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爱】明月知我心(散文)

精品 【柳岸•爱】明月知我心(散文)


作者:浩渺若尘 探花,15814.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30发表时间:2018-05-27 00:03:50
摘要:岁月迭替,变更的只是工作环境和容颜,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初见时的美好,亦如十五的望月一样圆满。


   一
   远处蛙鸣悠扬,吸引我信步走向荷塘。长发在晚风中缕缕撩起,淡淡的荷香,沁人心脾。此时,“初夏夜空高,潭水映月辉。”皎洁的月光,似水温柔,泻在荷塘的画屏里,洒落在我的身上;若隐若现的几颗星星,在云彩旁眨着眼睛;荷花在微暗的水中摇曳,月光下的荷叶,显得更加青幽。整个荷塘在月辉的映照下,酷似一幅水墨画卷,素雅清香。
   时光匆匆,已是许久没独享这份心灵的宁静。“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懂我心意,竟然一路相随。当我坐在荷塘旁的石凳上,它也就停在半空;当我凝望夜空时,它也投以温柔的目光,深情款款,这极像陵的眼神。
   十八岁那年,与陵相恋在早春时节。我们的恋情如同粉嫩的春芽,渐渐舒展、葳蕤成片。待到初夏之夜,空气中已有夏的温热,却还残留着春的气息,我们相约来到小山脚下的晒谷场。月亮的圆脸,那夜格外光彩照人,几朵白云在夜空中散步,山坡成了素描的底衬,明月见到我俩的到来,害羞得躲到云背后。陵与我谈起大学的趣事、生活的经历、毕业后的打算,他计划毕业回故乡任教。陵说,人出生在哪儿,这辈子的根就注定在那儿。贫穷落后的家乡,需要用知识来改造,他责无旁贷。
   看着他说得神彩飞扬,我也陷入深深的思索。乡亲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忆起那场急雨将云叔叔淋得浑身湿透,原以为烧两天就好,可第四天傍晚,一阵咳嗽之后,云叔叔吐出暗褐色的血液。乡亲们用竹椅、竹杆扎成简易担架,把他送到医院,已是午夜时分。医生批评说,本来简单的病,因缺医少药一再延误,险些酿成大病。想到此,感觉自己扎在故乡的根,仿如拨动的琴弦,一个绵长的声音,在深情地呼唤我的归来。
   那晚,我们谈古论今,天南地北地说着。不知要说到哪儿,也忘了说了些什么,反正,我小心脏在胸口扑通扑通乱跳,脸上一阵阵温热,若不是夜色遮掩,一定可看到我羞红的脸蛋。“呱呱,呱呱呱。”青蛙使劲叫着,调皮地捣乱我们在耳边说的悄悄话。圆脸的月亮,笑弯了眼睛,它时而躲到云后,时而又从云后探出笑脸。星星不知去哪儿捉迷藏,偶有几颗眨着眼睛,发出诱人的暗示。萤火虫组成霓虹灯队,配合虫子演唱团的节奏,忽明忽暗。浑然天成的舞台,宇宙的设计师,就连夜晚的空气,都充满爱意,如此自然。初夏演奏这《爱的呢喃》的气势和旋律,把我们陶醉,渐渐醉了、醉了……陵深情地看得我低了下头,他帮我把飘香的秀发整理到耳后,突然把我拥在怀里,又迅速亲在我脸上,一切是那么的突然,我的脸羞得更红,来不及体会,便迅速挣脱,一路小跑回了家……
   几个月后,我在毕业意向书填上故乡的名称,当写下自己的签名时,我又想起了陵的目光和那晚的盈月。
  
   二
   如我们所愿,毕业后回到了故乡。陵成为一位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把文字的种子播撒。我成为乡亲们眼里的白衣天使,为家乡父老健康保驾护航。乡卫生院医生甚少,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上班,随叫随到。周末是我最盼望的、最美妙的时光,陵没有白马,会骑自行车而来,医院上班的枯燥,会因他的陪伴而变得生动。那些天,风儿更柔媚、阳光更灿烂。
   陵正在厨房忙碌,我挤到他身边,准备帮忙当下手。他佯装不悦,催促我出去,不让我越帮越忙,说晚饭后出去散步。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陵麻利地切菜、剥蒜、刨姜,就像匠人娴熟地侍弄他的作品。才一会儿,油锅的吱吱声、铲的敲击声、锅碗瓢盘的合奏声就在厨房响起。我瞬间有一种感觉,下厨时的男人最有魅力。
   晚饭后,我和陵牵手来到小河边。仲夏的夜晚,月亮似皎洁的玉盘,它也跟随我们漫步,时而被河风吹到云后,时而又跳到河水中沐浴。河水弹起曼妙的音乐,几只青蛙漫不经心地交谈,忽前忽后地叫几声,又藏起来。凉爽的河风吹散了心情的燥热,温柔的月光为柳树的阿娜更添几分神秘。用“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形容此情此景,再合适不过。我的手在陵那宽大的掌心中,被捂出微微的汗珠。
   我们畅谈理想,回忆小时候刚上学时,总盼着快点长大,多学知识,等羽冀丰满时就飞出大山。可当思维成熟,真正有自己的理想时,却依然回到大山深处。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理想,吸引着两颗年轻的心,在人生路上携手同行。
   陵随手拾起路边的一块小石子,扔入幽幽河水中。一声“扑哧”惊飞夜宿柳树的鸟鹊,它们娇羞地一声尖叫后,便飞向夜空。月亮缓缓爬上头顶,河风徐徐吹过,寂静的柳林忽闻蝉鸣,一种诗境油然而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中,我和陵相互陪伴,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期间因工作需要,我俩都先后调离了家乡。岁月迭替,变更的只是我们的工作环境和容颜,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初见时的美好,亦如十五的望月一样圆满。
  
   三
   今夜月明星稀,温柔多情的满月最亮最美,如同我此刻的情思,满盈明亮。这美妙的时刻,遗憾没能与陵成对共赏。月亮似乎懂我的心事,陪伴着我,不离不弃。
   陵在村里精准扶贫蹲点。此时,不知他是否与爷爷正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不知他是否和爷爷一起正在打扫鸡舍猪圈?不知是否有“蚊虫战斗机”,正在“嗡嗡”狂轰烂炸?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我家分配的第一位扶贫对象已脱贫。现在的扶贫对象是:苍老的爷爷、跛脚的奶奶、尿毒症的儿媳、六岁的小孙女和外出打工从未谋面的儿子。从这状况分析,十年不能摆脱贫困。陵责任心极强,每逢周末都会去村里,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为爷爷家建猪圈,购来小猪仔,请专业人员指导养猪,等猪仔长肥长大后,猪肉销售到单位;用水泥修筑塘埂防漏,让池塘水宽鱼肥,捕捞的肥鱼,陵会帮助他家销售到各单位;修建鸡舍、买小鸡、送鸡饲料;为病人买药、农忙时出力,甚至为鸡仔点疫苗。为了这家人脱贫,陵禅精竭虑,可是,尿毒症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窟窿,任陵有三头六臂也枉然。
   那次,陵带我去看望这一家,医生的职业病让我更多观注病人。儿媳三十岁左右,面色蜡黄,被病魔折腾得忽胖忽瘦。透析前,双下肢极度水肿形似大象腿,脸如满月却暗黄;透析后,脸蛋消瘦如削骨桃核,宽大的裤管被吹得几乎会掀走。她几乎不笑,白天强撑着做点轻松家务,每当傍晚,病痛孤独寂寞紧紧将她包围。大把大把的药被她塞进嘴里,闭着眼喝水吞下,她痛苦的表情深深地触动我,我知道,药苦心更苦。在门槛上,她坐成一尊雕塑,仰望着夜空的月亮。“白兔捣药复春秋,嫦娥孤栖与谁邻。”此等苍凉,应景天上人间。她回头见我,便笑了笑,眼角道道鱼尾纹,额头深宽的抬头纹,嘴角深深的法令纹,纹纹相叠。可能是太久没有笑了,那笑容僵硬得像是刻上去的。如果一定要用花来形容女人,那么她便是一朵菊花,是那朵被霜打过、几乎凋零的菊花。
   此时,一对恋人相拥着我从面前走过,把我的思绪从扶贫村收回。我抬头看天上的明月,耳边又闻蛙鸣声,熟悉的旋律在晚风中飘荡。脑海又浮现出那鲜活的场景,陵亲吻的脸颊依然温暖,虫子依然在歌唱,霓虹灯更加璀璨,只是今夜陵没在身旁。
   今夜的明月,似陵的眼神,温暖又明亮。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温柔无比,就像陵对我的爱,情深无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托带着荷香的清风,给辛勤劳作的陵和爷爷送去丝丝清凉;托明月带去我的思念,送给远方的陵。
   月亮笑了,那笑容温暖又明亮。我想,明月知我心。

共 2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优美感人的散文佳作。每当和风的夜晚,作者信步来到荷塘时,耳听着一片悠扬的蛙声,面对着如水墨画卷般的荷塘月色,总会让作者打开深藏心中的甜美记忆,思绪就如同又一次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在十八岁那年,作者与陵相恋在早春时节。那时,美丽的月夜,不仅见证了两个人纯洁无瑕的爱情,也抒发了两颗报答家乡的心声。当作者和陵毕业后,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也一起回到了故乡。陵成为了一名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而作者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家里,两个人相亲相爱、相互包容和支持;在事业上,两个人都把全身心投日到改造家乡、造福乡亲的工作中。陵除了教学之外,还在村里精准扶贫蹲点,为家乡人脱贫殚精竭虑;作者为家乡父老健康保驾护航。弹指一挥间,一晃二十五个春秋过去了。虽然作者和陵因为工作需要,先后调离了家乡,可是他们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却丝毫没有减弱,因为故乡,早已经扎根在他们的心中。作者正是通过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既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也倾诉了对乡亲的丝丝眷恋。作者在文末借明月抒发了情感,“月亮笑了,那笑容温暖又明亮。我想,明月知我心。”。明月是美丽的,也映衬出作者和陵的美丽心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者把自己和陵对于故乡的一片挚爱之情,全都深深溶化到文字中;有志者事竟成,正是怀着这份志向,让作者和陵在人生和事业上迈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步伐,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这篇散文采用借景生情的手法,在叙事上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更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更让文字如如同扑面而来的春风,生动自然,清新委婉。全文构思精巧,取材典型,一线贯穿,情思饱满,文末接应文题,升华了主旨。一篇感情真挚的美文佳作,欣赏拜读,问候作者,倾力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启旸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529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启旸天        2018-05-27 00:06:19
  欣赏浩渺若尘老师优美感人的散文佳作!问安若尘老师,祝老师文丰笔健,创作丰硕!
回复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5-27 00:09:42
  感谢启社老师深夜编文,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启旸天        2018-05-27 00:14:50
  感谢若尘老师带来的又一篇回忆故乡的佳作。故乡的明月,就像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令人陶醉!老师对于故乡的感情是浓郁的,那是因为情感上深植于心的对于故乡的眷恋,才使得老师对于故乡始终怀有一份挚爱至深之情。欣赏佳作,感悟老师这份真情。拜读,给老师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5-27 00:19:11
  感谢启社老师精彩的编者按,为拙文润色,柳岸因你更精彩!
3 楼        文友:启旸天        2018-05-27 00:17:36
  非常感谢若尘老师对于柳岸征文的支持和厚爱!遥祝老师阖家安康、幸福美满、事业顺心、心想事成!更祝愿老师文思泉涌,精彩不断,继续在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回复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5-27 00:23:36
  编辑老师的付出,作者记在心里。也祝福老师健康快乐!阖家幸福!
4 楼        文友:长安之后        2018-05-27 22:34:28
  月亮,承载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心,承载了多少诗人的情,一组散文,情深深意朦朦,真是“美丽的神话”呀!
不见长安·之后
回复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5-28 06:54:55
  感谢老师来访和留言鼓励!柳岸有你更精彩!
5 楼        文友:韦思祎        2018-07-02 12:52:46
  通篇精品,太震撼了!
何止文学专栏作者。
回复5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7-02 22:37:19
  感谢小韦来访,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