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精品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9082.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9发表时间:2018-03-15 11:34:09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共 3202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就回忆起小时候过年时跟随大人去给亲戚拜年的情景。这拜年是很有讲究的,初一给族里长辈拜年,初二老丈人家,初三舅家,初四姨家姑家……虽然有些繁琐,但亲朋好友借此联络了感情,增强了友谊。常年不见的亲人们团聚了,大家在一起感情融洽,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作者细腻的叙述了去舅家拜年的情景,进门先是大声打招呼,提醒主人客人到了,然后给已经过世的魏爷魏婆燃香叩首,以磕响头为最诚至佳,显示出对过失亲人最深切的怀念之情。接着给舅舅舅妈拜年磕头,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吃可口的饭菜,最后离开亲人的不舍令人心里很难过,大家的心彼此更加亲密无间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承几千年的拜年风俗却渐渐的在消失。如今有些年轻人很浮躁,开车一天就把所有的亲戚走个遍,纯粹是在应付这个古老的风俗,更有甚者,竟然想推翻这个千年的风俗。这风俗是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尊老爱幼不可丢弃的美德,是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生命的重要仪式。尽管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但作者依然风雨不避的坚持着、固守着这一传统美德。读罢这篇散文,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忧虑感,为渐渐消失的民俗民风而忧虑不安。作者以笔为旗,振臂高呼,传统美德不可丢!作品结构完美,文笔犀利,语言精练,以淳朴的故事凝炼出经典的疾呼,发人深省,令人反思,推荐阅读,共赏佳作。【丁香编辑:乔山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8-03-15 11:38:23
  老师以小见大,文笔犀利,语言淳朴,为正在消失的拜年风俗而大声疾呼,真正体现了老师“忧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山人拜读学习了,为老师的佳作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情怀点大赞!
回复1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1:03
  感谢乡党老师辛苦编辑。老师的编按非常精彩,囊括了拙作的主题,并给予质的升华,为拙作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用。在此深表感谢。年味慢慢淡了,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2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5 12:05:00
  雪哥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亲亲家拜年的情景好可爱,过年,其实小孩子是最最开心的,有新衣服穿,还能吃到好吃的,还能跟着大人拜年,长知识,长见识。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1:55
  是的,小时候跟着大人去拜年,特别有意思。过年那几天里,什么事都不想干,就想着去亲戚家拜年。而如今,拜年和过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啦。
3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5 12:07:21
  是的,现在过年尽管有春晚看,还是感觉小时候过年有意思,我想可能是小孩子要求不高,过年只要有吃的穿的,看的,就很开心了。其实,传统民俗年味还是很有意义的,过年过的一份心情,亲人团聚,热热闹闹,我喜欢。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2:57
  很多传统民俗,都渐渐被世人淡忘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而且我们还毫无察觉,等发现时,就已经彻底晚了。坚守民俗,是一份责任。感谢点评。
4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5 12:08:39
  文章年味浓厚,雪哥真棒!精彩至极!加油!期待更多佳作!感谢乔山老师辛勤编按,好棒!辛苦了!敬茶!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3:50
  我是在呐喊,为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民俗呐喊,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吧。再次感谢乔山老师辛苦编辑,由衷感谢妹妹长此以往的鼓励。大家一起努力。
5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3-15 12:11:40
  读老师文章很亲切,想起自己童年跟着大人去拜年,一般都给压岁钱的,虽然不多,心里那份喜悦可想而知。
回复5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4:45
  是啊,那份喜悦是很难得的,而且会陪伴我们的一生。不管自己身在何方,只要到了年节,准会想起曾经跟着大人去拜年的那些情景,回想后,都是泪眼婆娑。
6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3-15 12:13:27
  年俗不仅没有变淡,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各地年俗更加火爆,集市热热闹闹。
回复6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5:46
  如今的年节活动比过去丰富的多,这是好现象,但我们依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今的繁华,是我们的幸福,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确淡了许多,这是事实,也是值得深思之处。
7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3-15 12:14:18
  年俗随着人们生活富裕会越来越重视,传承是一份弘扬吗。
回复7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6:45
  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拙作并留评。但愿那些传承千年的民俗,都能在我们的手中得到传承,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永远陪伴着我们的后代。感谢老师鼓励。问好。
8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3-15 12:16:20
  可能是生活变好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淡了。就没有过去年俗那么厚重,亲人之间少了以前的接触。
天使的左翼
回复8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7:43
  这也是一方面。如今,人们的日子过好了,反倒觉得不如以前那般的幸福了。这的确挺奇怪的,就像过年时一样。如今的小孩对于100元,已经有了免疫力。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3-15 12:16:58
  文章描写细密,感觉又回到春节时光。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天使的左翼
回复9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8:39
  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而细致、准确的点评。只要到了年节,我准会想起曾经的那些年的故事。我想,有这样的感觉的人,绝非我一个,还有很多很多。感谢老师鼓励。
10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8-03-15 12:24:21
  这是一篇传承年俗的好文章,虽然故事很平淡,但是透过文中故事,透出作者对年俗的热爱和童年美好的回忆。
闻杰
回复10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5 12:49:28
  是啊,童年的幸福时光、童年跟着大人去拜年时的场景,都在我的心里,久而久之,那些故事都化作一缕思念,时不时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感谢老师精彩点评。
共 25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