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遇见】补鞋匠(散文两章)
摘要: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我最早的记忆中,农村街市上的补鞋匠补的只是雨鞋。那时,农村人平日里穿的全是女人们手工做成的布鞋,只在雨雪天气时才穿雨鞋。那时的雨鞋是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很不结实,稍有刮碰就会破漏。因雨鞋是农家人用钱买来的,即便破了多少洞,都舍不得丢弃,会找补鞋匠修补一下继续穿。
【编者按】补鞋匠、剃头师父,残留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记忆,一副令人温馨的画面。全文两篇文字,一篇记录了补鞋匠的诞生,以及补鞋匠的顺时而动的变化,形象地把那个特定的年代刻画栩栩如生;另一篇则记录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剃头匠挑着担子走街串户的营生,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剃头的经历,文字淳朴生香,像是一缕沁人肺脾的茶香,不经意间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如今,这样的场景渐渐退出了人民的视野,但是,这份美好的记忆,依然带给我们感动。感谢作者赐文晓荷,一篇很好的视觉盛宴,推荐共同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