还是口感上看更像是豆腐片。我想倘若正宗的河粉,在精细的广东人那里,一定少不了一番精细的工夫,让各色食材炫然绽放,便让东奔西走的人们在简约中满足了丰盛的向往。吃在广东,由此可见一斑。
  
   煲仔锅饭
  
   民生之大,以食为天。来到广东,一年二三季丰产水稻的地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米的天下。除了头一天下马接风的河粉,接下来又偶遇了素昧平生的煲仔饭。老板娘操着夹杂普通话的广东话比划半天,到底没听出煲仔锅饭是什么宝贝。也罢,还是眼见为实,先端上来再说。
   等闲看四五首古诗的工夫,一套美食终于闪亮登场。那派头,一亮相便炙手可热:一只沙锅样的锅子,腾腾的热气从锅盖里钻出来,透着滋滋啦啦的声音,明明白白告诉食客们它的火爆。后面尾随着两个小跟班:一碟青菜,一碗例汤。我遇到的例汤,看起来就像我们北方的海带丝鸡蛋汤,或者大同小异。
   也好,跑了一上午,那就先解决口渴的问题。喝上几口热汤,然后忍着烫、咧着嘴揭开锅盖,总算见了煲仔饭的真容:呀,原来这鱼腩煲仔饭就是一碗精米,上面放着几块鱼肉啊!再就着青菜和例汤,一顿简而不陋、丰而不奢的午宴就此开场。
   结识这样的美味,决不至于让口味吃亏,更不至于给肠胃添麻烦,举凡各地名吃的表现从来恰到好处。从生到熟,肉和饭已经厮混的密不可分,鱼肉的香味随着汤汁渗入了米饭,洁白的大米染上了汤汁的颜色。倘若还嫌不够滋味,再舀上一勺火红的辣椒油,全场便热烈起来。然而好戏还在后头,吃到最后,香软的米饭忽然变的香脆起来,泛着焦黄的颜色,透着焦香的口味。原来是挨着锅仔的部分,已经烘烤成了锅巴。吃到最后,终于回过味来,所谓“煲”,下面是个火字,一定是种烹饪方法;所谓“仔”,应该是广东方言。于是酒足饭饱,拍着肚皮和老板娘比比划划的攀谈起来。看来所见不缪,煲仔就是一种沙锅,饭菜一锅里煲熟。不用再单独要汤要菜,一顿美餐便全够了。
   重新拿起菜单,看着也便分明起来,从各色粥到各色粉,再到各色煲,大米的天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各成序列、各有做法,这才叫吃在广东。记得在《西游记》上,净坛使者猪八戒有句名言:“莫急,待俺一家家吃来!”
  
   米酒和酸菜
  
   连日奔波,最享受的是晚间静下来的时光。对于酒徒而言,哪怕自斟自饮,也是神仙般的境界。
   一大早路过了一家散酒店,一头钻进去,幸会了北方见不到的散装米酒。以我的经验,越是这种作坊式的散酒,越能保存乡土的味道。既然只有八九度的样子,那就扛上几瓶,等到晚间受用。既然立志开拓舌尖上的疆土,倘若再嫌沉,还有天理吗?
   终于熬到了晚上,随便找到一家小店,便开始了一个人的晚宴,上了一盘青菜牛肉,杜绝浪费才是美食文化的根本。我相信,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乃是美食文化的真谛。倘若饕餮之族,暴殄天物,只是演绎了人性中的放纵与贪求,何谈美食文化?
   开店的是个小伙子,几个兄弟下了班过来帮忙。首先端上来的却是一碟水果——看起来黄黄的,亮亮的,脆脆的,一时莫不上头脑。看着我迟疑的样子,帮着端菜的小伙子热情地解释道:“酸菜,木瓜做的,我们自己种的树,拿白醋腌的。给你送一盘尝尝,开胃。”原来如此,还是头一次听说广东也有酸菜,怪不得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的,越吃胃口越大。于是打开米酒,亮出吃货的哲学与小伙子聊了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小兄弟在一旁听得有味,也围过来畅谈:“老板,今天的菜,给你免单!”“那哪成啊?兄弟们做的是生意!”没想到这米酒貌似度数低,淡淡的酒味却颇能醉人,不到半斤酒下肚,便天旋地转起来,倒底忘了结账。
   了解一方水土,最好的办法是结交几个当地朋友,至于一方小吃,乃是其中温暖的角落。听他们的意思,不少广东人一天四顿饭,晚上加了顿夜宵,像我这样七八点钟才吃晚饭,比起来还是太早。早上起来还有早茶,不过不是空着肚子凑在一起喝茶,而是共享各色早点。于是从早到晚,“吃在广东”装点着广东人的生活,比起来我们北方的生活方式,的确简单了许多。
   来到广东,一句广式风味儿、略拖长腔的“老板呐”,成了对客人最常用的称呼,与我们济南人不论男女老少动不动称呼“老师儿”,实在路数不同。仔细品味,其中隐藏着两地文化的玄机:一个自古商贸发达,注重民生,商业的繁荣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塑造着社会的面貌;一个自古礼义之邦,尊师重道,耕读传世的观念潜移默化,在保守中带着厚重。不管怎样,今天的广东人,历史上多半来自秦汉以来历代中原人士的南迁,开辟着新的乡土,在新的水土中落地生根。但不管走多远,无论南北差异如何明显,大家操着相通的语言,用着相同的文字,有着相似的情感。或者经商仕宦,或者躲避战乱,当我们的先民辗转南来,浸透在灵魂之中的,总是相同的经典。
   天下一家,这就是相同的血脉,相同的文化。
  
  

共 24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粤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在全国乃至世界独树一帜。在今之中华大地,从沿海到边疆,从关外到江南,凡是有广东人的地方便有粤菜的身影。文中以粤菜中著名的猪杂汤河粉、煲仔锅饭和米酒酸菜为出发点,从生活中的经历着手,三种菜品看似独立成章,却又隐隐相成,组成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广东菜,让人流连忘返,遐想联翩。吃在广东,方能感受那一方水土和文化,以及萦绕在灵魂深处关于吃的羁绊。【编辑:奔跑在田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季伯生        2018-02-01 14:37:34
  没有去过那地方,但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了些当地的饮食文化以及其中的人生进步经典,谢谢老师!
善良是破译人生快乐的密码。 ——摘自长篇小说《璞玉野女》
回复1 楼        文友:胡春雨        2018-02-03 12:53:57
  分享旅途收获,传播美食文化。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