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无谓输赢的博弈

精品 【赏析】无谓输赢的博弈 ——读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儿童法案》随记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96发表时间:2018-04-01 22:09:25

【赏析】无谓输赢的博弈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耶和华见证人”白血病患者亚当,几个月前没满十八岁,因为拒绝输血被医院申诉到了家事法庭,经法官菲奥娜判决接受输血,身体康复;几个月后,年满十八岁的亚当白血病复发,再次拒绝输血,死了。当初菲奥娜要是选择尊重宗教信仰,亚当早在几个月前就死了。菲奥娜选择了生命至上,几个月后,亚当还是死了。在这场宗教信仰与社会文明、个人意志与正统原则、生与死的博弈中,究竟谁占了上风?博弈的意义又在哪里?
   于亚当来说,第一次拒绝输血,是因为“耶和华见证人”的宗教信仰,第二次拒绝输血,则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因为他认定的精神导师菲奥娜把他冷酷无情地推开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因为“孩童绝非是一座孤岛”,“他只想探求真谛”,探而不得,不如舍弃,不如毁灭。
   单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菲奥娜的做法无可厚非,从她宣判之时起,她对这个案子的职责就已尽。然而,从道德的层面来说,菲奥娜间接违背了她所信仰的“优先考虑儿童福祉”的信条,将亚当拒之门外并成了将其推入死亡深渊的助力,此后的一生,她必将在悔恨和自责中度过,那毕竟是一条生命,是一颗纯真的心灵,是把她菲奥娜当作一切、寄予了无限热望的孩子!
   随着“耶和华见证人”亚当的死亡,作为法官的菲奥娜那条线算是打上了结。而另一条线的故事也到了尾声。菲奥娜无法承受亚当之死带来的痛苦和冲击,试图跟杰克解释她与亚当的关系。杰克对别的均不关心,唯独关心那一吻,“你爱他吗,菲奥娜?”虽然故事在杰克重新揽菲奥娜入怀中结束,但他们的婚姻何去何从,真不好说,或许正如麦克尤恩所说,“他们的婚姻在忐忑中继续前行”,“忐忑”二字,足以形容。
   不得不佩服麦克尤恩。他一条线涉及儿童、法律、宗教信仰、生命尊严,这都是社会敏感话题,这之中的种种博弈、纠缠,足以反映人性之复杂,之多变,足以引发读者对上述命题的思考、叩问,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而另一条线是感情线,这也是红尘中的善男信女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两条线统一在女性主角的设置中,又给主题增加了多元性。在菲奥娜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当今职场女性的身影,她们在职场与家庭之间,工作与家人之间,梦想与情感之间,疲于奔命,茫然不知所措。女性意识的觉醒往往又束缚在传统伦理道德之中,伴随着男性话语权的掌控,各种有形无形的禁锢。裹挟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女性,腹背受敌,被迫在各种博弈中求生存,求生活。一部小容量的《儿童法案》,却让我们悟到博弈不只有输赢之分,行为不只有对错之分,社会不只有黑白之分,人心不只有好坏之分,人性不只有善恶之分,妙哉!

共 620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简要介绍了作家麦克尤恩,并归纳出了其长篇小说《儿童法案》的两条线索。在具体的赏析中,该文紧紧围绕两条线索,讲述了小说的故事,剖析了故事中小说人物的行为言行和心理,从而清楚地揭示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命运,通过对这些关系、矛盾和人物命运的揭示,把小说的主题清楚地揭示了出来。文章赏析观点明确,内容具体,解读目的明确。值得阅读的赏析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03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4-01 22:12:02
  赏析文章在对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分析解读中,把小说的主题和写法特点都真切地揭示了出来。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4-19 21:17:04
  喜欢喜欢喜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