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多娇】年到闫马(散文)
【编者按】文章以闫马村的过年民俗为线索,通过描写具体的民间习俗,还原了具有古朴色彩的中国年。中国年,最正宗的,就是陕西;而陕西,则以宝鸡为典型;再具体一点,就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岐山、扶风。文章全方位描写了众多的过年习俗:从除夕夜的“请先人”、初一的“浇汤面”、祭拜祖先,以及后续的走亲访友、社火表演,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情节,对于最中国的年,读者都会有所领会的。过年,不仅仅是吃吃喝喝那么的简单,而是感悟生活、总结过去、与亲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中转过程。一年年过去了,世事变幻莫测,而最纯正的年,依然有记忆里的滋味。读罢本文,一股浓浓的乡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欣赏学习,推荐阅读。【丁香编辑: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080014】
回复1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5 22:21:37
谢谢孙老师长期以来对拙作不离不弃的大力支持,有老师这样的知己是山人的福气,再次感谢,并祝老师笔健文丰,创作愉快!
回复1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5 22:23:31
谢谢老师对拙作的精美点评,遥祝老师一切安好。
1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3-05 21:32:11
情节细腻,真实生动。
风俗独特,场面喜庆。
高跷秧歌,旱船龙灯。
文化遗产,世代传承。
乔山人民,年味出众。
年到闫马,妙趣横生。
风俗独特,场面喜庆。
高跷秧歌,旱船龙灯。
文化遗产,世代传承。
乔山人民,年味出众。
年到闫马,妙趣横生。
回复17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5 22:27:20
谢谢老师出口成章的美誉,遥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8 楼 文友:闰土 2018-03-05 21:49:19
又看到乔山人老师大作,细细拜读,深感描写细腻,特别是文章开头,就扣住了读者心弦,把闫马人过年的迫切、喜悦、欢庆的心情写的淋漓尽致,展显的栩栩如生,全文紧扣主题,画面感极强。语言朴实耐读,叙述的有头有尾。特别对扶风名吃“浇汤面”写的真叫绝,让读者口水直流。
回复18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5 22:34:16
感谢闰土老师精美的点评,老师家在晁留,我家在闫马,相隔两三公里。老师是宣传晁留的一面旗手,我应当向老师学习,力争写出更好的文章来。顺致老师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19 楼 文友:闰土 2018-03-05 21:59:36
老师把年俗活动也写活了,从初一放炮、吃“浇汤面”到打秋,走亲戚等,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并抓住了读者心理,一步一个脚印的刻划描写,最后又写到耍社火、送先人等,这一切走完了,年也就过完了,最其码闫马人年算过完了,哈哈哈,祝贺老师年后发大财,走鸿运。
回复19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5 22:37:52
老师和山人同处一地,民风乡俗基本一致,老师最有权检阅拙作,希望老师指出拙作的缺陷,便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谢谢老师,并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笔健文丰,硕果累累,创作愉快。
回复20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07 01:10:35
谢谢老师对拙作的精彩点评,遥祝老师新春愉快,笔健文丰,致茶问安,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