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杨家岭的飞机楼(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杨家岭的飞机楼(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13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0发表时间:2018-06-08 13:43:22

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你不能不去中央办公厅楼看看,那可是有着和其它革命旧址同等重要的红色摇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中央大礼堂出来,通过一个小石拱桥,再拾级而上,便是中央办公厅的院子。
   站在院子中间,看着整栋楼的独特构造,我又一次地惊叹了。
   这是一栋形似飞机的三层楼,楼前凸出的部分是机翼,二、三层通往后山的天桥是机舱,因此,人们很形象地称它为“飞机楼”。
   正当我想询问这栋楼的来历时,导游便向我们开始了介绍。
   这栋楼修建于1939年,是由当时的中央机关和附近的军民自已动手,从对面山上采石,于1941年修建而成。形似飞机的设计构造,完全是出于隐蔽考虑。
   第一层西边的大房子是会议室,也是中央首长的饭厅;东边的大房子原是中央作战研究室,后为中央图书馆;中间的房是党总支办公室和党委政策研究室;第二层是办公室,一间大房子是厅务会议室;第三层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很多重要议题在这里讨论。著名的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就在这里召开。
   一听说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毛泽东同志的那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曾被列为中学课本的著名文章,不知影响了多少学生对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崇拜和向往;也不知为多少文艺工作中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我仿佛被导游的介绍,带回到那划时代的座谈会现场。
   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办公楼一楼饭厅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者90多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参加了文艺座谈会。大的会议共开了三次:第一次是5月2日下午,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二次是5月8日,进行大会讨论,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到大会听取大家的发言;第三次是5月23日下午,大会讨论结束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在办公厅门口合影留念。门口展出的这张照片,就是当年合影留下的。
   我仔细地端详着这张照片上的毛泽东,那朴素的服装、随意又不失端庄的坐姿、洞察一切的眼神和睿智的大脑,都让我有一种无比敬仰和崇拜的心情。
   在那样的年代,面对整风运动期间一些人主张艺术脱离政治,艺术高于政治,作家可以不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一些作品要么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要么就是所谓“暴露”文艺。一些群众看不懂、脱离根据地现实、甚至不适应抗战需要的作品以及文艺界长期积累的宗派主义等问题被带到了根据地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毛泽东高屋建瓴,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实质,不纠缠具体问题,不就事论事。他指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
   这在当时,是何等的及时和重要。
   正是这次座谈会和这篇著名的《讲话》,总结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服务的方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文艺的革命方向问题,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界整风运动,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发展。
   也正是这次座谈会和这篇著名的《讲话》的发表,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还有大家熟悉的歌曲《东方红》,就是在文艺座谈会后,农民歌手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编唱的,达了陕北农民对共产党和人民领袖的无限热爱之情。而艺在街头演出的《兄妹开荒》,在场观众竟达两万多人。
   这又是一种怎样繁荣的文艺景象呀,看着这一张张记载着当时百花盛开的文化繁荣景象,我仿佛又看到了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两万人聚集在一起的那一次次盛况空前的演出现场,感受着文艺节目带给延安军民的欢乐气氛。正确领导;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也无不引领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正是来自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这篇著名《讲话》的发表吗?也不正是来自于承载着这次会议的历史重任和这篇著名《讲话》伟大意义的这栋“飞机楼”吗?
   我离开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时候,这栋“飞机楼”,也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起,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永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距我们现在已经过去整整76个年头了。文艺创作的宗旨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怎样,讴歌共产党好和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始终没有变化。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艺作品,无不渗透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来自于共产党的不褪去。
  
   二0一八年六月四日
  

共 21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游览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回想当年在这里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赞扬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飞机楼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当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中国革命文艺发生转变的里程碑,改变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他永远名了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推荐欣赏!【编辑:佳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音        2018-06-08 13:49:37
  语言朴实无华。好!为你点赞!期盼精彩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