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茶马古道守望人(散文)

精品 【冰心】茶马古道守望人(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6发表时间:2018-04-22 13:09:56
摘要:时光如梭、岁月无情,恍惚间与大理的巍山古城一别10年!每每介入有关丝路的话题,我总是仰望天际自问:世情渐薄、人情已淡。云之南、山城内、古街一隅,老马店守望者还在吗?

【冰心】茶马古道守望人(散文)
   仲春三月,大理古城内外花事正酣,繁丽如梦。古街老屋、石路溪畔飘来的缕缕清香,让你猜不透来自哪种花类。是静洁的梨花,还是热烈的杜鹃?是娇羞的桃花,还是矜持的玫瑰?蔓藤上攀援的蔷薇花,老院里伸出的木瓜花,更像是春姑娘婚礼的伴娘——随风摇曳,不争不竞,也就避开游人“花开堪折”的念头。
   大理的街巷,仍保留悠悠古韵。偶尔进入耳畔的白族民歌,偶尔看到的老号银器店……让你淡化新景,深怀过往。由此想到金庸笔下大理段氏的聚集地,想到令人肝肠寸断的断情谷……由此萌发寻访金大侠小说中的名景胜地。于是,以采风名义,辗转找到当地文化学者。谁知,藏书室一隅,那位戴着厚瓶底般眼镜教授笑了,说金庸在内陆游览之地屈指可数,直到如今,还没有来过大理,又何谈段氏旧地、黑木崖、思过崖、烟雨楼……
   一片茫然感向我扑来。于是,如痴如醉毫无定向地走入巍山县。
   在边陲山城的宾馆入眠,静夜如止水。原本该沉眠到晓,然而,耳畔总隐约听到渐行渐近,随后又渐行渐远的马铃声,致使多次梦回千里。是幻听,还是真的有马帮经过?
   第二天清早,我在古城内的月华街饭馆吃早餐时,与古宅前闲坐的老人谈论夜间那神秘的声响。老人指着县城东山方向说,千百年来,古城周边一条古道,靠贩运为生的马帮不停过往。大小不一的马群驮着丝绸、茶叶、中药、工艺品等珍贵物件,从西北而来,向西南而去,在国与国之间持续着贸易往来,近年马帮少见了。
   他看我失望的样子,向街心一指,笑着告知:水坝街上还留着一处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马店。当年,马帮的伙计和现代过往的游人,只要到巍山,都愿意在那里歇脚!
   我踏着隐现着马蹄印的青石古路来到水坝街。几经打听,终于在众多古旧宅院之间,找到了李家老马店。
   我拉开老店的两扇木门,一条避免走马滑蹄的鹅卵石甬道,向老园深处延伸。尽管我的脚步很轻,仍然惊动了老马店的主人。一位满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健步走来,招呼着远来的客人。那笑声、那语气、那动作、那表情,让我想到电视剧《新龙门客栈》中那位精明、泼辣的年轻女主人。我敢打赌,半个世纪前的她,无论就相貌、经营谋略而言,还是从待人接物的技巧来讲,都能“红透”整个水坝街。
   老人家叫米德润,是云南边陲巍山古城最后一家老马店的忠实守望者。老人尽管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老人说,她婆家姓李,所以这里叫李记世生客店。这家客店从清代就开始经营,已历经五代人掌店。老店主要接待南来北往的“马帮客”,故此也被人们呼作“老马店”。她从十四岁嫁到李家,二十岁独掌客店的“经营大权”,屈指算来,已有六十余年了。
   米老太太在我不断提问下,眯着双眼遥望天际,追忆起马帮往来的繁盛时期。她说,那段时日,络绎不绝的马帮不断进出她家的大门,院内有时聚集一、二百匹健马。年轻貌美、心灵手巧的米德润既要照顾客人的吃住起居,又要看护好马厩里的马匹。作为马店的当家人,首先要懂得识马。看一眼马的“头旋儿”和眼神,就能知道它是否能远行千里而不倒架。在老人娓娓道来之时,我恍然看到旧时光景——远行丝绸之路的马帮客人住店,想与短途客人换一匹千里良驹。于是,米家媳妇亮相在二人之间,笑声朗朗,论语香脆,在品鉴“龙驹”与“劣驹”之间秉持公正,议价精准。马客们纷纷拥戴老店的“商务代表”。由此,马店多年来总是笑语欢颜,一团和气,没有发生过马客以劣马换走好马的事。
   米老太太的老伴早已亡故,儿子在外打工,她独自坚守着这座李记世生客店。老人说,现在虽然很少见到马帮的老客户入住了,但当年许多“马客”还是陆续来这里追怀旧时岁月,把这里当作南诏故地的一景。每当见到当年的老客户,老人与他们会大笑一场,大醉一场,挥泪忆往事,谈笑到天明。按说,老人现今有儿子赡养,又早过了古稀之年,该享享清福了,但是米德润老人情系老马店,已经把这里的老屋、老井、老门楼以及过往的老客户当作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扫视老店的院落,登上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构架明显老化却顽强支撑百余年的木楼客房,见下面是敞开的马厩,上面是阁楼,是马帮客人休息的地方。老人笑声不断,一把拉住我,走向更为破旧的阁楼。随着木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随着老人爬了上去。但见一排排地铺占用了大半个房间,除了墙角有简单的洗漱用品外,没有任何摆设。老人站在地铺前,双手把被褥一扬,用力一抖,挥舞几下,一床被褥就整整齐齐地铺展在眼前。看到年逾八十的老人身手矫健不减当年,我兴奋地为她鼓起掌来。
   当我向“老马店的守望者”问起现今的客房价格,又是大吃一惊。老人说,不管是老客还是新客,住一天一律2元。当然,吃饭还是由客人自行解决。老人说,做饭的炊具、厨具以及热水一一免费提供,就像当年一样。
   两元,在北京城买不了一根雪糕。可是,在李记世生客店就能踏踏实实、亲亲热热住上一天一夜!令人真的难以想象。老人见我诧异的样子,又是一阵大笑,她表示,两元是很多年前议定的房价。在物价上涨的时日,也曾想到过提价,但总怕老客户寒心。老客户都是冲着往日的情感来的,总不能让老熟人说老马店变味儿了吧?
   多么纯朴的老人!多么深情的守望者!
   临别,老人从院中的古井里提上一桶清水,请我品尝一下。她说,只要进老马店的人,都是与这里有缘的人。总不能连水都不让客人喝一口吧!
   一股清凉、甜润的井水慢慢渗入我的喉咙。向老人挥手道别时,看着老人被风吹起的一缕缕白发,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样子,我的眼角湿润了……
   时光如梭,岁月无情,恍惚间与大理的巍山古城一别十年!每每介入有关丝路的话题,我总是仰望天际自问:世情渐薄,人情已淡。云之南,山城内的古街一隅,老马店守望者还在吗?

共 23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仲春三月的大理古城,街头繁花似锦,街巷悠悠古韵,白族民歌还有老字号店铺,不由想起金庸笔下的段氏聚集地,还有那断情谷,黑木崖,思过崖等等。于是如痴如醉地走向蘶山县,蘶山古城最后一家老马店的忠实守望者,八旬老人米老太,虽历经几十年的人间沧桑,但身手矫健,不减当年,此处老店的院落,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霜雪雨,但是依然完好,而且住一天只需2元钱,还免费供应做饭的炊具,厨具以及热水,纯朴的老人,热情的守望者。如今虽与大理的蘶山古城一别10年,但每每思起,仍然感到温馨。“世情渐薄、人情已淡,云南、山城内,古街一隅,老马店守望者还在吗?”这是作者善良的心声。文章感情真挚,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扉,寥寥数笔,将老马店的守望老人描绘得栩栩如生,语言简洁,文笔流畅。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编辑:黄金珊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8-04-22 13:12:26
  纯朴的老人,纯真的民风,纯厚的情感,感动着珊瑚。喜欢拜读老师的作品,欣赏学习了。感谢老师赐稿冰心,祝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春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2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4-22 13:57:50
  谢黄金珊瑚抽出休息时段为拙作编评。祝冰心文采愈发斐然!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3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4-23 00:33:28
  这位守望者不只是老马店的经营者,更是一位茶马古道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更是人间真情的守望者,向朴实念旧情的老人致敬!向用文字传扬这一份弥足珍贵的深情的作者致敬!感谢精彩创作!
勿忘本真
4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4-23 01:11:47
  谢心灵飞鸿深夜评析,深解文意。顺祝晚安。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5 楼        文友:孙鹤        2018-05-01 16:19:24
  时代在变迁,价值在扭曲,但总有些东西并未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它们还都活在当下,留在当下。守望一词,画龙点睛,恪守着本分和情义,眺望着滚滚的浪潮。殊不知,什么时候,这浪,怕也是会卷走满怀情切的守望。问好作者,恭喜本文获得精品,遥祝,敬茶。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