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真武庙王道长(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真武庙王道长(散文)


作者:青李子 秀才,112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1发表时间:2018-07-23 19:28:18
摘要:约朋友去真武庙游玩,刚进门碰上王道长,看到四十多岁的他身材魁梧,头戴道士帽,身着道袍,想起影视剧中仙风道骨的长者,不觉中噗嗤一笑,结下了我俩的朋友之缘。

真武庙位于北京房山区佛子庄乡。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听说真武庙是香火极盛,名扬遐迩。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于是约朋友们一起去真武庙游玩。刚进庙里就碰到一位王道长,聊起天儿来。我问他是什么机缘巧合,进得庙里来。他开始跟我讲起从小到现在他自己的经历。
   王道长看起来跟我的岁数应该差不多,四十多岁,长方脸,身材魁梧,说话带笑。头戴道士帽,身着道袍,这让我忽然想起影视剧中须髯雪白、仙风道骨的老者来。想到这,“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一笑不要紧,扯开了王道长对往事回忆的帷幕。
   他说父亲去世得早,自己从小调皮捣蛋,打架斗殴、惹事生非是他常干的事情,很是让母亲操心。母亲洁身自好、吃斋念佛30多年,有一年突患脑溢血,从生病到去世,前后不到一周时间。他非常伤心、愤恨,一把掀翻母亲生前供奉的香烛牌位。他心想母亲吃斋念佛、虔心供奉了30多年,竟有这样的结局,他实在是难以容忍。
   我劝他说对于母亲的去世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想,就因为母亲生前潜心礼佛,在离别人世前才没有遭受病痛折磨。这让我不禁想起史铁生生前所说的“嘎嘣死”比多病多难的“万寿无疆”要幸福得多。
   他接着讲他的妻子在生下孩子20多天就不辞而别,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留给他。为了养大自己的女儿,他含辛茹苦,既当爹又当妈,漂泊四处打工。好在女儿有志气,现在居住在海外,一家人生活美满。
   一个年轻母亲在生下自己的孩子不到20多天,竟不辞而别,这其中定有缘由,但作为我这个陌生人来说,却不便当面打听个中曲直,默默地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内心深处很为这位母亲舍弃嗷嗷待哺的婴儿而感到愤懑。
   看我听得认真,也没有随便打断他,他又说起一次在高速路上五辆汽车连环追尾的经历。他详细叙述了在处理这件事故的前前后后、各个方面人的态度以及这件事故的最终处理结果。虽说从这件事故的处理结果来看还算是尽如人意,但从这个事故整个处理的过程中,一些人、一些事让他看透了人间的百态,尝尽了世态的炎凉。
   后来,他带着女儿外出四处打工,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尽力为女儿营造一个舒心的环境,直到供养女儿长大成人。
   女儿出国后,他孑然一身,继续四处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遇见他现在的师父。苍天赐福有缘人,当他提出要拜她为师时,没想到师父竟然同意了。王道长跟他的师父坦诚相见,讲了自己的经历。他说他造下的业太重,应该没有人能背负得起。没想到他的师父竟爽然回应,愿意替他背起一半的业障。
   我说佛渡有缘人,道家应该也不会相悖。但我对他的师父有了兴趣。他简单介绍了他的师父是研究生学历,但生活历程甚是坎坷,年纪轻轻就修行道家。
   自入庙以来,师父对他甚是严厉。念咒、敲钟、诵经、稽揖、打坐,不能有丝毫的偷懒,稍有不适,还会挨师父的打。他说从小到大,打过他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生养他的母亲,一位是超度他的师父。
   看我活动了一下腰身,他恍然开悟状:站着说话太累了吧?我去搬一把凳子过来吧。我赶紧拒绝,声称不累。
   接下来,他着重讲了一次遇见白狐的经历:有一天,他在大殿里发现了一只白狐。无精打采的,病恹恹的,看见他也没有躲避。他叫了她一声,白狐晃晃悠悠、慢吞吞向他走了过来。他问她是难受吗?白狐轻哼两声,算是回应。他找自己的药袋子,找出几片药片,给白狐喂下。白狐吃完药,将养的时间不长,竟痊愈精神起来。他或许是怕我们不信或许是想让我们一同分享他的惊喜,还特意从手机里调出他亲自录下的白狐视频,给我们观赏。
   看他慢慢从自己的回忆中走出来,我心下释然。
   我向王道长当面学习了一下稽首、叩头、作揖、行礼的简单礼仪。问起他平常的学习打坐行礼日程,想再具体地学一学。道长说不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后经王道长一讲,果然发现里面的规矩学问,并不是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理解、掌握并能做到的,便也只好作罢。看来是我的尘缘未了。
   看着王道长口若悬河,神态平和,与他讲的自己嚣张暴戾实在不符,好奇心尤甚。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的出王道长修行结果不错。我跟王道长说,其实我特别想读一读王道长平常修行时所用的经书。王道长说他上完早课后就放在大殿里了,好像又怕我误会什么似的,忙解释说不是不愿意拿给我看,而是怕即便他拿过来了,我应该也不太读的懂。他说,若是他的师父在就好了,还想引荐我去拜见他的师父。可惜,他的师父下山去了,看来起码在今天我是无缘与他师父见面了。
   同行的朋友们还想去黑龙观抽签。时间已不是太宽裕,为了赶路,只好告别道长驱车下山了。直到这时,我才想起我还不知道王道长的俗名,再细想一个出家之人,知不知道俗名又能怎样呢?

共 19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怀才抱器编辑本文,对佛缘不知,那以俗缘来交流如何?王道长由俗入佛,是带着人生的坎坷的,这些我可以理解,有人摆脱,那就入佛,这是一条路;有人把摸,当作人生的必经之坎儿,越过,或者不能越过,只要人在,重新来过,也是一种人生。人生没有版本,只有一颗心在左右着自己。欣赏作者叙述了一个俗人与道佛在道观相遇交流的故事,听这些俗与佛的对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文字温婉叙述,可能与内容有关,如此也是成就了行文的风格。那些故事材料,若不从道佛的眼光看,或许也是有着人生的意义的。适合信与不信者,无可挑剔的。感谢真诚奉献佳作,问候作者夏祺!【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23 19:31:12
  感谢作者奉献佳作于柳岸,谨祝笔丰意遂!编者:怀才抱器。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4 05:57:51
  非常感谢!????????????????????????
回复1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4 06:40:50
  非常感谢!????????????????????????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23 20:10:14
  散文中的道长真是经历坎坷呀。他的师父研究生毕业,竟然也出家为道,让人有点费解。
回复2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4 06:01:08
  我也有同样疑惑,只是受时间限制或是说我与他的师父缘还未修成,遗憾!有缘再去拜访!谢谢您!????????????????????????
回复2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4 06:39:54
  我也有疑惑,由于时间关系或因我与他师父的缘份未到,未能谋面细聊,心中甚为遗憾!谢谢您!????????????
3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4 18:25:07
  看来回复文友不能用表情!全变成?了。
4 楼        文友:青衫小姑娘        2018-07-24 18:25:36
  写的真棒????????!
回复4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07-25 06:28:16
  谢谢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