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江山情】香如故(散文) ——柳岸花明
一
日子一进入五月,我家园子里的花儿就竟相盛开了,看着满园娇妍的花朵,让我想起了藏在书橱里的那些书,还想起了一个生发文字和盛放文字的摇篮。
我愿意把它说成是摇篮,因为许许多多做着文学梦的草根文学爱好者,初时都像婴儿一样,在这个美丽温馨的摇篮里享受母亲的爱抚,吸吮母亲的乳汁,慢慢成长。及至后来出了许多状元极第的喜事,成了诗人,成了作家,进了名人堂。
我称作摇篮的这个地方,它叫“江山文学网”,旗下有五十多个社团,每个社团有许许多多的作者。“江山文学网”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我在这个网站呆了好几年,因为喜欢文学,爱好读书,就是不敢轻易下笔秃写,但会每天都翻看。
今天的精品文章有哪些,这个月的绝品文章出来了没有。代表精品文章的颗颗红豆让人眼热,代表绝品文章的顶顶皇冠更是让人想入非非。原来纯文学网站也可以这样诱人,这样美好。
有时候我会想,哦,这可能就是灵魂最幸福的家园了吧。
写作与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于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各不相同的。就像旅行一样,有的人用远方逃避眼前的苟且;而有人则是用一场旅行给自己来充电。另有一种人,则是为了寻找美食,拍到美照,在朋友圈得瑟一下。
二
有人在写作和读书中完善自我,偶遇知音,获得爱情。而大多数人则是在写作和阅读中安放灵魂。
二零一四年四月,在好友的引荐下,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踏进了江山的大门。它像藏匿在巷子深处的酒吧,里面有红酒,有白酒。有外国的白兰地,人头马;有我们农家小院的香甜糯米酒,还有带着国威的飞天茅台。就这样,我每天的功课必须到“江山文学网”一游,或久坐,或先游览一圈,去把生活打理完成后,晚上再回来。
久坐时,必是一眼就遇上了灵魂中的那个人,在文字里流连忘返,如花前月下。游览一圈时,必是花儿太多太艳,很难寻出藏匿于心中的那朵。心有不甘,所以晚些时候还会再来寻找。
有人说:“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而我自己则认为,文字里的奇闻共赏,疑意相析才是最让人悦愉心神的事情。好的作家把自己的心语种成墨花,绽放在读者的眼前。令你能从沙漠中读出豪放坦荡的胸怀,能在太阳下发现温暖无私的大爱,能在春雨中读出润物细无声的柔情。作家们的气势磅礴,能让你感觉,那就是岩石变成石灰时的清白,一种粉身碎骨的奉献。
三
因为与“江山文学”结缘,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完整。也因为在“江山文学”的阅读和学习,在丰满自己的同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原来爱是可以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我可以,以一个小小,小小的我来与大咖对话。他(她)们无论位居多高,多富有,因为怀揣有一颗仁慈的爱心,从不鄙视小花小草,抑或卑微的小蚂蚁。
在这里,我无需戒备,结交很多同样是热爱文学的陌生朋友,大胆地讲糊话,讲真话,讲性情中话。在文学纯净的阳光里尽情释放,清空自己。
现在,“江山文学”已经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在文字中忘却自己,也在文字中寻找自己。沉浸于文学,那是一场灵魂的旅行,其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我仍然享受每一次与文字相碰撞接触的过程。
文学中人,都是走过不同道路过来的人。我们从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方言,汇聚在一起。聊着各自的生活,打开真实的自己,在陌生的网络,与陌生但却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文学带来的快乐。每一篇文章,不论是任何文体,都记录,展现着真实,自由的自己。
四
我相信,不论是在书中或是在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让灵魂得以填补,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天下之大,只有人到不了的地方,没有灵魂不可以旅游的地界。
我选择“江山文学”,因为它是我最幸福的国度,纯净低调,团结奋进,不说藏传佛教,但它却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园。
“江山文学”美的不仅仅是文章,更是人,是一种不离不弃,不嫌贫爱富,积极向上,求贤并进的精神。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写一首小诗歌,读一篇微小说,有如山谷漫步,花海徜徉,感受人与人之间不需设防的自然友好。
灵魂的禅坐,是心与心的对话,是一种血脉的交流。困倦时,文字的热流能洗涤身心,让人彻底放松。在文字中的冥想,可以让内心平静,与最真实的自己对话。
“江山文学”是一个任灵魂旅游的圣地,灵魂在这里出走,生命在红尘回归。拥有“江山文学”就是拥有幸福。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