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灵悦寺,古合欢(散文)
摘要:与灵悦寺挥别时,我回身再次凝视那株“合欢树”。古树有情!数百年来,持续开开合合的节奏,焕发不老的容颜,像是展示无限情思,像是寄托一片希望。
【编者按】京城中伏,溽热难耐,作者驱车前往距北京仅几小时车程的内蒙古喀喇沁避暑。翌日拂晓,穿秋装迎凉风,徜徉锦山镇街头巷陌,走进殿堂灵悦寺。作者惊叹在此能与已历经260余年风雨,仍枝叶繁盛、昼开夜合、爱意绵绵的“古合欢”邂逅。这“明开夜合”的桃叶卫矛,让作者浮想联翩。曾在北京宋庆龄故居见过的纳兰性德手植合欢,表达这位清代才俊对缠绵恋情的思念。而灵悦寺这株“明开夜合”,既见证了清帝力推汉、蒙联姻,促进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望,也留下一段悲欢离合的记忆。那年暮春,康熙帝将心爱的女儿——五公主和硕端静远嫁内蒙,成为喀喇沁王爷扎什之子噶尔藏的福晋。这棵古树也被园艺匠人从京城移植到内蒙古王子与清廷公主的“家庙”——灵悦寺,以寄托康熙帝的政治愿望以及对新人的祝福,康熙帝也曾专程到此。公主下嫁,进一步拉近蒙古包与紫禁城的距离。年迈的寺院守望者感叹历经200余年风雨剥蚀,寺院建筑大多已难以支撑。作者承诺向旗领导反映古寺现状,回京后,再采写相关报道。数百年来,古树开开合合,焕发不老容颜,展示无限情思,寄托一片希望。这篇游记散文,以生动真情的笔墨,描述了去内蒙古喀喇沁避暑,被灵悦寺古合欢吸引,引出康熙帝和亲往事,表达希望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睦昌盛的美好心愿。文贵情真,作者关注寺庙现状,彰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篇真情。感谢精彩创作,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8-24 11:01:50
一株合欢,一段历史,一份心系家国安危的情怀。以一颗挚爱民族文化的深情,将无数散落的珠玑连缀成熠熠生辉的珠链,文心可贵!感谢精彩创作,辛苦敬茶!
勿忘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