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PK大奖赛”】春之殇(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春之殇(小说)


作者:霄罡 布衣,14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83发表时间:2018-03-27 15:35:47
摘要:听女老师这么一说,子冈也笑了。初次见面,他不由就喜欢上了这位女老师,尤其是对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牙齿印象特别深刻。

【荷塘“PK大奖赛”】春之殇(小说)
   为提前搬迁到新教舍上课,学校特意将建设校舍的劳动任务分配到各个班级。子岗他们低年纪的劳动就是在室内用锤子砸石渣。这种劳动虽然强度不大,但对学生们来说还是很艰辛,所以一些学生在参与几次劳动后就吃不消了,干脆躲懒不参加。学校见况就规定,凡无故不参加劳动学生一律取消到新校址读书资格。这一招果然灵,迫使那些躲懒的学生只得就范乖乖到校参加劳动。
   临近暑假,子冈他们终于可以在新校舍上课了。当坐在洁净明亮的教室时,子冈心里甭说有多高兴了。因为在校舍修建中滴洒了他的汗水,凝结了自己的辛勤付出。
   子冈去新校舍读书时已是小学三年级了,奚老师仍然是他的班主任,子冈突然发现有个男人经常出没奚老师的房间。
   常去奚老师那的男人个头高高的,又黑又瘦,还长着一副大鼻子,但面相挺和善。他每次到奚老师那里,见了子冈总是笑咪咪的。这男的瞧模样也像是个当老师的,可就不知是哪个学校的。子冈心想:他怎么老是往奚老师这跑?要是处对象的话,那可配不上奚老师啊!
   正当子冈在奚老师精心呵护和培养下度过自己的小学生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文革”中断了他们之间的师生情缘,也荒废了他与同辈人的学业。
  
   四
   公元一九六六年的春末夏初,似乎显得特别炎热。
   一天下课后,奚老师将子冈单独叫到自己房间。她神色有些凝重而且像是心事重重。子冈见她这番模样不由心里也犯了孤疑,心想是不是自己又做错什么事?奚老师肯定是要批评自己了。
   见子冈进屋后,奚老师稍看了他一下,然后语气严肃地说:“子冈,县里过几天要召开一次规模很大的声讨集会,要求我们学校选派一名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学校考虑后,决定让你代表学校在会上发言,你有信心吗?”
   见奚老师并非批评自己,子冈松了口气,可一听说是让自己在县里群众集会上发言,觉得有些意外。他倒是有些参加学校演讲的经历,但在县里公众场合发言,自己可从来没参加过,难免有些发怵,于是就含糊地说:“奚老师,这种发言我从没参与过,恐怕自己讲不好。”
   奚老师似乎没听子冈说什么,随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稿子,望着子冈,语气十分坚定地说:“让你代表学校发言可是陈校长点的名,你无论如何也得完成这项任务!”
   “……奚老师,我怕自己讲不好……”
   “如果什么事还没去做就先害怕了,那能做好吗?”
   奚老师微笑地看着子冈说:“不要害怕,我到时会和陈校长一起陪你去的,相信你一定会讲好的!”
   奚老师默默地将稿子看了一遍,将一些生字标注读音后递给了子冈,说:“你抽时间把稿件背下来,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我。”
   见奚老师这般认真对待演讲一事,子冈不好意思推辞了,就接过了稿子。
   “奚老师,那我试一试吧。”
   “不是试一试,是一定要把它讲好!”奚老师笑着说,语气仍然是很肯定。
   回到家里,子冈将学校选派自己参加县里集会演讲一事向爸爸和妈妈说了下,他们听后挺高兴的,爸爸说:“这是好事啊,当然要积极参加啦!”妈妈接着说:“这么多学生都没能去,偏偏就选了你去,你可得要给学校和奚老师争脸才是!”
   听了爸爸和妈妈的鼓励,子冈更有信心了,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在集会上发好言,争取为学校争个声誉!
   奚老师交给子冈的是一篇声讨邓拓、吴晗和廖沫沙“三家村”内容的稿件,至于谁是邓拓、吴唅、廖沫沙?啥叫“三家村”?为何又要声讨他们?子冈无从而知,只知道这是学校和奚老师交给自己的任务,责任重大,丝毫不能马虎,必须要出色完成,于是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将稿件背得个滚瓜烂熟,单等临场发挥了。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县里在一所中学校园内召开了声讨“三家村”的群众集会。子冈作为学生代表跟随陈校长和奚老师一起去参加这次集会。到了集会现场,子冈环视一下四周,只见黑压压席地而坐到处是人,心里有些发怯。毕竟这是他头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言啊,不由紧张地朝奚老师望了望。奚老师此时很理解他的心情,对他笑笑轻轻说:“别怕,就当在课堂上发言一样!”
   会议主持人安排子冈坐在会场发言台旁侧,等侯出场。会议开始后,前面发言的人说的是啥子冈无心去听,只是自个在心里默默地背着发言稿件内容,生怕一时慌神发言“拐”了场。不一会,主持人宣布子冈出场发言了,会场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子冈努力稳住自己情绪走向发言台,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他看见奚老师和陈校长坐在一起正仰头微笑地看着自己,他目视前方按照稿件的内容发起言来。他也不在乎当时发言台下有何反响了,只记得自己一股脑发完言下场后,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同时也见到了坐在人群中陈校长和奚老师俩人满意的笑容。他此时松了口气,终于完成了学校和奚老师交给的任务。
   自打县里召开了“万人集会”后,社会形势突然有了急剧性变化,大街小巷和单位部门突然兴起了一股张贴大字报的风气。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揭发”竟然成了一种时尚,尤其是人们对上级领导的“揭发”被堂而皇之冠以“造反”之美名。学校的变化也很大,此时老师无心教书,学生不想上课,校园内教学秩序都乱套了。临近暑假,这种揭发形势持续升温,搅得子冈和同学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安心坐在教室里上课了。每天到校他和同学背着书包在学校到处窜悠,观看四处张贴的大字报。这种别具特色“大鸣大放”的大字报,如同一双注射强心剂的利爪,不仅肆无忌惮地将被“揭发”者撕扯的体无完肤,甚至连对方芝麻大点的隐私都将揭露无遗。子冈所在学校首当其冲被众所击之“揭发”的目标自然就是陈校长了。他的房间四周贴满了大字报,竟然连门窗也都被贴得严严实实的。
   有一次,子冈和同学一道去学校看大字报,恰巧路过陈校长住房,被他门上刚贴出来的一张署名”革命教师”的大字报给吸引住了。这张大字报揭露了陈校长父亲如何在解放前剥削和欺压村里百姓的一些事情。子冈他们看后大为吃惊,怎么也想不到一向令他们尊敬的校长竟然还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
   正当子冈他们一边观看一边窃窃私语时,陈校长回到自己住房来了。子冈发现,此时的陈校长比往日消瘦了许多,他一向炯炯有神的双眼显得有些木然,与往日的威严神态判若两人。对自己门上贴的大字报,他也许早已见到了,也瞧见此时有人正在自己门口为大字报的内容议论纷纷的场景。可当他见到子冈也在观看大字报的人群中时,表情显得格外不自然,手拿着钥匙开门竟然有些微微颤抖。打开门后,陈校长急忙闪进屋内将门关上,再也没见他出来。
  
   五
   学校的“斗、批、改”运动逐渐升级而且越演越烈,已经无法教学和正常上课了。迫于无奈,学校只得提前放暑假。令子冈和同学们意外的是这次暑假不仅时间长而且竟然连作业都没留,学校虽然停课了,但子冈绝不会让自己整天玩耍消磨时间。
   当时子冈父亲单位的“文革”运动也同样搞得如火如荼,甚至还有专人负责操办张贴大字报和画批判漫画之类一事。这些号称“造反派”都是来自基层的一些工人,虽说文化水平不高和绘画功底薄弱,却对写大字报和画批判漫画格外投入,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子冈向来对写写画画感兴趣,于是在放假期间没事总跑到父亲单位去看那些人抄写大字报和画漫画。当时正流行画批判“叛徒、内奸、工贼”的漫画,子冈对此特别感兴趣,有时趁他们休息时就拿张废纸在旁边临摹一下。一位负责画画的叔叔向来得知子冈喜欢写写画画,见他此时临摹得“出神入化”,于是就让他跟自己一起画漫画,因为此时他的工作量太大正需要人手帮忙,子冈一听高兴极了,欣然应从。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空,子冈就跑去帮着抄写大字报和画漫画,甚至连晚上都没闲着。那位叔叔对子冈倒挺感激,见到子冈母亲时还一个劲夸他,说自己最忙的时候子冈帮了大忙。听了这位叔叔在夸自己,子冈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种忙可是自己情愿帮的,既让长了见识又提高了画技,何乐而不为呢?
   子冈特别喜欢收藏小人书,人们都知道他的书多也都喜欢找他借书看。奚老师在班里建图书室的做法对他挺有启发,于是他在暑假期间也把自己收藏的图书拿出来办了个“家庭图书室”并对外开放,吸引不少孩子前来借阅。子冈的这一做法深受小伙伴的欢迎,都主动将自己的书拿来入伙借给他人看。
   子冈还特别喜欢放幻灯,他先将一个空纸盒的正面剪成与幻灯片大小相同的方孔,然后用毛笔在玻璃上勾描一些图片,晚间借助电筒光源将玻璃上的图像投射到墙上,感觉效果还蛮不错。他还特意将家里房头一面墙上用石灰刷了块“银幕”并郑重其事地在家门口挂上一个牌子,注明当晚放映幻灯的时间和内容,惹得不少孩子前来观看。有位同学得知他喜欢放幻灯,就特意到剧院弄了两块幻灯专用凸面镜头和一盒绘制幻灯片颜料给他。这令他特别兴奋,于是就花了两天时间动手制作幻灯机。没有聚光镜,他就采用普通放大镜代替,放映效果也可以。
   子冈在暑假最常做的事就是呆在家里画画,他自己特意装订了几个厚厚的本子,将自己看过的电影和听他人讲述的故事编绘成连环画。当时广为流传着《一双绣花鞋》的侦探故事,由于内容诡异、神秘,所以这个故事又被人们讲述和演绎成了好几个版本。子冈对此故事很好奇,于是就将它编绘成连环画供他人浏览。
   子冈家住在县城西面,远处群山起伏,景色优美,尤其是在夕阳渐落,晚霞密布时刻景色格外诱人。每当此时,只要一有时间,子冈就会拿着画本对着远处的景色写生,暑假期间积累的画稿足足有两大本,后来这两本画稿被一位高年级学生借去后,竟然一直没归还与他。正当子冈和伙伴们尽情享受暑假时光时,突然接到回校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节目排练的通知,准备赴附近厂矿、部队和农村去宣传毛泽东思想。
   回到学校后,子冈发现时隔不久的校园竟然荒芜萧条,除了偶尔见到几个老师的身影外,一扫往日熙熙攘攘的活跃场面。子冈立即想到该去自己的教室去看看,说不定在那还能见到奚老师,他匆忙朝教室方向跑去,远远就瞧见教室门大敞着,进去一看,只见里面桌椅堆放乱糟糟的,有些拼摆的课桌上还铺着一些稻草。
   看到教室里乱糟糟的情景,子冈一时有些茫然,他难以想像自己以往安详洁净的教室竟然会成了如此模样。以后他才知道暑假期间学校的一些教室竟然成了远道“串联”而来红卫兵们的临时住宿场所,这些稻草也是他们离开时留下的。
   奚老师的房间在教室后面,正当子冈走近房门时,却被门上贴着的一张大字报给惊呆了。瞧大字报的字迹和成色显然已是张贴多日了。上面标题赫然醒目写着:“揭开女流氓奚++的假面具!”当见到这几个字时,子冈蒙了,他真不敢相信这是揭发奚老师的大字报,难到他心目中一向尊敬的奚老师竟然是个“女流氓”?
   此刻子冈无心细看大字报的内容,只是想见到奚老师,可是她的房门紧锁着,竟连窗户都被报纸遮挡得严严实实,很难猜想到她现在是不是还住在这里了。见此情景,子冈不敢久留了,拔腿赶紧离开了教室。
   自打在奚老师门前看了大字报后,子冈心里的滋味真不好受。不知咋的,他以后竟然有些害怕见到奚老师了。然而,世事偏偏有时就这么怪,想见时又见不着,不想见时偏偏就瞧了个正着。
   有一次,子冈和同学排完节目准备回家,刚走到校门口就见到奚老师迎面朝他们走来。
   乍一见面,如果不是奚老师穿着那件白底蓝格衬衫,子冈还真的有些认不出她了。比起以往,奚老师显然憔悴和消瘦了许多。她穿着一条蓝裤子,赤脚穿着拖鞋,一双脚既瘦削又苍白。好在她还扎着两条辫子,显得还有点活力。奚老师似乎也见到了子冈他们,她稍迟疑了下,很快还是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子冈此时止住了脚步,茫然地望着奚老师朝自己走来,竟一时忘记了喊她。当奚老师从子冈身边走过时,回头朝他瞥了一眼,嘴角闪过一丝细微又很勉强的笑意,然后径直朝校内走去。
   子冈一直望着奚老师远去的背影,心里纠结地想到:她能是大字报上所说的那种“女流氓”吗?
   然而,他料想不到那天见到的奚老师,竟然会是最后的一面。自打那天后,子冈在学校再也没见到奚老师了。也正是这短暂的一次见面,给他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久久难以抹去……

共 982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完此文,内心五味杂陈,真的。更多的似乎是酸涩和苦楚,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人回忆惨痛更痛苦的了,不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和民族,掀开那页沉重的过去无疑是掑开伤疤重新流血!此文虽标为小说,但说他是一篇散文也不为错,如果非虚构,这就是一段回忆录。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子冈求学的经历为主线,借一个童稚孩子的视角去叙述情节展开故事,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去塑造人物,通过孩童的内心去表达无法诉诸语言却又时时充溢于文字的复杂情感!文章脉络清晰,内容充实,风格朴素,在看似缓缓的叙述中透露厚重的内涵,这是一个颇有阅历而且颇有文字功底的作者方能创作出来的作品,这是一篇需要时间磨洗沉淀了一些人生感慨的读者方有可能真正读懂的文字!子冈的形象,奚老师的形象,陈校长的形象都在作者不动声色的表达里呼之欲出,而在那个畸形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命运也就格外让人唏嘘!一点小小建议,如果能把奚老师的命运或者说她的最终结局写一写,把她的“罪名”与“真相”哪怕含蓄地揭示一下,我想文章留给读者的东西可能更多,给心灵带来的冲击力可能更强!总之这是一篇好文章,好一在内容充实“有物”,二在风格朴实不花哨,值得推荐阅读!【编辑:唐风汉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8-03-27 15:55:15
  呵呵,一不小心,我竟然编辑了老师发在江山的第一篇文章,荣幸之至!老师的文章非常有内涵,有厚度,这是很多年轻的作者无法达到的独特所在,当然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但在某些方面,阅历也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仔细挖掘,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至于能挖到什么,这除了天分之外,就是用心的程度了,祝愿老师能在荷塘陆续发表佳作,在此谨祝老师文安!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2 楼        文友:霄罡        2018-03-28 05:43:19
  “唐风汉韵”编辑老师早。承蒙厚爱荐举,拙文能得以发表。小说情节内容基本属于个人经历。之所以将其梳理发表,既为世人展示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也是唤起世人对过去那段历史的反思。原本打算将题目《春之殇》改为《春殇》,可已经发表了就这么定吧。多谢编辑鼓励!祝辑安。
澳洲华人艺术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