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遇见】管饭(散文)
【编者按】一篇非常有年代记忆的文章,让小编陷入回忆。上个世纪中期,我国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科教建设都发展缓慢,可唯独在“育人”这一块却是非常重视。所以那时,教师这个职业深受学生家长们尊敬,从而流行出了“管饭”。就是给村小学老师做饭,一天两顿,上午十点,下午两点,由当值的管饭家长提前做好,亲自相迎,学生站在一旁等着训话,家长则在老师饭后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纯朴的谢师宴,为此作者拿当今谢师宴与其比较,诸多弊端,可见早已没了当日的纯朴,反衬了当今的不良社会风气!文章叙述流畅,结构自然,欣赏!感谢赐稿晓荷,期待您的更多精彩!【编辑:桑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8300010】
回复1 楼 文友:樱雪 2018-08-28 18:02:58
感谢点评,感谢辛苦编辑。祝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派河一枝草 2018-08-28 19:32:06
二、三十年前,我们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农村学校虽不管饭,但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请老师来家吃饭。那会儿经济也不富裕,但家长们的邀请极真诚,是打心眼里的尊师重教。
回复2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1 07:49:17
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拙作并留评,祝生活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1 07:49:36
是啊,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感谢点评。祝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态珍 2018-08-29 11:03:44
此文章很有年代感,能勾起往事,使读者坠入回忆之中。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1 07:49:52
感谢老师点评。祝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8-29 14:31:01
尊师重教,古今一理。家长管饭,酬谢师恩。优良传统,年代记忆。樱雪佳作,警示后人。
回复5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1 07:50:04
感谢孙老师点评。祝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劳英 2018-08-31 15:39:00
那个困难的时代,人们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学校没有条件管学生的饭,倒是家长管老师的饭。这是由于家长要答谢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之恩。困难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相反,学生学习信心百倍。特别对老师的尊敬。文章写的令人对那个困难时代的理解,对那个时代的家长们的赞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好风气。谢谢作者的好文章!
相信自己的努力
回复6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1 07:50:17
谢谢老师点评。祝开心。
7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18-09-01 20:41:16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学生家里轮流吃饭的情景,确实,家长们非常用心,提前好几天准备,做拿手好菜,晚上也送饭菜,热乎乎的蒸馍,香喷喷的小菜,装在篮子里,让孩子提着送到我办公室。每每很感动!问好作者!
最好的是下一个
回复7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3 17:50:25
那些年的故事,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说,却有非凡的意义。感谢老师点评。祝开心。
8 楼 文友:思恋 2018-09-02 20:09:11
文章的“管饭”反映了当时家长与孩子对老师的无比尊敬和知识的強烈渴望。而当今的“谢师宴”与“管饭”虽然同为答谢师恩,其内涵却相差甚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明天,“管饭”所留下的精神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回复8 楼 文友:樱雪 2018-09-03 17:50:52
往事远去,但精神不会远去。感谢老师点评。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