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老太太上北京
张家俊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不错,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
可是,产假期满,妻子要上班,孩子谁来照看?请个保姆吧,就他夫妻俩这点工资哪够啊。没办法,把老妈叫来看儿子吧。事情就这么定了。张家俊的老家在革命老区,山高林密,还没有通上电话,手机信息也不好,村里有点出息的早就到山下生活了。张家俊只能写信通知老妈,幸亏老爸还识几个字。
这张家老太太第一次走出大山,老伴给她买好了上北京的票,看着她上了火车,也跟儿子联系好了到站的时间,把包袱往车座上方的货架上一塞,就说,家里的老母猪正要下猪崽子,我得赶回去。回吧,猪崽子要紧,我这老婆子了,没人要,丢不了。张老太太取笑老伴。老伴不跟她拌嘴,急匆匆下了火车爬过站台走了。
老伴刚走,她就内急,她不知道火车上有厕所,也不问人,就下车去找厕所。待她完事后还没有来的及上火车,火车就开动了。急得老太太喊,火车站住!火车站住!火车搭理她,咣当咣当,逐渐加速远去了。老太太顿足槌胸,号啕大哭。车站上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哭个不停,车站上的工作人员忙过来安慰:“老人家,没关系,你可以不用买票,我安排你坐下一趟车去。”张老太太哭着说:“我的包袱还在火车上了。”工作人员笑着说:“包袱丢不了,我们可以打电话通知下一站把包袱给你留下。你的包袱在哪放的?”老太太拭掉眼泪,莫名其妙地问:“电话快?还是火车快?”工作人员回答:“当然电话比火车快。”张老太太急忙说:“那么让我坐电话去吧。”把个工作人员笑得差点肚子疼,好不容易给老太太解释清楚了,并问明了包袱所放的位置。
在北京车站接站的儿子看到火车进站,愣是没有瞅到老妈出来,心里着急,可是老家没有电话,只好在车站出口耐心再等一会。幸亏他没走,要不老太太进了北京城真不知往哪走。张家俊眼瞅着老妈肩上扛着包袱出来,眼里就是一酸。接上老妈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她到服装店买了一身衣服,换了一个旅行包,要把那个包袱扔了,可是老妈舍不得,整整齐齐叠好放进旅行包。
这孙子挺恋奶奶,可是时间长了,老太太就担心家里的猪崽子,还有孤身一人的老伴,不知他饿着了没有,因为他知道,老伴不会炒菜做饭,一天三顿饭一定是就着咸菜吃从城里买回的饼子。她似乎看到老伴扣掉饼子上发了的霉,一口咸菜一口饼子,桌子上一个冒着热气的茶缸。她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回去一趟。
媳妇不好说什么,儿子坚决不同意,说过年的时候陪她一起回去过年,老太太很高兴。又过了几天,老太太眼皮直跳,心里很慌,想要回去,又不好再跟儿子媳妇说,进退两难。等儿子媳妇下班后,老太太抱着孙子来到看图说话的展板前,指着老鼠说,这是毛姑儿(方言)。指着喜鹊说,这是压鹊则。指着蜻蜓说,这是河西西。指着狼说,这是麻胡。指着猪崽说,这是猴猪娃娃。指着麻雀说,这是老家雀儿……孙子跟着一字一句的学。儿媳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孙子胖乎乎的脸笑得很灿烂。
第二天,老太太就收到了儿媳给订的返程车票,儿子张家俊送她坐上车后,还有点不放心。老太太很自信,催促他回去吧,并叮嘱他过年一定要回来。儿子下了火车,还在站台上站着,老太太笑眯眯的自言自语,日哈怪了,我就不信这压鹊则还能逗过老家雀的。这个年代,做甚不耍点套路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