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文学剧本】利刃(上) ——(根据本人的中篇小说《深入虎穴》改编)
讴歌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题记
序幕
深夜。
刚刚解放的山城。
在被炮火摧毁的残垣断壁的房舍和大楼上,隐隐约约闪现着欢迎解放军的标语。
昏黄的路灯下,全副武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和民兵,警惕地四下巡逻着。
镜头摇向一条昏暗的小巷。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工人,手里提着一根木棍,在巷子里慢慢地巡逻着。当他刚走到巷口,突然,一个穿着粉红色旗袍,披着一肩金黄色头发的女人,飞快地骑着一辆自行车,从另一暗巷里窜出来,擦过他的身边,朝郊外飞去。
老工人刚想喊住她,但已来不及了,女人早已消失在黑夜中。他怀疑地思索了一下,疾步朝女人的方向追去。
老工人追出城,来到郊外一片荒凉的旷野。
老工人用手电往前一照,前面出现一条坎坷不平的柏油马路。他又四下照了照,发现只有这一条路,他犹豫了一下,又往前追去。
一座古寺出现在眼前。
在老工人微弱的手电光下,寺院门前杂乱的茅草,被风一吹,沙沙作响,寺院门上方隐约闪现出三个字:孤女寺。
老工人的脸上显出有些惊慌的样子。他重新抓紧手中的棍棒,慢慢往里走去。
他进了第一道门,用手电往四下照照,仍然是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的杂乱茅草。
他又走到第二个门前。两扇大门紧闭着,他用手轻轻一推,门“吱呦”一声开了。
在老工人微弱的手电光下,闪现出一座破烂不堪的大殿轮廓。
老工人谨慎地往前走着。
突然,一道电灯的弧光,不知从什么地方“唰”地闪了出来,弧光里,出现了一缕金黄色的头发。
老工人惊慌地转身想走,但脚下却被两只毛绒绒的大手抓住,同时传来一声凄凉阴森可怕的女人尖叫。
老工人昏倒在地。
夜。
在市公安局办公室里。
许处长叼着烟斗,在慢慢地踱着步,显然是在思考问题。
年轻的侦察科长沈锋走了进来,一手摘下帽子,一手用手绢檫着额头上的汗:“处长,老工人醒过来了。”
许处长迅速从嘴角拿下烟斗:“他说什么了没有?”
沈锋:“他说在他进入孤女寺大殿的时候,突然闪出一道电灯的弧光,同时发现了一缕金黄色的头发,他刚转身想走,脚下却被两只大手抓住了,同时听到了一声女人的尖叫,就昏了过去。
处长用烟斗示意沈锋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
沈锋拿出一支香烟,点燃着,深深地吸了一口。
许处长:“孤女寺是在我军解放山城后的第二天就进行了清查的。”
沈锋:“对,在严密的暗道里,还清查出了蒋匪在逃跑时没来得及带走的机密文件。”
许处长:“难道……”
电话铃急促地响起来。
处长中断了他要说的话,回身抓起电话筒:“哪里?”
电话里的声音:“军医院。”
许处长霍地站起身来,电话里的声音弱下来。
许处长:“嗯……嗯……嗯,我们马上就去。”说完,“砰”地放下电话。
沈锋知道又出现了新情况,立刻掐灭烟头,顺手抄起风衣。
许处长接过风衣:“孤女寺侦查一组三人全部受伤,现已送往军医院。”
沈锋背上书包,二人急速下楼。
一辆吉普车疾驶军医院。
吉普车在军医院门前停下来,二人直奔楼内,跨过长长的走廊,进入急诊室。
一位军医上前沉痛地报告:“处长,两位同志已经牺牲了,另一位还在昏迷中。”
许处长神情异常严肃。
孤女寺侦查二组的齐平同志向处长简单汇报:“今夜十二点,孤女寺又出现了弧光,我们立刻向孤女寺靠近,除听到一个女人阴森可怕的狞笑声外,没有任何行踪。当发现早一步进入寺内大殿的一组三位同志时,他们都已倒在了地上。”
军医:“经检查,他们没有中任何枪弹,是被一种注射液所伤。”
许处长紧蹙双眉,疑惑地自语:“注射液?”又转过脸问齐平:“你们是怎么发现一组的三个同志的?”
齐平:“发现闪光不过一分钟,我们封锁了整个孤女寺,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只在离他们三人两米远的地方,捡到了一根钢板尺。”说着,齐平把一根二十厘米的钢板尺交给了许处长。
许处长刚刚接过钢板尺,军医走过来:“处长,小李同志醒了。”
许处长伸手把钢板尺交给沈锋,沈锋把它放进书包。大家迅速走到伤员旁边。
伤员急促地喘息,每当睁开眼时,便出现极端恐怖的神色和瞳孔放大的余光,显然,人已经不行了。
齐平俯下身去:“小李。”
伤员浑身一震,惊恐万状地望着齐平。
齐平微声地:“小李,不要害怕,我是齐平。请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伤员嘴角抖动了一下:“我……看到了……一缕……金黄色的……头发!”
伤员的瞳孔渐渐放大。
一缕金黄色的头发,在电灯的弧光里闪现。
许处长自言自语地:“又是一缕金黄色的头发?”
所有的人都望着许处长。
人们的面容和整个室内的一切都开始模糊……
那缕金黄色的头发在电灯的弧光里慢慢蠕动起来,随即闪出影片的题目:利刃(或《山城卫士》)将黄发从中斩断。
片名又伸展开来,推出演职员表。
第一部分
一
在市公安局会议室里,侦破会议正在进行中。
一公安干部:“在我们解放这座城市以前,市民们就传言孤女寺里常闹孤女鬼,因此人们都不愿接近它。从现在出现的弧光和金发来看,说明这里还有敌人的秘密巢穴没被我们发现,他们仍然想利用人们的迷信,来避免人们接近这个地方。”
又一公安干部:“这样分析,敌人未免太傻了,他们不知道这样搞,更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吗?”
“我们可以听听这个东西,是否对我们的破案会有帮助。”许处长从文件包里拿出一份材料,“这是昨天从西南监所里转来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沈醉的一份交代材料。”
交代材料的特写镜头。
一行行流利的仿宋字慢慢移动:
“四九年七月间,军统处长蒋湘南突然离川约莫一个月的光景。我在军统局一楼里见到了他。当时他的表情沮丧,只同我寒暄了几句,没有暴露他的任何活动情况。后来,从他的秘书嘴里得知,他接受了蒋介石的一项特别任务,正在组织人马。十月间,蒋湘南那处的所有嫡系人物突然失踪。为此,我四处查问,没有下落。也就在这时,我发现库内尚存的几千吨TNT炸药遗失,从管库的单据中,我查到蒋湘南的签字。此人究竟去何处,本人实在不详,但估计是在搞一次大型的破坏活动。
沈醉手笔
五零年六月十七日
镜头复原。许处长收起材料,放进文件包:“我们可以把孤女寺出现的情况和这份交代材料联系在一起,分析一下。”
沈锋:“我认为,敌人的巢穴很可能就在市内,孤女寺出现的情况,是有意转移我们的视线。我们捡到的钢板尺,是敌人作案时,没留意丢掉的。”
许处长伸手拿过钢板尺。
钢板尺的特写镜头。
尺子上清楚地刻着这样的文字:“赠给亲爱的于萍小姐”。在“于萍小姐”四个字上,打着两个粗大的“X”号
下面还刻着“芙蓉中学”四个小字。
齐平:“处长,我们是不是对孤女寺再来一次彻底清查?”
许处长:“是要清查,但又不要彻底,要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我们似乎上了他们的圈套。”
二
一所中心小学。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宽阔的校园。
花圃、小松树、球篮、秋千……
一阵悠扬的下课钟声。
穿着五颜六色夏装的学生们走出教室,校园里顿时活跃起来。
镜头摇向一间教室的门口。一位二十岁左右的文静漂亮姑娘,迈出教室门口,她满脸红润,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神情。
一位比她年纪稍大一点的青年女教师迎面走过来:“于老师,校党委书记请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马上就去。”
于萍兴奋地:“是不是通知我住校?”
女教师笑着摇摇头,神秘地:“到那里你就知道了。”
于萍把手中的课本和教具交给女教师,用手撩了一下额前的那缕乌黑的“刘海”,迈着轻盈的步子,直朝党委书记的办公室走去。
三
书记的房门紧闭着,玻璃上挂着窗帘。于萍不客气地推开房门。
书记正和两个陌生男女客人谈话,见于萍来了,就停住话茬,接着对于萍说道:“小于,进来吧,我正找你。”
于萍进屋后,有礼貌的同书记打了一下招呼,便坐在了对面的一张藤椅上。
室内沉静了一会,于萍开口了:“书记找我有事吗?”
书记有意稳定一下于萍的情绪:“没什么事,闲聊聊。现在家中还是你一个人居住吗?”
于萍:“嗯。”
书记:“不要着急,房子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你马上就可以搬到学校来住。”
稍停。
书记:“学生的情况怎么样?”
于萍:“还可以。”
书记:“听老师们和学生家长反映,你对教学工作很热心,对自己和学生要求都很严格。”
于萍兴奋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手摆弄着衣角:“还不行,还得向别的老师学习。”
书记:“听教研组的老师们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看来你在上学的时候,你的老师一定很喜欢你吧?并且你也是一个尊重老师的优等生。”
于萍安然一笑,没有说话。
书记:“小于,你是不是在芙蓉中学毕业?”
于萍仰起脸来:“嗯。”
书记的脸色严肃郑重起来:“小于,你是否能和我谈谈,在同你接近的老师中,哪位老师曾和你要好过?比如说是交上了朋友或是谈过恋爱?”
于萍浑身一震,脸色刷地变了,变得冷冰冰的,慢慢低下了头。
客人中的男同志向书记递了个眼色。
书记在凳子上挪动了一下身子:“小于,我来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公安局的齐同志和杨同志,是他们想找你了解点儿事。”
于萍抬起头来,目瞪瞪地向客人点了点头。
齐平温和地:“于萍同志,关于你,你们书记刚才已经同我们谈了,是位好同志,历史上也没什么问题。所以,你和我们的谈话,不要产生什么顾虑,应该说这是在帮助我们工作,也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萍不解地望着齐平,为难地:“我实在不知道你们要了解什么。”
杨同志:“请放心,我们不过问你的生活问题。只想了解一下,你过去是否曾和一个老师交过朋友?”
于萍涨红了脸,一排洁白的牙齿使劲咬住下唇,一条乌黑的辫子搭在胸前。
特写镜头:于萍手无足措地摆弄着辫梢儿。
镜头复原。沉默片刻。
于萍微微地:“他当时待我很好。”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
齐平:“你们后来的关系是怎样发展的?比如说向好或者向坏?”
于萍固执地低着头,一言不发。
齐平从杨同志的手中拿过挎包,从里边拿出一件用厚纸密封的东西,然后一层层打开,双手摊在桌子上:“于萍同志,你可认识这个?”
于萍抬起头来,一眼看到桌子上的那根二十厘米的钢板尺,不禁有些吃惊。
书记:“小于,刚才齐同志不是讲了?你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应该协助他们的工作。”
于萍惊疑的神色渐渐平静了些。沉默片刻,她才慢慢讲起来:“那是我在芙蓉中学上学的时候,有个叫兰佩的老师,待我很好,帮我温习功课,带我看电影,我从小失去父母,跟着伯父生活,从没有人这样体贴过我……”
四
一所中学。
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写:芙蓉中学。
傍晚,学生们陆续离开学校。
镜头摇向一间教室里。十六岁的于萍在独自学习。
穿戴讲究的教师兰佩走进来:“于萍,还在学习呀?该休息休息了,小心用坏了脑子。”
于萍站起身来,很有礼貌地:“我还有两道数学题没弄懂,兰老师。”
兰佩关心地:“走,到我的办公室去,我给你讲讲,这里光线不好,小心弄坏了眼睛。”
于萍高兴地收起课本。
两人一同出了教室,走进兰佩的办公室兼宿舍。
兰佩让于萍坐下,伸手从抽屉里抓出一把高级水果糖放在于萍面前:“来,吃糖。”
于萍不好意思,兰佩拿起一块,塞到于萍手中:“吃吧。”随后,他自己也剥了一块放在嘴里。
于萍手里剥着糖:“兰老师,你真好。”
兰佩得意地笑着:“好吗?”
于萍:“嗯。”
兰佩突然抓住于萍的手:“于萍,我们交个朋友吧。”
于萍欲抽双手,却没有抽出。
兰佩贪恋地望着于萍丰满红润的双颊:“怎么样,萍。”
于萍羞涩地低下头。
兰佩松开于萍的双手,欣喜若狂地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一根二十厘米的钢板尺,放到于萍手中。
特写镜头。钢板尺上刻着:“赠给亲爱的于萍小姐”。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芙蓉中学”。于萍纤细白嫩的手,慢慢握住尺子。
镜头复原。
兰佩兴奋地:“萍,明天晚上我们再讲题吧,今晚有场好电影,我已经买好了票。”
我还得麻烦老师,请老师在剧本的序号“五一”之前添上“第五部分”几个字(也就是说,从“五一”到最后是剧本第五部分的内容),由于我当时的疏忽,“第五部分”这几个字没有打上。
顺祝老师安琪笔健,编创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