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油货”出嫁(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油货”出嫁(小说)


作者:孙巨才 进士,6608.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99发表时间:2018-07-07 08:19:43

共 4961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欣赏来自生活的好小说。点赞。一个“油货”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还得到了新娘。从一个侧面歌颂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人们带来的的幸福生活,讴歌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生活和价值观的转变。小说的主题就在这里深化。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语言富有生活气息。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来读这篇小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好作品推出大家共赏!感谢赐稿。【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7 08:21:12
  小说立意很好!歌颂了改革开放。正能量!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08:41:53
  感谢黄金山老师对我的稿件录用。老师审稿编辑辛苦了,祝黄金山老师夏安体健,工作顺利,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09:19:57
  黄金山老师的编按写得十分到位,我的本意就是想对扶贫工作提供一个真抓实干的正面典型、光辉榜样,想让文章有点现实意义。
   我刚刚发表了有关精准扶贫题材的传奇小说《鸡园结义》、江山征文【故事】《扶贫路上》,这两篇说的都是反面典型的丑恶嘴脸。我很想写一个真实的正面的扶贫干部典型,目前的不好找,只好把目光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干部扶贫比较实在、能够扑下身子来真抓实干,好典型特别多,于是就写出了本文中的乡党委书记冯兆武这个正面典型。请把三篇文章结合起来对比一下,也许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一点现实意义。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08:40:36
  感谢黄金山老师对我的稿件录用。老师审稿编辑辛苦了,祝黄金山老师夏安体健,工作顺利,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叶雨        2018-07-07 08:55:59
  你好,我飞笺你了,如果你能看到,请回复我,我想和你聊聊这篇小说。或者你加我QQ21849932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09:10:10
  我看到您的飞笺了。我看过叶社长的江山文集,很敬佩叶社长的才学与文章。我为了不打扰创作思路,不喜欢用手机,喜欢用飞笺或邮箱联系。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09:04:13
  我刚刚发表了有关精准扶贫题材的传奇小说《鸡园结义》、江山征文【故事】《扶贫路上》,这两篇说的都是反面典型的丑恶嘴脸。我很想写一个真实的正面的扶贫干部典型,目前的不好找,只好把目光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干部扶贫比较实在、能扑下身子来真抓实干,好典型特别多,于是就写出了本文中的乡党委书记冯兆武这个正面典型。请大家把三篇文章结合起来对比一下,也许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一点现实意义。
5 楼        文友:过河卒        2018-07-07 10:48:52
  此篇小说是写一个懒汉,通过联产承包责任田,由一个游手好闲,蜕变成勤劳致富的典行。立意不错,总觉前边两班唢呐对吹着墨过多,大可一笔带过。新郎新娘外貌描写过于细化。个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在江山,我是小卒。爱好文学使我驻足菊韵。泥腿子拿起了笔杆子,用真诚的文字诠释对生活的渴望与感悟。
回复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0:51:28
  感谢过河卒老师的跟帖与指点。祝老师夏安体健,创作丰收!
6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18-07-07 10:59:16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中……问好孙老师,致意美好周末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1:07:33
  感谢玉之残泪老师的跟帖和支持。祝玉之残泪老师夏安体健,创作丰收!
7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7 11:03:31
  孙作家的小说我看过几篇,很赞同这样的题材,特别是关注民生的,描写基层的带有真实性的,很好,支持你写出更好的作品!问好大作家,我是贫困乡村的老人,没有文凭,没得文化,不当处,多多指出,向你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1:13:58
  我看过黄金山老师的江山文集,你的文章很接地气,土色土香,乡土气息特别浓郁,我对你的文章非常欣赏。
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1:56:07
  真实生活中的“油货”出嫁发生在1981年春天。当时还是公社、大队,“分田到户”还是偷偷摸摸的,不能公开,乡党委书记冯兆武这样做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当时的“油货”劳动致富,还有“公社资助”、“人为拔高”的嫌疑。“油货”真正依靠自己的劳动达到富裕的标准是在1985年。因此我为了说良心话,就把“油货”出嫁的时间放到了1985年的春天。
9 楼        文友:远近        2018-07-07 13:26:11
  事例典型,意义深远。油货原来是新郎,那不该是出嫁,应该是娶妻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4:05:39
  感谢远近主编的跟贴与支持。祝远近主编夏安体健,创作丰收!
   有些地方民俗可以“女娶男”,所以“油货”可以出嫁到女方家里。在家族的家谱上女方是户主,男方是配偶。
   “女娶男”的家庭大多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也有的是有儿有女的人家,女儿特别有财产、有本事,愿意留在父母家里不愿嫁出去的也可以娶女婿。
10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7 14:24:13
  这个题材很不错,我喜欢接地气的来自生活的好文,不爱无病呻吟的虚假感情的吟叹。这篇小说再打造一下,很有希望得到好的反响!谢谢交流!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7-07 14:31:04
  感谢黄金山老师的鼓励与指点。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