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心愿】拜水都江堰(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心愿】拜水都江堰(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38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58发表时间:2018-07-21 09:51:33
摘要:那年去都江堰时,我一路奔向九寨沟,导游说:“看山张家界,看水九寨沟”,九寨沟的水秀美难当,碎琼乱玉,滴翠滚珠,不得不看;余秋雨先生说:“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我以为,来都江堰千万不要说“看”水,你得带着诚意,怀着虔敬来“拜”水,“拜水都江堰”!

还是上个世纪最后的那一年,我在几天的时间里两次造访都江堰;后来在《文化苦旅》中,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再后来,就是那场令整个华夏大地为之震撼的灾难——“5·12汶川大地震”,让都江堰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所幸,都江堰,这座中华儿女享用了两千年,骄傲了两千年,充满着汉民族智慧与哲思的那尊历史丰碑——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并没有在灾难里毁于一旦,她以自身不可动摇的坚毅,岿然屹立。
   忽然,对那股水油然而生敬畏。请让我借用CCTV的一则旅游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里的上联,再读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与你一起到都江堰拜水去。
   都江堰的水是灵动的,她生生不息。
   余秋雨先生写《都江堰》没有直接入题,而是借用了堪称世界奇迹的,历来令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伟大的长城作为她的背景,说长城不如都江堰,可谓胆大包天——谁敢挑战万里长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余秋雨先生就那样做了,并且毫不躲闪其词。“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是他的开篇第一句。无疑,这一句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也不亚于一场地震,也因此吸引着人们去探个究竟。还好,“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他并没有完全否定人们心目中长城的高大形象,相反,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而大加赞叹,只不过,余先生认为,“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却是来源于水,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并且生生不息。入情入理,让人不得不颔首接纳。
   都江堰的水是强悍的,她夺人心魄。
   比起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来,“强悍”这样的字眼用在“她”身上的确不合适。我曾经多次跨越黄河,也不止一次双脚踩在黄河柔软的沙滩上,更有长时间伫立于壶口瀑布前,面迎一泻而下的滔滔黄水,写下“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从坦荡的黄土高坡携带着浓浓的黄沙,像成千上万头还没有完全苏醒的金毛雄狮,大摇大摆从天而来,不成想,一脚跌入猎人布好的、深不可测的陷阱里,于是,它惊醒了,震怒了,瞪圆了双眼,张开了血盆大口,它怒吼了!”都江堰却不是,可我还不忍改换别个字眼,只好让“她”勉为其难了。然而,都江堰水的“强悍”我是领教过的,一如余先生所描述的“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回想当年,我也是一样被“被它吸去的”。我们习惯了享用柔情似水,也同样并不排斥惊涛拍岸,因而,都江堰水的强悍,丝毫也不会动摇“她”的内美,相反,我们却极有可能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是的,敬畏,因为你的心魄早已经被她夺了去,走不掉,逃不脱,被牢牢地吸附在那里。
   都江堰的水是驯服的,她规整有序。
   都江堰的水奔腾咆哮,但绝不是野马脱缰,无拘无束,肆意狂放,而是极驯服,极有序的,不然,都江堰就不可能成为都江堰了。如果把都江堰咆哮的水比作野马,无疑,都江堰就是那技艺高超胆识过人的牧马人;如果把都江堰的水喻作巨龙,无疑,都江堰就是那上山入海降龙伏虎的小哪吒。我们亲眼见,那水一遇到都江堰的鱼嘴,便都乖乖地左右分开,各就各位,“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那样的规整有序,那样的顺服乖巧,让人不相信又不得不信,“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难怪,岷江之侧有座寺庙叫做伏龙观,岷江之上有条索桥称为安澜桥,大概这样的称谓,也正好阐释着都江堰的慑人魅力。余秋雨先生称之为“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实为秒绝。
   都江堰的水是无私的,她濡养万世。
   这一点毋庸置疑。四川盆地鱼米之乡的富庶,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锦官城里文人墨客的清闲,无不得益于两千年来都江堰清流的灌溉与滋养。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之本,都江堰的水就“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万世的怀抱,也必将质朴而大度地一直这样汩汩滔滔,源源不断,泽被万世。她的后世子孙也必将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她,毕竟是我们至圣至善的母亲!
   都江堰的水是神圣的,她巧夺天工。
   当年李冰父子为何要开凿建造这座都江堰?那些能工巧匠又如何发现并征服了宝瓶口?结构复杂的一项大工程又是怎样环环相扣设计出来的?“深淘滩,低作堰”的理念又是从何处而来?大灾大难为何奈何不得都江堰?等等,等等,太多的悬疑有待解决,太多的神秘传说有待考证。悬崖之上的“二王庙”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兴许,这也是她神圣的一个旁证了。
   那年去都江堰时,我一路奔向九寨沟,导游说:“看山张家界,看水九寨沟”,九寨沟的水秀美难当,碎琼乱玉,滴翠滚珠,不得不看;余秋雨先生说:“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我以为,来都江堰千万不要说“看”水,你得带着诚意,怀着虔敬来“拜”水,“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的水,请接受你的子孙们的顶礼膜拜吧!

共 2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水都江堰,不仅仅是都江堰的水有多强悍,更多的是对如此强悍的水人类竟能在数千年毫无现代化机器的支持下轻而易举能够征服,不得不说是一种传奇。作者写都江堰的水,有壶口瀑布的陪衬,有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来相助,让都江堰涂上了神话色彩。如此强大的岷江,竟让一道都江堰分为内外两江,内江直接用于灌溉与滋养田地,恩泽后世,同时也避免了洪涝灾害,意义深远,与其说是拜水都江堰,莫不如说是拜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史。文笔优美,字词凝炼,寓意深刻,让人回味无穷,好文推荐共赏!【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7-21 09:59:42
  都江堰我也去过,一直感叹前人是如何想到将一江分两江,排洪又抗旱,又是如何想到设计出鱼嘴的。不得不慨叹人类的伟大!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7-21 10:03:08
  那一年,看滔滔江水冲击着都江堰上阀门,水流很急,在铁阀上发出震耳的吼声,但最终还是绕道而去,就留下了太多的思考。贾老师的美文拜读学习了!
3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7-21 11:10:16
  拜读好文,欣赏文采,学习写作风格。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回复3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1 11:58:35
  向史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1 11:57:26
  去过都江堰体会就会更真切,红尘一莲也把自己的体验写进编者按里,让拙字更添光辉!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5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8-07-21 14:46:59
  灵动,强悍,神圣,驯服,顶礼膜拜。走的地方多了,山水入眼,润泽文字。拜读学习。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1 19:14:37
  很神圣的地方,值得拜谒!
6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07-21 15:49:00
  看过朋友照的都江堰的照片,水清澈碧绿,堪称人间仙境,读了贾老师的文字,更加喜欢了,以后有机会也去都江堰拜拜税。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6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1 19:13:34
  了解了就更加崇拜,值得一拜!
7 楼        文友:高处不胜寒        2018-07-21 22:10:47
  老师的这种写作方法新颖别致,受益。
回复7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2 10:07:42
  多谢关注!
8 楼        文友:暗香如故        2018-07-22 17:10:20
  排比的段落,错落有致,又美又大气,如都江堰的水
回复8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7-22 21:58:07
  暗香的比喻信手拈来呀!厉害1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