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目送(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目送(散文)


作者:瑞雪千寻 童生,50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0发表时间:2018-02-12 08:59:12
摘要:龙应台说“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岁月催促着我们向前行,而我们与父母终将是渐行渐远。

【冰心】目送(散文)
   小时候,我严重的晕车,所以最怕出门。
   那时候,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就是离小城不远的姥姥姥爷家。
   我最怕,可是姥姥姥爷最喜,总是早早的坐在大门外等候。年少懵懂时候,被父母家人捧在手心里护着,哪里会懂得老人的寂寞。
   老人家,最喜团聚,最怕离别。
   2013年春节。我们去姥爷家过年,那一年的春节,姥爷特别高兴。我们初五的早上离开,姥爷急匆匆地吃了饺子,出门送我们。
   其实我已经不太记得那天的具体细节,只记得那天很冷,蓝色的天,白色的雪地,黑色的大门,我坐在车里,看着姥爷的影子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那是姥爷最后一次送我们,也是我见姥爷的最后一面。
   我们任凭命运的予取予夺,却没有说“不”的权利。那一年的正月奶奶和姥爷都离开了我们,家中悲伤弥漫,好像每个人的心上都留下了一块大大的伤口,疼痛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未知和改变。它告诉我们,错过了,走过了,就不会再来;失去了,丢弃了,也不复拥有。我们无法猜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也无法预料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就好比我如今的远行。我从前也没想到,我可以赤手空拳,孤身一人的远走他乡。
   2016年夏天来广州入职时,母亲坚持要送我,与我一起踏上了长春到广州的列车。
   其实我相信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选择这样的长途硬卧出行。那是长达36个小时漫漫旅程,火车的嘶鸣声伴随着车厢内各种嘈杂的声音,车窗外是不同的山川田野,车厢内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夜里是永远睡不沉的。我能读懂母亲眼中的担忧和不舍,也能想像睡眠原本就不好的她在火车上每一段的焦灼和煎熬。
   龙应台说“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岁月催促着我们向前行,而我们与父母终将是渐行渐远。
   去年秋天,母亲来广州看我。送她回老家的第二天,我去参加了集团的家书朗诵比赛,那天,参赛的第一位选手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我坐在台下听着,眼泪不知不觉地就流下来。
   不是因为矫情,只不过是想到了如今在外漂泊的自己,想到慢慢老去的父母,想到他们关怀和惦记的点点滴滴。
   年少时不懂《背影》,不觉得一位老父亲笨拙地爬栏杆去买橘子有什么好写。那时候以为忙着匆匆赶路,一心想着天马行空的未来,很少会想到从前。眼下知道时间一寸一寸的溜走,父母慢慢变老,而我也终将告别青春。
   岁月漫长,转瞬成殇。
   有些东西,懂得了,便是成长了。
   真正让我们成长的,不是被捧在手心的时侯,也不是呼朋唤友的时候,而是当我们一个人站在人群中,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刻。
   因为慢慢懂得了成年人的分寸,所以很多不容易和不如意都是自己一肩抗,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可生活怎可能事事如意,时时随心,只是因为知道说也无用,不过是让最爱的人白白为自己担心而已。
   可有些事,还是瞒不住他们。因为最爱的人,总是相互懂得的,许多话不用多说,就能懂。
   上大学开始离家住校,每一次从家回到学校,父母都会去车站送我。而我就在他们的目送中,从家乡到省城,又从省城到更远的地方。也因为有那样的目光,所以哪怕前路漫漫,哪怕赤手空拳也不会害怕。
   就像茫茫雪夜里那盏始终为我点亮的灯。
   因为有光,就不会无措和迷茫。
   因为有光,一个人的路,也不会迷失方向
  

共 13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无情夺走了我们的亲人,那分亲情将要被湮灭时,留下的一阵伤痛。人都有和亲人分离的时候,也终将有独立的开始,作者去广洲入职,母亲前去相送,文章用朱自清的《背影》做为插述把那份亲情离别描写得非常生动,整篇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都书写得非常动人。是一篇相当不错的佳作。【编辑:红袖揽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2-12 10:21:17
  目送离别的情景让人感伤,但这一份真情却也让人难忘,亲人亲情是心底最温暖的太阳。感谢赐稿冰心,期待更多精彩!遥祝新年快乐!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瑞雪千寻        2018-02-12 20:51:43
  感谢心灵飞鸿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敬茶,祝您新快乐!
2 楼        文友:星期五        2018-02-12 10:31:30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在海内外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唐诗,并不是李白、杜甫的诗,而是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把游子的忧伤与母爱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打动了亿万游子的心。散文《目送》,文章风格舒缓优美,通过与姥爷的别离、母亲的送别,作者把自己深深的情感隐藏文字叙述创作的意境之中。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思索、去体会、去感悟。文章主题风格略带忧伤,既有龙应台《目送》的哲思,又有朱自清《背影》里的那种对父爱的追忆。细细品读,读者会发现自己已经沉浸在文章之中,去体会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描述,这也正是文章立意的高明之处,也是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之处。
回复2 楼        文友:瑞雪千寻        2018-02-12 20:53:32
  感谢星期五老师精准的评语,写的真好,谢谢,也祝老师新快乐,越来越好!
3 楼        文友:瑞雪千寻        2018-02-12 20:46:12
  感谢红袖揽叶老师的精心编辑,辛苦了,敬茶!
红尘是,几度冷暖,一卷欢哀;年华是,风尘往来,难解黑白。且把,得失看得开;且将,爱恨抛在外。 莫惧莫停莫责怪,且歌且笑且自在,任它悠悠岁月人事改,漫漫旅途扬尘埃。
4 楼        文友:孙鹤        2018-02-13 06:28:35
  文章动人动情,与亲人的分离,无比痛苦。但为了生活,为了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却又不得不这么做。同样身为游子的我,感同身受。问好作者,祝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