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别离之际 (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别离之际 (小说)


作者:之中 探花,14203.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6发表时间:2018-06-25 17:56:22

【西风】别离之际 (小说)
   惠说,那也值啊!你看,我们在戈壁滩这种环境下,哪个不是一头白发?那些男的,哪个不是中央支援地方啊!
   芙蓉就笑,说还是咱戈壁滩干净简单,没什么事情,人与人之间也简简单单地,少费好多心思。
   惠又问,见大新了没?惠这话问得很“恶毒”。在座大家都知道,大新是芙蓉的初恋相好。他们刚上班在一个单位工作,关系如火如荼,最后因为什么没走到一起,谁也不知道。
   林芙蓉大方地说,见了,咋能不见呢,都是老朋友了,昨晚还一起散步来呢。是的,大新是林芙蓉心里永远的温暖,她还没动身呢,就给大新打了电话。大新知道她回来,也赶快从出差的太原赶回来了。他们当年确实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无话不谈。即便后来各自有了家庭,也还是有什么事情第一个告诉对方。按现在的说法,他们就是彼此的蓝颜红颜。
   但能让他们的友谊保持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保持着纯洁,没有把这种友谊往更深层次发展。
   为什么没走到一起?主要原因在大新那里。他审时度势,认为自己可能与芙蓉不太般配。在最后时刻,他打了退堂鼓。现在看,这是很聪明的。事实上好多人选择对象的时候都非常看好,一到共同生活中,就暴露出不少缺点矛盾,过不下去。要想当朋友,就得有距离。他们俩的关系两家都知道,大家都很尊重。
   林芙蓉当时做过好多挽救工作,但大新还是带着自卑地语气讲,你应当选择一个军官,有一个更好归宿。林芙蓉说,没有哪个看不起你。大新还是摇了摇头。那天傍晚,他们做了最后一次长谈,临别,大新把林芙蓉紧紧抱了一下。这一抱,结束了之前的所有想象,拉开了各自走向新生活的序幕。当然,大新参加了林芙蓉与那个部队指导员婚礼的全部议程。他带着真诚的微笑向指导员祝福,林芙蓉带着羞涩看着大新,心里空空的。
   哎,你们还好吧。惠的话带着些暧昧。
   嗨,看你说的,这都什么年龄了,还说这个。既而又说,当然好啦,我和谁不好?林芙蓉坦然地面对惠奸笑里带出的“不怀好意”。
   好就好,大新真的挺不错的。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靠自己好学上进能奋斗到目前这个位置上,确实很不错了。他们儿子在武汉搞得也不错,儿媳妇也找得很好。人们都说,是他多年积德行善,应当得到的。惠讲的这些,芙蓉早就知道,大新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她的自豪,证明自己的眼光没错。芙蓉还知道,当年惠也对大新情有独钟。想到这里,林芙蓉便说,你们也好吧!
   我们?我和大新?当然,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啊!惠也直言不讳。当年的大新那么年轻就被选调到机关工作,人长得高又帅,谁不羡慕啊!
   哈哈哈哈。于是她们都笑起来。桌上人说话吃菜喝酒的都被她俩的笑声吸引。部长说,芙蓉和惠怎么开小差?来,大头倒上酒,每人罚酒一杯!好好,罚酒!这种事情上,最容易搞成统一战线了。于是一桌子人都端起了酒杯。芙蓉和惠拉赞助取得了成功。
   大新这几天每天下班吃完饭都来帮林叔弄行李。林芙蓉说阁楼上的东西都不要了,看林大喜脸色阴沉,大新说,能带的就带着吧,那些你母亲一辈子存下来的面料,有些带回去可以给女儿家小娃娃做被褥,做小衣服,挺好的。林芙蓉便说那就挑一部分。阁楼太小,大新让林叔下楼休息,自己跟芙蓉挑了一些抱下来装进纸箱子里打包。大新在与林芙蓉单独相处的时候继续做工作:老人的东西带回去虽然价值不大,但你要考虑这是人家的心血,还有你妈的烙印,人家在这个时候说要带些东西,你得妥协啊!迁就啊!反正是托运,不要人背肩扛,就多托运一箱子,多花几十块钱让老人高兴一下也没关系的。芙蓉说,反正我爸要带的东西大多都没用。你说我爸这人,这次光是新内衣就给他翻出二十多套来,其他新的没上身的也好多。这么多新衣服他不穿,一出门就穿旧的,我们见了又得给他买,他还这舍不得那舍不得的,真是没治了。大新说,老人都这样的,不奇怪。跟你爸说话也别戗着来,他说你别说就行了。老小孩,别跟老人家一般见识。
   关键是他说话有时候特别气人。芙蓉一提跟他爸相处就发怵。那次在长沙为什么到最后他爸他妈要回戈壁滩?还不是因为突然感觉女婿、儿媳都不是好相处的人,怕给儿女生活添麻烦。儿媳是个娇生惯养大的人,老俩口住家里自然觉得不舒服不习惯,言行中免不了有些不注意,这在老人听来就是嫌弃他们的意思。在女儿家本来住得好好的,就因为一次女婿说要到单位澡堂洗澡,女婿说,你去不行,单位不让老人去(怕老人去了出事担责任)。就这么一句话,林大喜以为这是女婿看不起他,回到屋里跟于淑梅说,你看我们现在人嫌狗不爱的,儿女处都待不下去。两个人说着悲伤地相对哭了半宿,第二天一大早林大喜就说要回去,让林芙蓉给他们订票。当时林芙蓉还莫名其妙,原来说得好好的,怎么一晚上就要回去。这个原因直到母亲临终才告诉了芙蓉。芙蓉才知道爸爸误会了爱人。
   老人都很敏感啊!大新听了这些,深有感触。他是比较注意在父母面前说话的,就这样,有时候父亲还来电话说怎么有一段时间没回家去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父亲的话里明显包含着是不是媳妇不让回家的意思。大新免不了多费口舌解释说最近工作忙,过几天就回去看他们。
   林大喜这几天分别到“硕果仅存”的几个老同志家去看了看,告告别。一个是老刘家。老刘在林大喜眼里算是小字辈,他是1960年的河南兵,本来身体很好,但去年过年时突然就过去了。老刘家在戈壁小城里算是个“名家”。除了女儿女婿还算正常,两个儿子都不省心。大儿子当兵复员安置工作没几年就辞职不干回家来了,回家干什么?吃老子娘的。所谓啃老者也。单是啃老也行,谁知道他游游逛逛没事干竟然染上了毒瘾,走了条今天被抓明年被逮的路。这不,前两天林大喜问老刘家的,新星到哪里去了,老太婆告诉说回老家了,他的老家就是监狱嘛!当然林师傅不知道,回家还琢磨了半天:他儿子的老家应当在哪里?河南还是黑龙江?他爹是河南人,他妈是黑龙江人。两家老家还有人吗?想了半天问芙蓉,芙蓉说,人家就那么一说,哪能把进监狱的事告诉你啊,那也太不好说出来了。小儿子在本单位招工娶妻生子本来挺好,却跟媳妇先后癌死,留下了个儿子,叫大姑带着。现在的老刘家只剩下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头发花白,见了老林芙蓉眼泪汪汪,说你看我这个样子,可能离找老刘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林芙蓉安慰,活着总有希望。林大喜说,我要走了,以后你送不上我,我也送不上你了,各自珍重吧。说得老婆子又哭起来。林芙蓉说爸爸:你看你,咋连个话都不会说了呢。还有3家是林大喜的徒弟,给他们打了招呼,他们都夸赞林师傅为人耿直,技术水平高,革命精神好,他们这辈子多亏跟了个好师傅。林大喜就说,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起了个点拨作用。到处里给处长政委说了离开的时候,处长说,走的那天给您派车送,如果没有事情就去送您。林大喜说,这辈子都在这个单位,很有感情,现在接力棒传到你们手里,相信会干得更好。政委说,老一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发扬,把以后的载人航天运输工作做得更好。政委又问还有什么具体事情,有事情就找管理办公室,他们办不了的,直接打电话给我。
   林大喜说,没啥事情,将来把账算好了就把这里的公寓房交了。有一个事情就是想明天去陵园看看老伴,跟他告别一下,看能不能派个车。政委说没问题,明天早上你在家等着就行了。次日早上刚吃过早饭,单位的一辆七座面包就停在了楼下。车里下来一个电视摄像,还有个像主持人似的。打头的小杨中尉林大喜认识,他是政治处宣传办的干事。林大喜从窗户里看到一行人下车,回头跟林芙蓉说,这又要干什么。让人去看看你妈都不能安静。林芙蓉说,还不是这几天那个央视四台节目组的吧,他们可能想把你最后的告别拍下来。好几天了,宣传干事带着拍摄的人找了好几次,还把林大喜带到东方红发射场、“两弹一星”发射井等地“还原”历史,让他讲述1958年进场来的生活场景,讲在这里干了一辈子的无怨无悔。这些当然都是真的。但在芙蓉来看,别人听了是不相信的。她几次跟爸爸说,你这个名人,咋一回家跟我说话就吹胡子瞪眼?爸爸说,那些话我不说,别人也得说。都要离开了,留下个好印象吧。
   瞧,这老头儿,一辈子都想着有个好印象,他没想过,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知道他是谁,他去办事,有几个工作人员会全心全意地为他考虑。
   他们带了一堆吃的喝的还有衣物到于淑梅坟前。林大喜和林芙蓉把东西一一摆开献上,林芙蓉找了把扫帚把墓体扫了一遍,林大喜缓缓坐在老伴的墓前,轻轻告诉他他要走了:我要走了,这次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不是我不想回来,而是我的身子骨不允许我再回来了。我走了,这回给你道歉,我骗你了,我说过的要守你到最后的,真没办法守着了。如果儿女孝顺,将来把我们放在一起,就算实现我的心愿了。我走了,今年明显感觉不好,蓉蓉来搬我,我再不去怕以后想走走不了,害他们远远地跟着我操心受累。老婆子,跟你相比,我吃了大亏!你早走了,什么也不用管了,啥罪也不受了,啥病也不得了,啥脸色也不用看了,啥话也不用听了。我还活着,我什么都得受,什么话都得听,什么病都得得。唉,当时咋没把你的病给我,你活着,我先走呢?你比我小好几岁呢,我把你带出山东老家的时候说,将来一起和你回老家生活的。现在,你被扔到戈壁滩上,我又得远走他乡,你说,这是命吗?你说,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我怎么就死不了呢?老婆子,今天把这些东西送给你,你放下慢慢用吧,以后我从那边给你烧纸,没钱了早些给我打招呼,我好及时烧给你。你可别再节约啦!这次咱蓉蓉来搬东西,好些你以前存下的东西都扔啦,她说没用。我也知道没用,可是我心疼,那是我们过去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啊!还好最后带了一些,将来用在你的曾外孙他们身上,也算是传达一分心意吧。老婆子,你好好待着吧,别着急,有啥话就到晚上了悄悄说给我,我也会把知道的事情告诉你的。老太婆,还有事吗?没有我就走啦,这边还有好几个小同志呢,让他们晒在大太阳下看我们告别,过意不去呢。
   林大新站起来打了个趔趄,林芙蓉连忙扶住。一行人肃立在于淑梅墓碑前鞠躬敬礼后,回到了大门外的车上。
   在夏季戈壁滩上难得的一场小雨淅沥来临的早晨,林大喜和林芙蓉在大新陪同下,与迎候在车厢门口的政委等人热烈握手。走上车厢,林大喜扶着车门眼含泪水,一遍一遍向车下送行的人招手,直到列车员关上车门,他才转身走到铺位跟前。林芙蓉说,人家都走了,你还不赶快回来坐好,车要开了。
   林大喜面含悲戚地说,开就开了吧。
  
   2018年6月24日
  

共 929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林大喜为了祖国两弹一星的事业同许许多多的战友一样,在戈壁滩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这里的一切都浸润着他们青春的热血与忠诚。他们骨子里的倔犟、顽强、节俭和朴实善良陪伴了他们的一生。他们是一代伟大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一旦要离开这里,他们的惜别之情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舍。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回忆的形式和自白的手法,层层展开生活的画面,讴歌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喜师傅平凡而伟大的生平业绩,塑造了英雄一代的光辉形象。作者以描述林大喜在离开大西北基地前的心理活动和准备活动为引线,有条不紊地展示了老人、孩子、同事、领导的态度和反应。展示了那里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和友谊,让人读后心潮澎湃,感动不已。文章的内涵非常丰富,语言朴实生动,笔法纯熟。满满的正能量,好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西风。 【编辑 海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牛        2018-06-25 18:05:37
  之中老师的这篇小说非常成功,人物丰满,性格刻画真实完整,看似在写一个人,却反映了一代人。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都很好。祝贺老师!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18-06-25 19:02:19
  海牛老师辛苦了!人物原形是搬迁到洛阳去了的,刚刚离开,有点感触,因此写了这篇东西。感谢鼓励!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06-25 20:55:14
  很现实的小说,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老了,虽然心态平和,但想法多了,就怕自己老了没有着落,人老了,确实难。之中老师这篇小说刻画生动,林大喜临离开时,在老伴坟前的自白令人心酸……祝好!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18-06-26 12:41:23
  感谢社长支持,问好!
3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6-25 21:32:22
  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回复3 楼        文友:之中        2018-06-26 12:41:02
  谢谢才女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