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春韵】父亲在晋察冀边区的初恋(散文)
【编者按】十六七岁,正是花一样的年华,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无忧无虑地在学校读书。而我们的父辈们,却在那个年龄,已投身到革命中去。本文根据父亲的日记,描写了一位活泼、美丽的抗联女战士陈芸,在干水沟村小学,与父亲相遇相恋,却在日寇扫荡时被捕,她不畏敌人的严刑拷问,始终拒绝回答,最终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十七岁。作品言语朴实,行文中充满对革命前辈的衰思与敬仰,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莫辱使命,努力奋斗,强我中华!一篇缅怀先烈,醒示后人的好文,力荐共赏!【编辑:冰城雪主】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30 10:16:57
感谢冰城雪主老师的经典点评,父亲曾经是儿童团长,他思想很进步,很早加入和共产党,一直要求我加入党组织,可是我比较落后一直是群众。很惭愧。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31 03:29:13
千里相逢在江山,热爱文学心相连,互相鼓励和鞭策,跃马扬鞭奔向前。妹妹让我们共勉
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31 04:46:31
父亲的一生,为了两个叔叔、七个儿女,把自己呕心沥血一生挣到的钱全部给了这个家,可是他晚年的时候,却因为没有住房而忍气吞声,他生前严重的胃病,就是因为生气和省吃俭用才落下了病根。他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比一个叫花子还寒酸,这全是为了我们,等到他已成为胃癌患者时,孩子们才开始孝敬他老人家,可是他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临死,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我们能回报他老人家的,只限于辛酸的泪水和无尽的思念!可是对父亲来说又有什么用呢!父亲一生不善言谈,对儿女的深厚感情,常常是埋藏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