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杭州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杭州游记(散文)


作者:朝朝 秀才,241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85发表时间:2018-04-18 19:25:57


  
   司机说,我们白等了一个多小时,白过了隧道。
  
   现在,得从原路开回去,然后去西湖。
  
   我们重新进入隧道时,两辆追尾小车的年轻司机,还站在那里,指手划脚的说着什么。没有交警的影子。
  
   时间在他们眼里,像冻结凝固了似的,失去了全部意义。
  
   这是一个慢节奏城市,城里人都不着急,不要急着去赶什么班车、班机什么的。生活的节奏慢悠悠的。
  
   车子也开得不开,绿灯亮起,车子不像北京那样,迅速开十字路口,这里好像慢一半拍似的。车子起步慢,跑得也慢。
  
   终于看到穿制服的交警了。
  
   交警站在路中央,挥手制止什么似的。
  
   交警终于管事了。可他们管事,只能让车子通行更缓慢。甚至堵车,与他们也有一定的关系。
  
   你看,本来在路口,绿灯亮了,车子过了一半后,交警就拦住车子,不许放行通过了。
  
   我们小车的司机解释说,交警这样做,是因为前面有点堵车,不能将车子全部放过去。这样会更堵的。
  
   唉,外孙女叹气道:杭州什么都好,空气好,环境好,到处都是绿树红花的,可就是交通太糟糕了!
  
   司机说,基本上一到周休,就是这样。
  
   我们九点半出发的,到中午快十二点了,才看到西湖。
  
   车过玉泉路的浙江大学时,司机有点得意地指给我们看,这是浙大原址。
  
   浙大是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所大学合并起来的。浙大新址在紫金港。
  
   浙大原址的外围,确实不怎么样,时间的爬藤,装饰着青苔斑斑的围墙。
  
   低矮的校舍,过时的建筑,没有一幢像样的高楼。你从外面看,怎么也与浙大的名气联系起来。甚至怎么也与一所大学联系不起来。
  
   还以为这里是一所乡下废弃不用的仓库似的。
  
   可就是这一个看似极不起眼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才,从这里走了出去,去经天纬地,去改变世界。
  
   像写下人口论煌煌巨著的马寅初、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总裁智囊”、“领导文胆”,国民党第一支笔的陈布雷、还有漫画、杂文大师丰子恺等名人,都是浙大毕业的高材生。
  
   浙大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一直排在前十名之内,是一所了不起的名校。
  
   杭州人因为浙大,觉得自豪与骄傲的真不少,像眼下为我们开车的司机,也是一个吧。
  
   比起北京来,杭州城市的格局小多了,但楼宇密集程度,要比北京普遍得多。这里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四
  
   初识西湖,第一感觉就是阔与活。
  
   阔,是阔在水域辽阔,湖面浩荡,水天相连,蓝天与碧水互相辉映,互为一色,一眼望不到边际。
   同时,也是一种寥廓的内在气质,胸怀阔大,襟怀开放,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大气盘旋。
  
   而活呢?是水活。西湖的水,不是死水微澜,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活泛得盈盈漾漾,像暗送秋波的媚眼似的,在阳光下,不断地涌金泛银,波光粼粼。
   西湖的水,太活了,活得像西施美女的一双丹凤大眼一样,水灵灵、水汪汪、水涟涟、水碧碧似的,让你看一眼就心醉情醉人醉,像是被她的美,完全征服了。你被降伏得迈不开步子,就这样呆呆地盯着她,不想走了。
   西湖的活水,莫不是无数名人徜徉湖畔,吟诗作赋,留下太多的千古佳话,而点活了一湖水吧?
   看到西湖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自然沛然于胸,而且非念此诗,则不能抒发看西湖的此刻心情。
   看过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皇家大园,颐和园的水面也十分宽阔。围着湖边走一遭,没有大半天的功夫,是走不到的。
  
   可颐和园的水面,与西湖比较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西湖东西长三点三公里,南北长五点多公里,周长十五公里。北有苏堤,南有白堤。还有杨公堤,三道长堤,像两三根碧链,系在西湖的颈上,让湖面更显灵动飘逸之势。
  
   湖中还有三岛点缀其间。三潭印月,据说是西湖绝景。
  
   远处的雷峰新塔,近处的孤山倒映水面。堤柳青青,芳草萋萋,春花烂漫,蝶鸟绕飞。
  
   此时,还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历史烟云,缭绕在西湖上空吗?
  
   此间,还有携歌女色妓,踏青湖堤的柳永,出现在游人队伍之中吗,他的《望海潮》,是不是在游西湖时,就打起了腹稿?
   “杨柳岸,晓风残月”,原来他又一个通宵未眠,宿酒未醒,醉倒在西湖边吧?
  
   梅妻鹤子的林某呢,这时候客人来了,他会将鹤成群地放飞在天空吗?
  
   还有做杭州太守的白居易,此时是不是马踏浅草,从绿杨荫里的白堤上,疾步走来?
   贬居杭州,屈做通判的苏东坡,那天饮酒西湖。一场初晴后雨的天气,成就了他那首著名的七绝。将西湖比喻美人西施,真是妙思绝想!
  
   还有李白、杜甫、写《夜航船的》张岱、岳飞、秋谨,以及那位跨青聪马的少年郎,爱乘油壁车的苏小小,还有戴望舒那把油纸伞下一朵忧郁的丁香,甚至活在传说里的济公和尚、白素贞与许仙等。
  
   这些如雷灌耳又耳熟能详的历史人名,像天上耀眼的星斗,将西湖的水照得澄澈如玉,清亮清亮。
  
   看水看山,看花看人,苏堤上的男女老少,比树上的繁花密朵,更为密集。
  
   大胆的少女,早将夏的服饰穿在身上,短裙张开,大腿亮出,肉色敢与春色同耀争辉。
  
   游湖的大爷大妈,也老夫聊发少年狂,在堤上,对着辽阔的湖面,吼上一嗓子。
  
   苏堤太长了,走不完。我们三人只走了一小段,就觉得这样走下去,走到天黑,也到不了尽头的。
  
   何况时至中午,时间不允许我们这样无休止的走下去。
  
   还想去看白堤,看杨公堤,看雷峰塔,看白娘子与许仙雨中相会的断桥。
  
   妻早在八六年就来西湖游过了。在西湖的断桥上,照了一张相。
  
   这一次,我也想来断桥看看。为什么它叫断桥。桥真的是断了半截吗?
  
   还想去湖上荡舟呢。
  
   往回走到有人工荡舟的地方。花一百二十元坐一小时的小船,游西湖。
  
   船工告诉我,西湖的水之所以活,是因为来自钱塘江的活水。
  
   西湖本身,也是一万二千年前,自然形成的泻湖。西湖的美,真是美自天工巧夺啊!
  
   西湖的入水口有九处,出水口有六处。
  
   湖水平均深度为一点八米,最深的有两米多深。
  
   水从古至今,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着。
  
   所以,西湖的水,永远在不舍昼夜的奔腾不息,流水不腐。
  
   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西湖的水,就是这样,时刻吸收着活水的灵气,将自己装扮得如此娇姿秀发,美赛神女一样。
  
   船工很悠闲地拨着尾桨,与我们边聊着话题,边看着风景。
  
   我问,六月的西湖是不是有荷花?
  
   他说,那是农历的六月,阳历的七八月间,西湖是有荷花的。
  
   女儿问,那现在怎么没有呢?
  
   船工说,现在哪有,荷花的种子还没下呢。
  
   外孙女念起古人的诗句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船绕过阮家墩,然后顺水划了过来。
  
   返回时快多了。船工说,去时是逆水,回时是顺水,当然快了。
  
   后来,我在湖边看到梁山泊好汉之一的阮七浪里白条。据说,阮七也是杭州这带的人,是西湖将他的水里功夫,打造得炉火纯青。
  
   我想,从湖堤的某一处下水,穿过南宋的胭脂腻水,游过明清的丝草与水葫芦,上岸时,会不会就来到民国的别墅前,看到那些达官贵人们,在别墅的花前月下,悠闲地踱着方步,吟着雅句,过着神仙过的日子。
  
   弃船上岸,觉得还是没有游够。
  
   西湖,要怎么端详你,才能将你的芳容看得更详尽,更细致呢?
  
   想用脚步丈量你的阔大,可惜脚力不逮。
  
   想一日看尽你的所有景点,可能不太现实吧。
  
   女儿说,难得走路,我们坐游览电车吧,去看断桥什么的。
  
   我们先是每人花十元钱,看了断桥。
  
   白娘子与许仙的断桥,原来也只是一顶极为普通的湖桥。
  
   没有古色古香,甚至连青石也看不到一块。像现代的公路桥一样,看不到一丝满载神话传奇的影子在哪里。
  
   在我的想像里,断桥,应该是一顶古老的青石拱桥。它拱成了弯月,老得周身爬满了青藤紫花。
  
   桥的最高处,应该有一处是断空的。那里砌起了围栏,警示人们注意安全。还提示说,这里就是许仙与白娘子相会的地方。
  
   然而,想像中的一切,在现实中断桥上,全都不复存在。
  
   唉,本来景致哪里都有,就是因为名传千古的传说,附丽在其上,其景点就大为不同,身份顿增百倍,都来一睹为快了。
  
   其实,我们去看西湖,不光是看,而是去圆梦的。
  
   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都一个美丽的西湖,都想去遂了看西湖的心愿。
  
   女儿也觉得,这桥也太简陋了。看了不过瘾。
  
   我说,就这么回事,没有完美的东西。有看了,反而破坏了心目中的断桥,没有那样令人神往了。
  
   她问车主,坐车绕西湖一周要多少钱。
  
   四十。
  
   那我们坐一圈。
  
   孩子也是全票。三人又加了九十元,一共花了一百二十元。
  
   就这样,我们坐上游览电瓶车,一边看一闪而过的湖边风景,一路边听车里放录音,介绍西湖的景点。
  
   车子从众多的游人堆里,一路冲杀出来,挤开一条路,绕着西湖,一圈游了下来,经历了快一个小时,才回到原地下车。
  
   这么快,我们就看完了西湖,要离开它了。
  
   有点不舍,流连忘返,真是一步一回头啊,
  
   看波光闪闪的西湖,在我身后依然那样秀丽迷人,让人不禁想起许多美好的东西。
  
   下午的阳光倾倒下来,浇在湖面上,烁金耀银的水镜,每一丝水的皱褶里,都盛满蜜汁的阳光。
  
   你猛看一眼,还有十字形的耀光,让你迷眼呢。
  
   湖面上,点点舟影,座座岛屿,空中偶尔划过呢喃的春燕身影,与接天连地的万顷波浪,形成十分深远而美丽的画面,这样阔大的湖水,这么美好的阳光,只有在还个人间天堂里,才能看得到吧。
  
   这里的一切景致,静雅安好,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尘嚣,甩到不知哪里去了。
  
   无怪女儿说,来杭州吧,这里的环境太好了。
  
   在路边的小店吃点东西。下午,我们准备去灵隐寺。
  
   五
  
   这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女儿在网上叫车没有叫到。只好在路上拦车。
  
   很快就有一辆黄颜色的现代出租车,驶了过来。我们个了他的车。
  
   司机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问我们去哪里?
  
   女儿说,去灵隐寺。
  
   他立即阻挠我们去寺庙。解释说:“你带着孩子去什么寺庙呀。何况这时候去寺庙,时间不对。去寺里,一般是清早去,去争抢烧到头炷香。”
  
   司机问我们信佛不。得到回答不信后,他说得更多了。说什么,既然不信佛,下午就建议你们不要去灵隐寺了。再说,你有孩子,更不宜去寺庙。带着孩子下午去寺庙,是有点不吉利的。
  
   女儿说,是同事建议我下午去看灵隐寺的。
  
   司机说,你同事不懂这个,所以建议你下午去。如今去寺庙,就得烧香,烧香就得花钱。而且烧香挺贵的,没有几百块钱,下不来地。
  
   司机说:“我建议你们去狮峰村品尝龙井。来杭州不品尝龙井,真是白来了。”
  
   就这样,我们临时改变了主意,不去灵隐寺,而是去狮峰村了。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说着狮峰村的龙井茶事。
  
   他说,杭州龙井的品种太多了,只有狮峰龙井,才是正宗的龙井。而且狮峰村,是正宗的正宗龙井。在这个村里品茶,你才能真正品尝到真龙井。其他地方,就不能保证了。
  
   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公路。司机说,这条路,是为了迎接当时的主席江与英国女王伊莉沙白二世,前往狮峰村品尝龙井,而专门修建的。
  
   以前,这里没有车路,是一条石板小路。
  
   看来,狮峰的龙井,很有些来头呀。连英国女王也来品尝它了。
  
   其实,后来才知道,司机有兼职导购之嫌。他不让我们去灵隐寺,而是推荐去狮峰村品茶,难道有什么好处可得吗?不得而知。
  
   说着话,一会儿就到了。
  
   下车,前面有一个小坪,坪上有大爷要茶。一个新编的竹团箕,里面盛着几斤明前龙井。他一双老手,在茶叶里反复搓揉着,好像要将新采的茶叶,揉出汁来似的。我们无心看他揉茶,径自向打着棚子的喝茶地点走去。

共 1609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应女儿之约带上外孙女到杭州游玩。坐飞机乘出租,一路行程,一路辛苦挡不住到杭州看西湖的激情。在杭州的吃住作者拿来和北京比较得出结论,觉得杭州是个节奏慢,效率慢半拍的城市。到了西湖,看到风景优美的西子湖畔,倍感欣慰。断桥,雷峰塔,白堤,苏堤,美丽至极。再加上闻名于世的精美诗词,那真是天下无双!一路走一路看,我们又去了狮峰村尝了极品龙井,色香味俱全的西湖龙井那真是人间极品。后来又去了宋城体验了一会穿越的感觉。然后看了宋城千古情,让人赏心悦目。到杭州走了一遭,好吃好看好玩的真不少,让我记住了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空气清新的城市。杭州我不虚此行!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布局工整感情真挚,抒发了对杭州的喜欢!不错推荐阅读!【责编:一飞冲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8-04-18 19:26:39
  未经同意改了题目勿怪!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2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8-04-18 19:26:52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3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8-04-18 19:27:50
  美丽的杭州,作者的文章还好的为大家介绍了杭州!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