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走近北京护城河(散文) ——漫游北京之十
每次的来京,同学相邀吃饭是妥不了的,进京第一天,同学平就开始约定,由于近日的忙于事务,只好定在周六,今天正是相约吃饭的日子。
没有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早晨醒来,窗外阴云密布,已经开始零星的下起了小雨,平微信告知早点去,一月未见,想多聊些家乡的物事,特别是近期老家同学方面的消息。
早晨依旧的读书,上网,电视,自做早餐,只是比平常略早些,也是为了赶点,早些去同学那。饭后洗刷收拾停当,已是早上的八点半。
考虑行程,同学平住玉蜓桥附近,从下榻到玉蜓桥走着去不到七千步,看小雨不大,天气阴凉,拿把伞,还是步行最好,轻装简行,这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雨不大,微风,天阴沉沉,在暑天高温的天气里,这是难得的一天,平时的去,有时公交,有时地铁,有时步行,走的都是固定的路,特别是步行,走的都是车辆穿行,人员嘈杂,眼花缭乱的交通要道。当走到陶然桥时,看到桥下的护城河,忽然来了灵感,下桥,沿护城河南岸东行,直达玉蜓桥,心想,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北京是五朝古都,这是历朝历代都城的四周均有的护城河。护城河顾名思义,就是护城的河。而河与城配伍,就成了历代王朝一种坚强的防御体系。北京的护城河分为外护城河和内护城河。
我走的是外护城河,是二环内的由陶然桥途径永定门、景泰园至玉蜓桥的一段,全长大约五千来米。平时只是下来沿河散步,走的并不远,只是几百米的走马观花,这次算是“长途”跋涉了。
虽是去同学家吃酒,而且早已预备好了冬虫夏草泡的正宗二锅头,但这次的步行护城河,我要静下心来,“牵马观花”,来个踏石有痕的漫步赏游,想来定是一种不同的感觉在心头。
想着说着便从陶然桥下了河。沿河南岸东行,果然第一感觉便是静,没有了现代交通的拥堵嘈杂,仿佛是来到一片久违的故地,亲切温馨。有一种云雾飘渺的仙境之感,河水也不是以往的波光粼粼,汹涌奔流,而是静的似乎“驻足”前行,只是水面蒸腾着的雾气。
沿岸花红柳绿,河沿护坡上的绿化带,层层叠叠的不同绿化树,整齐划一,绿的一丛丛,翠绿欲滴,红的一片片,如火如荼,粉的、黄的,紫的,蓝的,简直是花的世界,一排排沿坡列着,既像观礼台上,穿着各色衣服的观众,看着一场游泳比赛,又像等待首长检阅的威武之师。
特别是暑季,最为抢眼的算是少女般亭亭玉立的倒柳了,她是护城河里的大家族,一眼顺河望去,微风吹拂的柳枝,飘飘洒洒,恰如美女浴后吹风,那醉人的美,百看不厌。
沿岸的人,虽不是很多,每人身上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为生活忙碌奔波的样子,而是,非常的悠闲。两个学生模样的少女,依在护城河的栏杆上,无忧无虑的玩着手机,前面的中年妇女,一身休闲装,牵着一个宠物狗,慢悠悠的迎面走来。
两岸间隔不远处,便出现一两个垂钓者,蹲着的,站着的,抽烟的,闲聊的,似乎外面的世界与他们无关,虽细雨零星,而全然的不顾。护坡上的园丁,边修整苗木,边悠闲的听着收音机里的京剧。
当然,我也是画中人,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伞,并没娇气的撑伞挡雨,而是放任自然的沐浴。不觉间,走到景泰园的位置,岸边斜立的遮阳棚下面的木椅上,一对老年夫妇坐着,不断用手比划着什么,而一旁的坐着的中年男人,正聚精会神的读着书,看上去十分惬意,好让人羡慕。突然,从前面并肩慢跑而来两个美少妇,边跑边说着悄悄话,但还是有几句话渗到我的耳朵,“咱再跑一百步,就完成任务了”,看来是到护城河健身苗条的时尚女人。
到了景泰桥,再往前不远就是玉蜓桥了,可是不巧,一段路不通,须绕道路面,再下桥护城河,很是麻烦,再有不远就是同学那里了,干脆上桥,北拐,抬头便是天坛南门,沿天坛东路十几分钟,便到了地方。
同学的热情没的说,平的博士丈夫岩,早已备好丰盛的菜肴,都是我爱吃的,冬虫夏草泡酒坛子,也抱到餐桌,旅途不长,竞走了一个多小时,正点开席,夫妇不近酒,自己独享两杯,快哉,酒足饭饱,下午两点,告辞平夫妇,又沿护城河北岸而行。雨停,日出,护城河又一番精致,带着酒的芳香,醉意朦胧的,似乎飘飘欲仙的,不着地的飘过了护城河。
回下榻睡了一觉,酒醒人爽,回味上午护城河一行,仍觉余味待品,我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红尘中的嘈杂忙碌,让人失去了太多生活的快乐,我想,桃花园的生活毕竟是虚构,而护城河里的人们的生活,岂不是桃花源里的翻板?护城河岂不是水上的“桃花源”?
——2018年7月7日
另,为了便于文友之间互相沟通联系,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 49041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