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迟暮(古诗)
摘要:迢迢万里来寻梦,翩翩八方旷野游。 织锦天涯浑一色,朗朗清气不凡俗。
春雪(一)
有缘不畏寒霜苦,树树梨花燕雀无。
身处谷底全不顾,清光倩影占鳌头。
迢迢万里来寻梦,翩翩八方旷野游。
织锦天涯浑一色,朗朗清气不凡俗。
春雪(二)
夜雨春风醉,晨花满院白。
暗香沁朝野,临河独自开。
景园增一色,如织游客来。
同为天之子,冷暖各自知。
咏老宅
庭院深深旧巷子,屋塌瓦漏长青苔。
云翼随心睹日月,小溪流水又春回。
尘埃掸尽才相对,横竖都在少年时。
纹路记取光阴久,与屋同叹已头白!
端午吟
清泪汨罗长,中央眠屈子。
龙舟赛端午,其情永不衰。
粽叶和糯米,千年缠忆思。
忠魂一去远,流芳无绝期。
霜降
节气逢霜降,西风小路长。
枯枝挂浅翠,落草藏深黄。
近水无心唱,远山负夕阳。
前途路漫漫,莫怨瓦头霜
迟暮
路上风声紧,三秋霜露浓。
苍木萧萧瘦,黄叶簌簌鸣。
行人无知觉,迟暮接边城。
迎风摇零落,更有黄衣翁。
【编者按】第一篇《春雪》胜在“树树梨花燕雀无”,把一个洁白的雪的世界雅雀无声的境地表达出来,此处无声胜有声,在这样静谧的世界里,作者的思想开了花,被一种激昂大气的情感所激荡,于是才有“织锦天涯浑一色,朗朗清气不凡俗。”这样的高呼,只是尚缺一种细微的东西来打动读者,似乎有满腔热情无从表达的无力感,但不乏为一首好诗!第二首《春雪》第一句写雪,第二句估计是写梅,第三句还是写梅,所以这首有些角色混乱,最后一句尾联,根据意思应该对雪、梅做了一次总结,雪和梅都是自然之物,它们所要表达的感受的,且是人能理解的?这句颇具禅意,但建议标题改一下,似乎更好;《咏老宅》惊艳之句“尘埃掸尽才相对,横竖都在少年时。”这句虽近于白话,感情却是最到位,老屋打扫干净了,可是展现在眼前的都是少年时候的影子,那一种喜悦、惆怅落寞都在“横竖”二字,老屋已经和逝去的青春融为一体,破陋不堪,却又不能忘怀,形成追忆;《端午吟》尾联最为工整“忠魂一去远,流芳无绝期。”好句!《霜降》中“枯枝挂浅翠”浅翠“往往是指春天中刚刚萌发的绿色,作者估计用”残翠“却不合格律,有凑之嫌,”远山负夕阳“有神来之笔;《迟暮》中前三联都用景色来描述迟暮之色,四季中的秋,草木中的衰,一天中的傍晚,最后人物中的”黄衣翁“,最后一句堪称绝,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有他才让这首诗写活了。纵观这几首诗,整个篇幅的构局并不是很紧凑,但是每一首都有惊奇的句子,让整个诗活起来,实属不易,推荐精品文。【编辑:叶舞风】
回复1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21 13:42:32
你的点评很到位,你读出了诗意,感受到诗情,每首里面你提到的诗句,正是诗心所在,你慧眼洞察,明晰旨趣,缘来不易!让你费心了!
回复1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21 13:43:12
你的点评很到位,你读出了诗意,感受到诗情,每首里面你提到的诗句,正是诗心所在,你慧眼洞察,明晰旨趣,缘来不易!让你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