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我的生活故事”征文】我的一段“捡破烂”经历(散文)
2006年,我“大病”初愈,为恢复健康我坚持天天散步。清晨,我迎着朝阳,呼吸着新鲜空气,漫步在校园广场,看蓝天白云,听小鸟唱歌,令我心旷神怡。突然,一个饮料瓶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正好落到我的前方,我吓了一跳。我仰望大学生宿舍,一个学生正朝着我发笑,原来是他将废弃的饮料瓶从4楼的窗口抛出。我用脚将饮料瓶踢向路边的草丛里,继续散步。
那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在校园区、宿舍楼、广场周围,到处有废弃的饮料瓶。矿区的家属和部分职工在遛弯时,随手就能捡到不少的饮料瓶,而我对饮料瓶则视而不见,不屑一顾。我从来不捡饮料瓶,不为别的,只怕丢身份。
我是一名退休高级讲师,别人捡饮料瓶无所谓,而我若捡饮料瓶必遭议论。有一次我在国旗围栏上捡了两个饮料瓶,被我的一个学生看见了,她一连声地问:“孙老师,你捡这个干什么?你捡这个干什么?”当时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真感到无地自容。我发誓今后再也不捡饮料瓶。
有一次我和老伴去菜市场买菜,脚底下一个饮料瓶差点把我绊倒,我赶紧将饮料瓶用脚踢向一边,不料老伴随手捡起将它放到篮子里。我怕被别人看见丢人,立即叫她把饮料瓶扔掉。谁知她刚把饮料瓶放到路边,却被一位职工捡走。回家后老伴埋怨我说:“你真是死要面子!捡个饮料瓶咋了?一个饮料瓶1毛钱,丢掉怪可惜的,捡饮料瓶还有利环保呢!”我觉的老伴的话也在理,如果人人都不捡饮料瓶,校园里的饮料瓶和废弃物将会堆积如山。这么一想,捡饮料瓶的自卑感大大减少。从此以后,我在遛弯时,如果见到比较干净的饮料瓶,倘若周围无人,我也会捡起来,放在身上不起眼的地方带回家。
万事开头难,一旦做起来,时间一长,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过,作为一名高级讲师捡饮料瓶,还是怕人说“小气”,总是“偷偷摸摸”地捡,而且将饮料瓶放在一个布袋里,一般人见了,还以为我去市场买东西呢!就这样,每次遛弯,我都能捡到几个饮料瓶。日积月累,1个月下来,我竟捡了几百个,卖了几十块钱,我心中自然高兴。
人不论干什么事,只要专一,就会上瘾。我捡饮料瓶从害羞到大胆,最后竟有点上瘾,一天几次,乐此不疲。有一次学院开运动会,运动场内外到处是废弃的饮料瓶。这时,我在大庭广众之下捡饮料瓶也不觉得丢人,有些裁判员、运动员和观众还主动把饮料瓶装入我的塑料袋里。一场运动会结束后我竟捡了数百只饮料瓶。
我坚持捡饮料瓶大约1年有余。物极必反,捡饮料瓶终于引来了麻烦。一来孩子见我捡饮料瓶认为有失身份,一个劲地劝我说:“爸,咱不缺那几个钱,捡饮料瓶虽说不是坏事,但是咱丢不起这个人。”我的一位邻居在聊天时听人说我捡饮料瓶她还不信,和人家争辩,她说:“我不信,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大教授还会捡饮料瓶?”别人对她说:“信不信由你!我可是亲眼见他捡饮料瓶,而且他老伴还帮他卖破烂。”邻居把这话传到我的耳朵眼里,我告诉她说:“过去确有其事,不过近1、2年来我已洗手不干了!”不论怎么说,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捡破烂”在世俗人的眼里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后来因为我的兴趣转移到写作上,捡饮料瓶的兴趣渐渐淡去,如今我再见到饮料瓶,不管有人无人在场,我是坚决不捡,因为捡破烂者大有人在,我也不愿再和他们争“财”了,再说缺我一人捡破烂,也不会污染环境的。
20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