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江山】青涩的桃子(小说)
阵阵惊雷响起,雨滴斜飘下来,张小丽看着小路上的紫荆花发呆了。她不敢相信自己来到这里快四年了,时间弹指一挥间,她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了服装店的打工者,每天对人不再是唯唯诺诺,而是自信满满地应对。但是一到三月桃花雨的时候,她就要分散注意力,否则她又要沉陷在莫名的惆怅情绪中了。今天,看到粉色的紫荆花,家乡那单瓣粉色桃花在脑海一闪而过,她的思绪纷乱了……
三十二年前的秋天,桂花飘来馨香,十五岁的张小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村,去上高中了。皮肤白嫩、头发微黄的张小丽给人病态的美,她文静少语,每天清晨默默走进教室晨读,白天上课认真听讲,周末去校园的图书馆看书,一个学期下来,她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到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体育课后老师把同学们召集在教室,他面目严肃,声音低沉,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习,不要早恋,然后不点名地批评了递纸条的几位同学,说已找他们谈话,要把早恋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中。张小丽一听此事与她无关,暗自窃喜,看来她收到纸条的事儿老师没有发现。几个星期前她也收到过浪漫的诗歌纸条,她看过后就撕毁了,没有上交纸条去检举揭发。她牢记母亲的话语,女孩儿要自尊、自爱、自强,不要过早地偷吃那青涩的果子,即不要过早谈恋爱,但做人也要给人留有余地。
高三毕业,张小丽没考上心里向往的可以分配到城里工作的学校,她遗憾地去了省城的一所师范学校读书(大专三年),这意味着毕业后还得回乡里教书。开学初,同学们收到的都是高中同学的来信,张小丽也不例外。也许是书信往来多了,隔阂少了,一位在另一城市上大学的高中男同学王志远竟然追求起她来,一天一张明信片,一周一封信,把张小丽轰炸得晕头转向,她婉转地回信说读书期间不想恋爱,可礼尚往来的鸿雁传书一直在延续。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王志远约张小丽见面,腼腆地打开一个黄布书包,拿出几个青涩的桃子,递给她,说是家里栽植的桃树结的最好的桃子,家人都舍不得吃,母亲叫他带给她。张小丽一惊,原来他已经认真地把她作为女朋友介绍给家人了。令她深深感动的是,他带给她的桃子是他家人都舍不得吃的果子。看着他明亮的眸子,她第一次发现他的眼睛是那么亮。
开学了,王志远加紧了攻势,信来得更频繁了。她所在的学校也有个男同学对之倾心,看着他小小的眼睛,她理智地疏远着他。每次收到王志远的信,她就想起他明亮的大眼睛,想起那几个青涩的桃子,也许是从那时起,她爱上了桃花,爱上了桃花雨。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三年大学时间一晃而过,张小丽分配到乡下的一所初中学校教书,还差一年毕业的王志远国庆节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她的学校,对她说:“等我明年毕业了,我也来你们学校教书,我们一起工作。”
“不许来我们学校,你必须想办法留在城里,否则我们永远就在山里教书了。”张小丽一改平时温柔的语气,斩钉截铁地说。
“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高兴。”王志远急切地说。
“不行,你若来我们学校,现在就分手吧。”张小丽面无表情,心里翻江倒海。时值大批青年人南下,沿海城市吸引着有梦想的人纷纷辞职,本乡那个微胖的女青年干部已到了深圳打拼。母亲不让她去沿海,说铁饭碗牢靠,她妥协了。如今她觉得现实的残酷不容她心软,她不想一辈子待在山里,她要走出大山。
王志远一下子蹲在地上,张小丽说:“记住,来乡下工作我们就分手。”说着她挪开了脚步,王志远立刻拿住她的手,她软软的小手冰凉的,凉意传到他的手心,凉到了王志远的心里。
王志远毕业时,张小丽托人买最贵的烟送给他,要他分配时急用。家境贫穷的他横下心没有回老家教书,终于留在了城里。小山城虽不如省城繁华,但给了张小丽希望。
母亲看到张小丽毕业两年了还没带男朋友回家,就听从媒人的介绍,要张小丽去见一位在本地工商所工作的男士,张小丽支支吾吾,不肯去。母亲追问,她说暂时不想恋爱。后来母亲得知她与家境不怎么样的王志远恋爱了,坚决反对,更加紧锣密鼓地逼迫她相亲。她写信告诉王志远后,王志远一阵惊慌,写信稳住张小丽,叫她别去相亲,他想办法先把她调进小城。为了躲避母亲安排相亲,张小丽开始减少回家的次数。当张小丽带着王志远回家时,身材单薄的他一点也不入她母亲的眼,父亲和母亲同仇敌忾,不同意她与他交往。
张小丽和王志远先斩后奏去领了结婚证,不久就进了小城近郊的一所小学工作。春节时,母亲知道了此事,她看生米煮成了熟饭,气恼地说以后别后悔。张小丽心里没有底,谁能保证自己的婚姻一辈子幸福呢?她不吱声,也不像往常那样顶嘴了。
张小丽来到山城与王志远结婚后,王志远有了第一套分配的房子。二人新婚燕尔,恩爱有加,春天一起去野外赏桃花,夏天一起去附近的荷塘看荷花,他母亲还托人带来家里青涩的桃子,二人甜蜜地吃着。她生下女儿时,王志远已经下海经商了。为了照顾好女儿,王志远要她当全职太太,信誓旦旦的说:“以后我养你!”她放心地停薪留职做起了全职太太。结婚七八年了,她和王志远依然不忘春天去赏桃花,夏天去闻荷香,家里最多的水果仍然是桃子。每当提及那几个青涩的桃子,王志远就开心地笑,还说如今家里母亲栽的梨子可好吃了。女儿眨着大眼睛,说我想吃桃子,我想吃梨子,惹得他们夫妻二人大笑。
不知何时,王志远忙得白天见不到人影,夜半三更才回家,几乎不赏桃花、荷花了,桃子堆在桌上也不看一眼。张小丽从一个窈窕淑女变成了身材臃肿的中年大婶儿,女儿读高一了,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游,退一步考个三本,前进一步,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危急关头,王志远以老总的身份发话了,你去省城陪读,女儿必须考上重点大学。张小丽有一万个不愿意,也说不出口,这关系到女儿的前途。她与闺蜜说到去陪读的事儿,闺蜜说:“你可到了人生十字路口了呀,你没听说吗?孩子考上大学是很多家长离婚的高峰期。你可要仔细思量呀,王志远现在可是年轻女孩儿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年大叔哟。”
张小丽叹息道:“不去不行呀,女儿的前途很重要,我进退两难呢。女人到了中年,孩子的升学、老人的健康、丈夫的忠诚像三座大山压在心头,可有什么办法?我如今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
张小丽很不情愿地去省城陪读,王志远叫司机送了一箱水蜜桃给她和女儿,她拿起桃子吃了几口,形同嚼腊。到了省城,几个月都见不到王志远,她的心焦虑、失落,可又不得不强装欢笑,不能影响女儿的学业呀。当女儿周末上二课堂时,她就在附近的大街小巷闲逛,没想到她遇到了多年不见的邻居家的女儿张小兰,她在一个临近步行街的店子经营时装。张小丽看着她精明能干地招揽生意,口若悬河地介绍时装,敬佩不已。顾客少了,二人家长里短地闲聊。张小兰问她:“女儿上了大学,你打算做点儿什么?”
张小丽随口回道:“回小山城去,在家度日子。”
张小兰心直口快地说:“那怎么行呢,女人必须要经济独立,你可不要步我的后尘呀。”张小兰说了自己的经历,她当年辞职相夫教子,随着儿子大学毕业,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幸好她一直钟情于时装的变化、发展,拿着分手费开起了时装店。张小兰的话让张小丽若有所思,她会与王志远白头偕老吗?
女儿在读高中几年时间,张小丽到了人生的低谷,王志远因为忙事业,夫妻几乎只在寒暑假见见面,再也没有以前的恩爱,有的只是冷漠,张小丽曾经想通过打电话、发信息与他沟通,他每次都以忙在躲避着,张小丽有点怀疑他红杏出墙了,可闺蜜告诉她别逼问,否则那层窗户纸一捅破就只能离婚了。张小丽几乎夜夜失眠,可又不能与王志远促膝谈心,敏感的话题一说出,就会引起家庭的地震。后来她横下一条心,继续陪读,不问世事,安慰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女儿拿着重点本科的通知书兴高采烈地回家时,张小丽已下决心签字离婚了。她前两个星期去老公的公司,一位新来的员工问她:“张姐,你是陪老二在省城读书吗?”张小丽心里一惊,脸上却云淡风轻,轻言细语地回复:“陪我女儿呀,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另几个员工脸上异样的表情落入了她的眼里,她心里想,难道王志远在外面真有孩子了?有个员工忙打圆场道:“你弄错了,老总只有一个女儿。”
“哦,对不起!我说错话了。”新来的员工立马纠正。张小丽心里似打翻了五味酱瓶,嘴里还得敷衍:“没事儿,你是新来的吧?”从老公的公司回来,她的脑袋几乎要炸了,她从员工的话语和表情得到的信息是:王志远在外面有小孩了。
一天,王志远假装绅士地约她喝茶,轻描淡写地说:“女儿上大学了,我们二人分开一段时间吧?”张小丽听了一愣,仿佛受到了侮辱,气愤地说:“不就是要我签字吗?好呀,用不着分开一段时间,叫她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当小三很光荣,我立马签字。”
王志远一脸恼怒的表情,冷冷地说:“神经病!哪有小三?我们没有共同语言,只是想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
张小丽冷笑:“我们不是一直在分开着吗?我陪读这几年,我们见过几次面?屈指可数吧?”她拿起坤包离开了茶楼。下了楼梯,眼泪夺眶而出。
女儿上大学了,瞒着女儿,张小丽与王志远分道扬镳了。那晚,张小丽没有哭,想着他当初说的“以后我养你”,她狂笑着烧毁了以前的书信和明信片,把结婚照放进了箱子里。为了换个环境,她锁了属于她和女儿的大房子,来到海边城市在一家时装店打工,年底王志远给她打过电话,他没有嘘寒问暖,只是询问给她的那笔不菲的生活费要投资吗?她冷冷地回答:“那点钱不用你操心,不想与你有任何交集。”
每当桃花盛开时,张小丽夜晚就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出租屋里,她不想记起任何与桃花有关的画面,拒绝听任何有关王志远的消息。直到有一天,老公的远房表妹陈雅茹给她打电话,说要加她的微信,她才在电话里知道了他的近况。陈亚茹直接了当地说,她表哥因为娶了年轻的表嫂与自己的母亲闹翻了,因为年轻的表嫂生的还是女儿。那时张小丽才知道,王志远与那女人交往的事儿他家里的人都知道,只是大家不知道那年轻的女人已不能再生育了,不能再续香火了。张小丽没有加陈雅茹的微信,她说:“你和王志远有血缘关系,我不能加你,因为他伤害了我,我不想与他有关联的人成为我的微信好友。”
打工的这几年时间,张小丽没有回老家。她在这里打工,结识了新的朋友,遇到了二十多年前南下的熟人,她没有谈及有一笔生活费,只是常自嘲地说自己年轻美貌时没有当弄潮儿,徐娘半老了竟然来淘金了,迟来了近二十年。寒暑假一到,她就叫女儿过来勤工俭学,每天按工作时间结算工资,女儿很开心。
春天又来临了,桃花雨下个不停,桃花又开了。张小丽只希望女儿将来找份好工作,做个经济独立的女孩儿,不要轻易品尝别人送的青涩的桃子,以后不要做全职太太。去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女主角的经历和张小丽极其相似,只是现实中的张小丽不可能逆袭成功为女强人.“全职太太毫无出路”这句话像一根针刺在她心上,她接受了一个观点,不逼迫女儿相亲、草率结婚,就像一篇心灵鸡汤文字里说的:宁愿女儿不嫁,也不要勉强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