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林溪,乡愁悠远(散文)
从春至夏,再从夏到秋,林中小溪的淙淙流水声始终都未停歇过。千百年来,它用清澈的山泉喂养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也养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
一条悠远的小河,从咸池的巫、云、奉三县的交界处蜿蜒而下,穿过茂密的森林,在咸池水库稍作休整,挽住风和云,过千丘入汤溪,一路坎坷前行,千里奔走,奔向了波涛汹涌的长江与大海。
林与溪是难以分开的,也是分不开的。林是溪的发源地,溪是森林的血脉,相互相存,互为依赖。如同一个游子,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始终忘不了故乡养育自己成长的那条悠悠的林溪与小河……
在城市生活久了,心会生出许多烦躁。面对水泥森林、川流不息的汽车、比肩接踵的人流,都会让我感到头晕目眩。一种回归田园的冲动油然而生。回归森林,回归山溪,回归自然,心是如此的迫切……
每次读到林溪的散文,都觉得特别亲切,如同身临其境。林溪的文字,静而不喧,喧而不嘈。她的文字如同一片林子、一条小溪。最近读了她的一篇散文《乡愁》,感触颇深,其中有一段文字,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我也学着城市里的娃,每天放学去少年宫里待一待,画画,唱唱歌。每天都是乐不思蜀,开心得都记不起来自己是一个寄存在城市里的孩子。”这段话莫名地触疼了我的灵魂。我和她一样都是从乡村走入城市的孩子,不知是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是向往从前那些美好的童年生活,更准确点说应该是怀恋原生态的无污染的童话世界。
我感觉自己从未融入过城市,感觉自己也是寄存在城市里的孩子。林溪的语言贴近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字字句句都会触及到我内心深处一个未敢碰过的痛点,那是我不愿对别人敞开的一个自己封存了多年的角落……
在这个角落里,我把自己的一些秘密存放在一个绿色生态的地方,或许是一片林子,或许是林子里的一条小溪,让灵魂在这个角落里得到清澈溪水的洗礼,不让它沾上半点世俗的尘埃。
闲时尽情享受林溪笔下的“微风朗月,树影斑驳”幽美之景。几把木椅子,一条石桌。上一盘盐水煮的落花生,来一杯醇香烈酒,一口忆故人,一口感怀自己还有乡愁可寄。”在如此宁静的乡间,独享一方宁静,独享自然的馈赠,是何等的惬意与幸福!
千丘,三十年前我曾去过一次,一大片丘陵之地,小河在此穿流而过,与我的故乡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及彼,乡愁也愈加浓稠了许多。在林溪笔下的千丘,美到了极致。这方风景,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童年,带回到了远离的故乡……
新农村的建设,脱贫攻坚的助力,让千丘变化颇多。如同我的故乡一样,水泥路通到了千家万户。门前屋后竹林掩映,晨有鸡鸣,暮有牧归,闻鸟语花香,听小溪潺潺,别有滋味在心头……
我好想在此租几亩山地,盖一座小木屋,搭建一个小茅亭,养一池青莲,垦几分荒地,种上时令蔬菜,让身心静下来,静养天年,了却心中挥之不去的一怀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