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做客文友胡发莲家(散文) ——羊井子湾乡采风记(二)
艳阳高照,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格外清澈湛蓝,地上怡人的秋风随处粘人,真正的秋高气爽。似乎所有的花都为羊井子湾乡开,所有的绿都在这里绽放,任何地方的秋都无法和它媲美。
车行驶在宽阔笔直的柏油路上,飞速而过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一路掠过车窗的除了整齐、崭新的白墙红瓦、飞檐翘壁的一排排美丽村落、一些玉米地、葵花地,大多都是连片成块的庞大的葡萄基地,绿叶覆盖下的藤蔓上垂挂着一串串饱满诱人的葡萄,它们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像给这个乡镇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真正的天蓝地绿。只有这两种色彩绘制的乡村景象,十分素雅,美不胜收,饱览不尽。
文友胡发连的家,柏油路畅通家门,面向东,是一座砖砌的折尺形四合院。其白墙红瓦,飞檐翘壁,葡萄架掩映,只是门是凝重的蓝色,显得清幽深邃。台沿院落均是光滑的水泥地面,虽是农村,纤尘不染。
这座四合院,一院,一廊,双层铝合金窗,从地面到墙,非常干净明亮。走廊中间正门进入是一个大大的客厅,两边各为一个一套二的卧室。她的家每个房间都非常干净整洁,桌上鲜花盛开;每个房间的家具都是酒红色,和洁白的墙壁、简单的字画,桌上的鲜花,相互映衬,古色古香,典雅别致,一看,主人就品味不凡。其中客厅茶几用边缘洁白,带花边,桌面色彩鲜亮的红黄格错落的桌布蒙盖;洁白的客厅门对面的墙体正中,垂挂着一幅喜气洋洋的老神仙画,上书:福星高照福满门,鸿福齐天财源茂,横批:福星高照。那火红、金黄交相辉映的色彩,和那个色彩鲜亮的茶几桌布,和多种色彩交织的整洁床铺,彼此相衬,浓淡相宜,给这个清静典雅的家增添了一些喜庆、活泼、明快的色彩,也把整个房间承托得更加古雅诗意,舒适亲切。
她的儿子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夫君在外打工,家里平时就她一个人,孤独寂寞在所难免,是文学让她消除了孤独与寂寞,活得充实而快乐,也使我们这伙人有缘相识相聚。她如此干净舒适、格调风雅的家和她的热情好客给我们每一个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所有同行的人没有一个拘束的,到了她家,就像走进了自己的家一样亲切随意。
因为文友胡发莲身体欠佳,男士们在客厅一边喝茶、聊天,品尝鲜美的葡萄、果品,一边抚今忆昔,畅谈文学。我们几个女同胞则自告奋勇,决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风格,亲自下厨给大家做饭吃。
人到了中年,油腻了大半生,饮食渐趋于素淡。因此,此顿饭,我们决定以素菜为主,略带荤腥。
菜是小胡家菜园子里现成的原生态农家菜,茄子、辣子、豆角,西红柿……应有尽有。我们几个女人进行了分工协作。因怕生来茬到摸不着锅灶,小胡是主人,所以由她负责找东西;我体格健壮,负责面食;小郑婀娜精细,负责择菜、洗菜、切菜;小张是美食家,掌勺炒菜,小萄小巧玲珑,当烧火丫头。分好工,我们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一会儿就和面的和面,择菜的择菜,架火的架火,井然有序如火如荼忙活开了。好些年没有经历过许多人一起做饭吃的场面,我们一个个都显得特别兴奋,个个都变成了话痨,手忙着,嘴一点也不适闲,一边干活,一边说话,在烟火中畅谈人生,文学,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两桌丰盛的午餐就摆在客厅透明的玻璃茶几上。
因为人多,一桌坐不下,我们每种菜都做了两份。素菜有凉拌豆角、茄子、黄瓜,沙葱,鸡蛋炒西红柿,还有我们从城里带来的凉皮、煎饼、蒸粉、凉粉;荤菜有肉炒辣椒,小胡在卤肉店买的猪头肉和肘子肉,总共十二中菜,二十四盘,摆了满满两桌子,搭上我做的细长手工擀面,活色生香,大家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饭后大家举杯共饮,欢乐的笑声响彻云霄,嗨翻了这个农家小院。
其实,8月13日那天,社长马幸福把这个采风活动的通知发到群里时,面对大家的炸锅式踊跃,我保持了沉默。
原因是,我的一位中专同学曾是这里的移民。92年的寒假,我曾来过这里。冬天的缘故吧!这块土地给我的印象是,荒凉的戈壁上没有几棵树木,坐落着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甚为暗淡,除了荒凉,还是荒凉,不但没给我留下好印象,还给我种下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贫穷落后的种子。
再者,近些年来,政府作秀的事太多,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我不想笔下的东西徒有虚名。因此,这次采风活动,来与不来,在前一天,我还犹豫不决,踯躅不定。所以就给小胡微信发信息,找借口措辞。
她极其真诚地邀请我,说什么都要我去,并说,羊井子湾乡这些年发展的确不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金塔县全乡镇的领头雁。近些年通货膨胀,乡政府也确实为百姓着想,要不是政府千方百计为百姓卖葡萄,农民的葡萄树都砍完了,
我回复:希望政府这样的活动能真正惠及民生,而不是作秀。
无法拒绝的热情,我答应她前往,舍命陪君子。就这样我加入了今天的采风活动。
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变革中前进变化。如今的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风貌已今非昔比,一点也不逊色于城市。今天当我从乡政府广场坐车一路走来,亲眼目睹了这羊井子湾乡沿途村容村貌的变化和这小胡家的福贵典雅,一下子颠覆了我以往对乡村的认识。
很是庆幸我来了,事实证明我也来对了,也为自己的浅薄狭隘所惭愧。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小胡家吃过饭快两点了。时间紧迫,我们还要向下一站——榆树观进发。尽管方兴未艾,但来日方长,我们还是怀着依依不舍之情离开了,车子驶向了我们此行的第三个目的地——榆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