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江山】往事悠悠(五)(散文) ——当兵时候的故事
8、传达邓小平同志的检讨信和毛主席对检讨的批示。
“9·13”事件后,宣传队就解散了。我回到连队后,仍然当文书。我的主要任务是接听电话,打扫值班室卫生,分发报纸,有时替连长写写年终总结,等等。部队的工作、生活很有规律,每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干本职工作,星期六上午擦枪,下午政治学习,星期天放假。
这天下午的政治学习,是全连集中起来传达邓小平同志写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检讨信,以及毛主席对检讨信的批示。
9·13事件后不久,邓小平同志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了一封检讨信。信很长,洋洋万言,而且态度非常诚恳。大意是说,自己与林彪不是很熟悉,尽管如此,愿意随时参加批判林彪的运动。信中说,他以前也执行过修正主义路线,犯过错误。信中还说,现在,他身体健康,希望党中央毛主席给一个普通职位,以便在有生之年能为党和人民做些事,以弥补万一。
毛主席对检讨的批示很简短,还不到200字:
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的毛派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出面整他的人是张闻天。(二)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以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的。例如率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
七二年八月十四日
1972年晚些时候,军队和地方差不多,人们的思想有两个拐不过的“弯儿”,一个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党的接班人林副统帅怎么会叛党叛国;一个是邓小平是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二号人物,怎么又让他上台。第一道“弯儿”通过批林批孔大家的认识有所提高,拐第二道“弯儿”就靠这次的学习文件了,那时候,虽然不是前信息时代,但文件传达到我们这个层次,已经是团县级以下了。因为我是连队文书,我念完文件后,指导员作了简短的小结:一切服从党中央安排,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指示办事。
毛主席的这个批示,我们传达完不久,全国各大报纸也先后转载了。
9、这样的玩笑开不得
我们连长叫谭森泉,广州市人,矮而且痩,我们背地里都叫他“猴连长”。他是大比武时的尖子。我们爬电线杆要么用脚爬子,要么用木端,他什么都不用;十几米高的杆子,他徒手往上爬,身轻如猴,只需十几秒就能到达顶端,而且面不改色心不跳。所以,连队的战士都非常佩服他。
有一天,他让我替他写个讲话稿,内容是关于安全方面的。他事先拟有一个提纲,不到半页稿纸。他写的字真的太难认了,譬如他把革命的“革”字写得像丫环的“丫”字上头加一横。仅看他这半页稿纸上的字,我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我平时就有点怕他,又不敢问,只好硬着头皮写。
连队值班室就是我的办公室。值班室一进门的右侧,排列着十几条苏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枪没有弹夹,枪堂里只能压六发子弹,只可点射,不能连发,只有在打靶训练时才用一下。左侧是一个大立柜,大立柜上下三层,上层摆放着各种类型的飞机模型;中层是几年来累计的各种简报、通报;下层是木制且用铁皮包扎好的装满子弹的子弹箱。
我主要是挑选一些有关安全内容的简报和通报。我把影响军民关系的,战士犯强奸罪的等案例都排除掉后,很快就拟出第一个小标题:这样的玩笑开不得。
案例一:广州(探照)灯团一般以一个班为单位驻扎在某高地或某高大的建筑物上执行任务。夏季的一天,灯团某班入伍不久的一个新兵忽然感到肚子疼,有位老兵对他开玩笑说,班长在他水壶里放了一条蚂蝗,老兵绘声绘色的用手比划着说:“哎呀,有这么长;蚂蝗吸血历害呢。”新兵开始并不完全相信,但后来他肚子越来越疼,就真的认为班长想害死他。
这天中午正好他值班站岗,他持的是苏式半自动步枪,他本想一枪打死班长算了,又怕枪声惊动其他人,后来就找了个搭建帐棚用的大铁锤,照着正睡午觉的班长的头就砸。但是,因为他左手持枪,右手的着力点不准,锤子正砸在班长的左肩上。班长条件反射,一下子坐起来了,正在发懵;新兵一见慌了神儿,就扔下铁锤,后退两步,端起枪对着班长就扣动扳机。枪声惊醒了所有午睡的人,新兵掉转枪口对着坐起来的人,一人一枪。因为距离太近,根本不需要瞄准,全班8人,死了6个,还有一个吓跑到棚后的水沟里,大气不敢出。这次恶性案件发生的总时长也就十几秒。
新兵作案后,扔下武器,脱下军装,开始外逃。但没跑几里地就被当地的老百姓给抓住了。那个躲在水沟里的战士被开除军籍,罪名是临阵脱逃;凶手被军事法庭判为死刑。
广州空军军区的这次恶性案件,起因非常简单,就是开个玩笑。
案例二:广州空军高炮某连的一位姓郝的兵,正与老家的一个姑娘恋爱。他们鸿雁传情,书信往来不断。有一天,郝姓兵的未婚妻来了一封信,值班员让郝姓兵的老乡小王带过去给小郝。小王出于好奇,就私自偷着拆开看。恋爱信大多是带有个人感情的私房话,小王突发奇想,就想“考验”一下这位姑娘对自己的战友是不是真心,所以,就以小郝的口气给这位姑娘写了封信,批评她思想觉悟太低,说话太庸俗。谁知,这位姑娘经不住“考验”,就和小郝断绝了恋爱关系。
小郝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但后来还是知道了这事与小王有关。有一天夜晚,小郝邀小王“谈心”。他们各自带个小马扎,坐在车棚里谈。在谈心时,小王也承认这事与他有关,但他说他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开个玩笑。小郝非常愤怒,从身后拔出事先准备好的修车用的一尺多长的大启子,对着小王的脸、脖子、胸部乱捅。在撕打中,小王咬住小郝的大拇指根部死都不放,小王没喊叫,小郝却大喊大叫起来。
在这次事件中,小王偷拆他人信件,本来就是违法行为,又模拟他人的口气给其未婚妻写信,这不仅违法,而且是犯罪;小郝用暴力手段解决个人恩怨,也属犯罪行为。结果,俩人都被开除军籍,遣返回乡。
小王的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结果是害人又害己。
案例三:这是发生在本连队历史上的一件事。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两个山东籍的新兵到保管室去玩。保管室里除了挖电缆沟用的大锄、铁铣外,还有电缆、电线和其它破烂。两个新兵一个姓李,一个姓刘,他们是老乡,又是好伙伴。这时小李突然发现一顶钢盔,他们觉得好玩儿,就拿出来反复观赏。小刘认为子弹是穿不透钢盔的,小李认为能穿透。小刘说他看见电影里日本鬼子戴着钢盔就打不死,小李说要不你试试,小刘说试试就试试。就这样,小李跑值班室拿来一条半自动步枪,对着弯腰低头的小刘头上的钢盔就扣动了扳机。结果是枪响人亡。
事发后,双方的父母都赶到部队。小李跪在小刘父母面前痛哭流涕,说愿意做他们的儿子,替小刘尽孝。小刘的父母也在首长面前替小李求情,说他也不是故意的,说不能死了一个孩子再死一个孩子。所以,小李才免遭军法处罚。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减少非战斗减员是必要的;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对枪支弹药的管理还有不少漏洞。
我替连长写的稿子后面还有很长,他讲完话后,还特意到我跟前表扬我。他拍着我的肩膀连说写得好,大呼“过瘾”,并且还送我一个外号:叫“小胡子”。
四十年后,我们光山的一个战友,把维护连的原排长从山东接来,安排在司马光宾馆。吃饭的时候,我们老排长说,谭森泉退到地方后,官儿做得不小。后来因经济犯罪被捕入狱,而且死在监狱里。听后真让人扼腕长叹!一个靠技术尖子而当上军官的人,却淹死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里,多少还是让人有些寒心。可见,时代可以造就英雄,时代也可以造就狗熊。我们连长不善开玩笑,但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