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父亲走过的古盐道(散文)

精品 【菊韵】父亲走过的古盐道(散文)


作者:八千岁 秀才,118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03发表时间:2018-04-09 22:32:24


   上岸后,我们绕过灌木,穿行在密林之间。一路上“雷猴子”为我们介绍了许多见之未见的树种与花草,飞禽与野兽,以及一些闻之未闻的山林里人与自然的美丽故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里猴子越来越多,还时常伴有黑熊的吼声,让人感到毛骨茸然。倒是那些众多野生的兰花,使人赏心悦目,清新怡人。这里最普遍的是剑兰、春兰、蕙兰、墨兰和名贵的寒兰。
   “雷猴子”引领我们继续往上走。拐过一道石壁之后,霍然,眼前的是一块好似三角形空地,底线是弧形,那段弧线用碎石垒砌而成,有一米多高。终于看到密林深处有了生活的痕迹,我着实欣喜。说是空地,咋一看却像一座久违修葺的墓室。“雷猴子”默默地告诉我,这里是他爷爷的故居,原来住着两户人家,是一个自然村,但找不见断壁残垣。这块空地曾经是“雷猴子”的爷爷种过粮食的土地。“村”“土地”?我不仅仅惊诧了!两户人家的“村”,饭桌大小的“田”,我无法想象,却能理解。我为山民的际遇先是心痛,继而是颤动,感觉血气在倒行。爱人懂得,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已经触及了我心底的某个地方。她紧紧地拽住我的右手,我获得了某种依靠。
   离我不远处有三颗家树,一颗白果树,一颗海棠树,另一颗则是青梅树。二人合抱的白果树依然很年轻的样子,海棠树最小,青梅树老当益壮。阳光打在青梅树的树冠上,暗黑色的青梅挂满枝头。另外几块空地,已经种上了茶叶,那最小的一块比家用的水果盘还小。我不再心痛了,而是欣慰!我欣慰的是“雷猴子”的爷爷与我的父辈们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那种“人生无绝境,天堑变通途”的担当与改天换地的创举。我,更欣慰我的父亲!
   几块碗口大小,种过粮食和月亮的土地,如今又种上了茶。都是从土地里生长,却赋予了完全不同的价值,前者是维系生命的粮食和生活的希望,后者却是呵护生命与修养心性的茶。我对身边的“涤烦子”感同身受,觉得他已经是“非凡子”了。
   我们继续攀岩而上,一道道沟壑上三四根杉木钉在一起便是天桥。我走在天桥上诚惶诚恐,却因为前面就是盐道上第一道隘口,是传说中我希望的“古城墙”而迫不急待。
   少了我的参与,“谈笑风生”的词条就用不上了,我勉强接受了爱人拿来的拐杖,继而接受了“雷猴子”的搀扶。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山里,风雨无常,却总是雨过天晴。密林为我们准备了触手可及的藤蔓,它是我们攀岩和越障的最好工具。当我攀上古城门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要窒息了。岩石砌就的“古城墙”只剩下不到二三百米的残垣断壁,一人高的城门上却悬着两个巨大的门轴,可见古人的风险意识不亚于现代都市那些紧张而又疲惫的人们。近两米厚的城墙上,设有暗垛与观察口。我登高望远,切实领略了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谚语,在这里也得到了真切的诠释。确切地说,这古城墙只是一道关卡或者说是一道隘口,而非“古城墙”。因为,它的存在主要是军事价值。后历史时代,因为私盐,这里成为官僚与土匪的利益博弈之所,所以与经济价值有了关连而已。
   我找见了父亲走过的古盐道,找见了盐道上具有标志性的两个遗址,“古城墙”与“古桥”,但是我们却找不见传说中的只能容纳两人并行的盐道台阶,以及台阶上那被寸宽的独轮车履碾磨成半尺深的车辙。我不无遗憾,却也欣慰了。毕竟这是父亲走过的古盐道,虽有天堑之险,终归在我父亲的脚下成为通途。
   历史不可复制,往事不会重来。我们当吐故纳新,继往开来,但史书不能尘封!

共 645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性散文。作者“应一缕茶香牵挂,因一桩久久不能释怀的心事”偕同爱人一起去寻知父亲走过的古盐道——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一方怎样的土地,又是一条怎样艰险的古盐道呢?作者通过四个章节娓娓道来;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章通过“即有烂石的清冽之性,又有迷离的甘甜之味”的野茶,“干而不硬、鲜而不骚,味重而不咸”的干兔肉,以及“更受风寒煎熬,饱受淋漓之苦”的苦菜延展出这方静好美丽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二、 古桥阴风,地狱之门。文中一首父亲唯一一次讲过的歌谣道出了个中况味“来生不走贩盐路,逃过官税签鬼符;妇人惊风当魂归,子女问母俺是谁?”。三、人生无绝境,天堑变通途。碗口大的空地是“爷爷种过粮食与月亮的土地”,欣慰的是即使悬崖峭壁,或者万丈深渊,在父亲脚下都是通途。四、遏制欲望,还我青山绿水。我们正在归途,大自然也是这样。保护区内猴子越来越多,黑熊也来了,还有才听见叫声的“娃娃鱼”。作者预示我们保护区的生态将更好,“等秋天,我们再来”。 这一片土地承载和养育了众多在此繁衍生息的人与生灵。希望能保护这片净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作者以自身经历把盐道上的自然风土人情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山那树那崎岖不平的盐道,一次次震撼人心。朴实而真挚的感情告知每个人要善待人生,善待大自然以及生活在此的万物生灵。文章流畅自然,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04-09 22:36:19
  感谢八千岁老师精彩文章,一起踏上盐道古迹,领略原生态的风景。问好春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八千岁        2018-04-10 10:30:38
  谢谢帝星辛苦编辑。应游记文字较长,审稿也是很辛苦的,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再次表示感谢
2 楼        文友:小白狐        2018-04-09 23:07:02
  父亲走过的古盐道,原来是这样的艰险,几经险难,才能换来维持生活的盐,同时也体现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确不易。欣赏老师佳作,祝老师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八千岁        2018-04-10 10:31:08
  谢谢精彩的留评
3 楼        文友:叶雨        2018-04-10 17:20:16
  最好的游记不是把风景描绘的多么美丽诱人,而是旅游的意义和价值。作者这篇游记以“父亲走过的古盐道”为题,中心不在旅游,而在寻觅追忆,使得整篇文章增加了厚重的历史内涵,作者一路探寻着摸索着,一路感慨万千,是对父亲的追忆也是对那个年代的追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父辈的艰辛和执着,从而激起了对父亲的敬仰和崇拜。由此感慨“好在,父亲的坚毅与睿智,坦荡与善良得以认可与传承;好在,父亲的后人们在学业、专业与事业上都有建树,可以告慰他苦难的一生。”从茶文化到食文化以及文学方面处处体现了作者的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文字功底雄厚才写出如此厚重的游记。一篇非常好的游记,学习欣赏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4 楼        文友:剑星        2018-04-10 21:46:33
  古盐道,历史悠长,文化底蕴深厚。通过阅读,领略了原生态的风景。推荐欣赏,期待精彩继续!
喜欢读书思考的我,愿把所思所想和文友分享。
5 楼        文友:雪卷        2018-04-11 07:14:12
  父爱如山!作者因着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对父亲生前一段販盐经历的好奇携爱人一起踏入阳际峰自然保护区。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还是对当地风土人情膳食茶水的描述,无论是对古盐道上必经的石桥古隘河道的再现还是沿途幻化的浪漫情怀或是沉甸甸的了悟之心,都刻木三分。充分展示了作者博学的才识,阔达的胸襟,深厚的底蕴和游润的文笔。整篇游记始终贯穿着两种情感,一是对父亲的崇敬的心,一是对爱人的依恋之情。
   “盐道险,白日阴风渗脊梁,夜半歇脚白骨边……”读完整篇游记,这首古谣依然响彻耳边,老一辈们挑着千斤重担佝着脊背助力过险滩的情景依然浮现眼前。为了活着,为了爱着的妻儿也能活着,他们走峭壁过险境,他们扒开乱石种粮食种茶树,这販的又何止是盐种的又何止是谷物?是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呀!文明运进来了,科技运进来了,可同时人类的贪婪也渗进来了。“到那是,我还会在吗?你们还会在吗?”作者在文章最后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青山绿水不常在,环境保护提起来。一连数遍地阅读此文,仍不舍放下,仍感有未尽之意。或许是这浓的化不开的思念拽紧了我的心,或许是这源源的广识牵住了我的心,总有身临其境的淋漓又相距甚远的愁苦。谢谢八千岁老师带给我们美的视觉感受和痛的心灵彻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