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旧居(小说) ——旧居
“我刚才正在想小时候的事情。我觉得挺巧的,上次在老宅子遇见你,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又在这里见到你。”池雨倾喃喃道。
左晓娜眉尖微微蹙了一下,看着池雨倾笑了:“还真是的。有时候住在同一个城市的熟人碰到了,一算都十年了。有的说不定几十年都碰不到呢!”
池雨倾看了眼左晓娜:“我一直在想,我们家搬过几次家。为什么我最还念这个老宅子?难道就是因为她的建筑风格?其实这些在小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的。”
左晓娜看着前方,童年的场景在眼前迅速掠过:“我觉得是因为那种朦胧的记忆吧!这特别让人遐想。”
池雨倾笑了:“是的是的!这种回忆本身就有探知的成分在里面。越是模糊不清的东西你越是想看清。只可惜那原本可以走进去重新体验童年的老宅子没有了,实在令人遗憾!而这种追忆却更深刻,恐怕要陪伴终身。”
两人不觉已来到广场外的地下通道口。左晓娜问道:“你怎么来的,还是骑自行车吗?”
“是的,自行车就放在那边。”池雨倾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一排自行车和电动车。
左晓娜站在亮洁的扶梯边:“我要去那边取车子了。我还要去趟上海,等我上海回来,当然最好是双休日,你带我好好看看宁波的老建筑好吗?”
面对着扶梯边的左晓娜,池雨倾很自然加快了语速:“当然可以啦!我也希望有个人和我一起欣赏,其实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仔细看过。都是匆匆路过瞄上一眼。”
池雨倾的答复让左晓娜满意地笑了:“那好,我先走了。”
池雨倾看着左晓娜顺着扶梯渐渐向下滑动的身影。最后,地下通道的地面部分遮挡住了左晓娜的身影。
池雨倾在电脑屏幕前敲打着键盘。自从左晓娜出现后,他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念头,小说中情节的构思自然还要揉进新奇的内容。林姿影这个创作出来的人物和左晓娜像是有着千丝万缕。他知道这是因为林姿影是因为老宅子创作出来的,他此刻才明白,他在构思林姿影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潜意识里把少女时期左晓娜作为参照,尽管他事先并不知道那个花布衫小女孩长大后的样子。而他现在就可以在修改作品的时候拿左晓娜的形象作为参照,他现在推断左晓娜少女时代的样子并不难。左晓娜保养的非常好,或许她还热爱体育,至少她的性格是善良开朗的。
手机微信信号响了。他打开一看,左晓娜的微信
“这个星期天你有空吗?”
“有空的。”
“你睡午觉吗?”
“不睡的。”池雨倾平时周日是睡午觉的。
“那好。我们去什么地方看呢?”左晓娜的口气比现实中的她更委婉。
池雨倾想了一会儿。微信就是这点好,回答对方可以拖很长时间来考虑,而对方也许会认为你在这段时间因为有事情而延迟了回复。这不像当面谈话,回答让对方等得太久会有些尴尬:“在中山广场的正门碰头吧!中山广场就是过去的中山公园,记得吗?小时候这里有卖白果还有筋糖的。.”
左晓娜发过来两个大笑的表情。池雨倾仿佛听到了她的笑声,但声音却不大。
“记得啊!你这一提,我全想起来了。筋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好亲切的故乡啊!”
九
池雨倾站在中山广场的门口,正午的阳光暖暖的。他向着公园内、鼓楼街和人民大会堂三个方向望了一下。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
他再一次把目光投向鼓楼街,左晓娜已经走过了那座靠近中山广场的牌坊。她左右看了一下路过的汽车,穿过窄窄的马路后,以下的一段距离没有了顾盼的干扰,让池雨倾很完整地观察了左晓娜的步态。
“这里和小时候没什么变化。那时候筋糖,白果就是在这个地方卖的。”左晓娜看了一下四周,用手指点了点不远处的一个位置。
两人走进中山广场大门。左晓娜边走边注视着目力所及的每一处,她眼神里有久别故乡的亲切,不同于旅游者初次观光的新奇。
左晓娜一眼看见左侧的一座民族风格的小楼,小楼有着三层瓦顶,每一层的瓦顶都在四个角边向上翘着。一、二两层是配有棕红色雕花窗格子的墙面。四面的柱子顶着第一层的屋檐,顺着这些柱子是围绕一圈的木制围栏。小楼三面被水环绕着,显得清凉,通透。
左晓娜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小楼的匾额上:“逸仙楼!小时候常常从这走过,还真没有注意上面的横匾。”
贴着“逸仙楼”的水系流经不远处一座假山。池雨倾指着假山说:“记得吗?那边是动物园。”
左晓娜的视线停在了绿荫下的假山上,有的假山石上有一抹淡淡的绿色,那是长期的湿润留下的。假山后面是一条弯折的长廊:“当然记得啦!动物很少的,有一只老虎,还有一只骆驼,”
“好多水老鼠。”池雨倾说。
左晓娜轻轻拍了一下双手:“喔,对了!水老鼠好大啊!可那是水老鼠吗?”
“我也没研究过,反正那时候大家都管那种动物叫水老鼠。”池雨倾忍不住的笑容看起来更加自然。
池雨倾走在左晓娜的前面。他俩绕过假山,进了沿着公园边缘的长廊。
左晓娜抬起头来看着长廊上部的木制雕刻:“真好!小时候没有注意过长廊是不是有这么长。不过我记得那时候这里就有这么多树。”
池雨倾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不远处一栋西洋风格的房子上。。
那是一栋小小的房子,单间。棕红色的瓦顶,房子四周是一圈低矮的水泥围栏。
“宁波商会。”池雨倾说道。他眼前竟出现了林姿影和罗江迤在江边谈起林姿影的父亲在上海商界打拼的情景。
左晓娜站着端详了一会儿:“我们小时候倒没有注意这栋房子。那时候公园好像还没有拓展到这里。”
“噢……”池雨倾视线离开商会的那幢房子,指着前面一个青灰色高墙的大宅院说,“张苍水故居。再往前走就是修复后的秀水街区。”
左晓娜的目光在张苍水故居的砖墙上停了一下:“都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了。真好!这里我下次来仔细看看!”
秀水街的部分民宅看得出修复后不久,整洁,清新。仿佛原先的破败是岁月积累的尘垢,清洗之后露出了当年的秀容。
“我一看到这样的老街就感到特别亲切,马上就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左晓娜注视着小街两边的建筑。
池雨倾在一个大门前站了一会儿,仔细端详着水泥门框的结构。他边走边看着每一处经过的房子:“这片民宅区有七公顷,是宁波保存最完好的民宅。这个街区的历史有上千年了,据说和宁波城的历史差不多。这里曾经穿插着小河,当时的人家很可能就是临水或者背水的。不过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记忆中都没有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因为明朝的海禁,贯通三江水系的很多小河不再被重视,缺少了疏浚而渐渐淤塞,干涸;再加上后来的填河,很多原先的水系已不复存在。不过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留在了这些屋宇的墙面和瓦片之间。”
左晓娜赞叹道:“闹中取静,真的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池雨倾的视线在眼前的宅子上扫着,一面回答着左晓娜的话:“这就是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你如果诚心来看还真得先好好做足功课呢!其实就是现代建筑何尝不是这样,你看那些大楼,好像它们都是一片一片融在一起,但如果每一幢楼仔细看它的建筑风格就可以判定是哪几年造的,相邻的两个建筑未必就是同时期的。特别是老城改造过的商业区,往往每个时期的建筑混杂在一起,反倒有了时代的反差对比。你在欣赏这些建筑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历史在建筑上的缩影。”
“那这些民宅因为年代久远是不是离现在越近的建筑数量越多越完整呢?”左晓娜看了眼池雨倾。
池雨倾微微转过脸来:“应该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至于清末以后的每个老宅子属于什么时期,我们可以从它的外来元素占的比例多少来推断。”
左晓娜的两颊挂上了微笑:“我们的老宅子就是这样的,可以推断她年纪。”
池雨倾叹了口气:“原来是应该这样的!”
两人穿街走巷出了秀水街区。在鼓楼步行街的入口处,池雨倾对左晓娜说:“时间还早,还想去别的地方吗?”
左晓娜说:“随你,你说去哪里都行。”
池雨倾望着前面的鼓楼街:“穿过鼓楼街,前面不远就是月湖景区。”
左晓娜“扑哧”一声笑了:“不用你介绍,我还记得的。”
池雨倾也笑了:“我知道你记得的。不过月湖景区变化挺大的。”
左晓娜注视着鼓楼街道两边的店铺装饰,显然她刚才来时因为匆匆赶路并未认真注意这里的一切:“这里的房子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我觉得还是小时候那样的木制墙面更有江南的味道。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店铺。”
池雨倾叹了口气:“事情哪能都样样齐全呢!”
池雨倾的目光凝固在渐渐走近的鼓楼却没有说话。
“我知道你想说‘鼓楼保存下来了……’”左晓娜说了一半停住了。
池雨倾瞥了眼左晓娜,嘴角牵起一丝微笑:“噢,我可能,或许会这样想,这样说的。遗存的最高价值就是原封不动的,当然修复除外,也必须是按原貌的。有些已经完全毁坏的文物虽然根据遗留的照片重新修建起来了,但还是让人遗憾。”
两人踏上地下隧道的扶梯。从隧道出来后,月湖景区的青砖结构建筑已在近前。
池雨倾注视着那些簇新的没有半点岁月痕迹的建筑:“这些房子是全新建造的,原先的完全拆除了。有的也许拆的时间太长了,可能都是根据想象设计的。仅仅是因为粘附着那些货真价实的老建筑才有了些意思。”
池雨倾说着看了一下两栋宅子间的过道说::“咱们从这里进去吧!这一片都是新建的,不过韵味确实仿得很不错。”
左晓娜顺着池雨倾指点的方向看着,两侧青砖的平房错落着让出一条幽静的过道:“这里如果人多了就没有意境了。”
池雨倾表情有些凝重:“是啊!因为那个年代跟本没有现在那么多人。”
两个人慢慢走着,甚至连鞋子落地的声音都听得很清楚。随着行进,两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关注的墙壁和窗框上。
此刻的环境使池雨倾渐渐进入了自己创作的故事中.。突然,他的目光在几十米外的一个少女背影上停住了,少女深蓝的长裙,淡灰色的中袖衬衣在这个距离上触发了池雨倾的联想。少女缓缓走着,像是一个人在散步又像在等着后面的什么人。
左晓娜注意到了池雨倾面部表情细微的变化。
“你看她像不像……?”
“林姿影?”左晓娜马上说了出来,“你真是呕心沥血啊!”
一个男青年从姑娘的侧后方慢跑着跟了上去。
“罗江迤!”左晓娜转过脸来看了一下池雨倾。
池雨倾和左晓娜对视了一下:“这么像啊,简直是穿越时空!只不过林姿影是两条辫子,这个女孩儿扎着马尾辫。”
左晓娜眉尖微蹙,搜寻了一下记忆:“我们年青的时候女孩是没有马尾辫的,更不用说比我们早几十年的年代。但现在回忆起来却好像当年很多女孩留着马尾辫。”
池雨倾想了一下:“你这样说,我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我觉得我们在记忆中某个女孩儿留着马尾辫一定是她的两条辫子靠的比较拢。”
左晓娜笑了:“是这样的!相似的东西搞混了。”
池雨倾和左晓娜不觉中竟保持距离跟在青年男女的后面。原先对景物的关注变成了对稍远处那对情侣身边楼台亭阁的欣赏。原本无声息的建筑有了这对情侣使得每个景点都成了一幅幅好看的图画。
女孩子牵起了小伙子的手,时而挽住男友的手臂把头靠在他的臂膀上。
池雨倾的目光仿佛又在穿越时空:“这点就不像林姿影了。他们那个年代是很拘谨的,羞涩的。至少在初恋时。”
左晓娜的视线也固定在这对青年男女的背影上:“是的啊,你的小说里他们俩没有这些亲昵的动作。”
“我在林姿影和罗江迤在船码头分别的时候才安排了他们两人牵起手的情节,我觉得那样才更表现出两人的涓涓情思。”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左晓娜轻轻吟道,沉默了一下,“这样的爱情内涵更深,反而刻骨铭心。”
池雨倾沉思了一会儿。他转过脸看着左晓娜,显得有些深沉:“是啊!古诗词中这样的场景描写太多了,中国人的感情是很细腻的。不认真研读民族的文学作品,要描写中国的女性是有难度的。”
南月湖清澈的湖水这里形成了一个弯折,从这边的半岛看过去,隔着微微拂动的绿树枝条,竟托出一弯映水的意境来。刚才那对情侣在树荫下的小道上走着,对岸那一排砖墙的老宅子让池雨倾有了看黑白照片的感觉。
左晓娜的目光落在了水边的长石凳上:“我们坐一下吧!”
池雨倾随着左晓娜在长石凳上坐了下来,两人默默目送着跟随了一段路的情侣。
左晓娜望被微风吹皱的湖水,进入了自己的回忆:“你在宁波这么多年,咱们老宅子的人都没音信了吗?”
池雨倾看着不远处的一株柳树。他沉思着,只是把头朝着左晓娜微微扭动了一下:“没有啊!如果是我们都长大了,房子拆迁,大家同时搬走,肯定会留下地址的。放到现在的话就是微信地址。可那时候年纪小,也没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