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菏】聚会(散文)

编辑推荐 【晓菏】聚会(散文)


作者:疯妹 秀才,1025.4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7发表时间:2018-09-02 09:37:26

【晓菏】聚会(散文)
   邹文革前是南昌长江航空工业学校的团委书记,那可是未来党委书记继任人的位置,其时就已是18级干部了。可是文革碾碎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一些人为的原因,这位领导和我们这些老三届一样被人任意地打发去了外地。于是就落户到了景德镇我们厂,开始分在车间里当了个18级学徒。四个面向我是先分到农场,等我分到这个厂时,邹已经调到机关政工组当了一名干事。大家就叫他邹干事,即使后来他的官衔上去了大家还是习惯这么称呼,不这样反而觉得别扭。
   我来到这个厂被分到机关先是在话务室,等我调到广播室时,邹已经成了政治处的领导,我也就成了他的属下。邹的长相有点特别,他有着高挑的身材但两个肩膀又是往下溜的,这样就使他的脖子显得特别长,细长的脖子上有一颗圆圆的脑袋。白皙的面庞配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肉的五官,给人一种精明、精干的感觉。邹干事很有亲和力,说话声音宏亮但绝不以势压人,口齿清楚但不卖弄,思路敏捷但不圆滑。我调到那里的时正是他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那时很多工作因为文革都没走上正轨,所以人事档案、干部调动、共青团的工作,干部探亲批假等都归政治处管,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实权的部门。但邹能知人善任,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能把干部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邹的能力和表现无疑给他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前程,他这块金子在景德镇是发光了。在以后不停的职务变动中,他步步高升。从政工干部调任另一个厂的党委书记,再又调至工业局任副局长,最后是从一个区的常务副区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的。也算个副处级吧。在大讲政治和阶级斗争的年代,党票、职务、级别几乎成了所有要求进步青年所选择的目标和道路。而我只是一个特例,我不会化很多的精力去追求这些形式的东西,所以注定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就在前不久,老领导又来了一次电话,话语有点吞吞吐吐。意思是说我们去的时间能不能提前。上次因为装修房子,我故意给自己多留了余地就说了个七月份。现在装修已经差不多了,就马上回说可以啊,那就六月份吧,因为五月下旬有个农场聚会。他说六月什么时候呢,我说中旬。他没说什么,就说征求一下洪的意见。洪就是我前面介绍的那位正厅级。
   过了一会儿,洪给我来了电话,说老领导在这个月十七八号要举办画展。我答应了他要把你拉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很惊讶。老人家前面怎么不跟我说明,还一个劲的征求我的意见呢。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资深领导的说话艺术吧。办画展,什么画展,不会是听错了吧,以前没听说过他画画的事呀,怎么突然就开画展了?我想也许是老人一时兴起想热闹一下吧。但不管怎样也是要去的了。我说,那我们就去吧。洪说,我们十六号赶到。我说好。过了一会儿,洪在我的微信中留言说,老领导要我们十七号去,他会安排接站和住宿。我的心里涌出一股热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照顾自己尚且不易,还要为见我们操这份心。爱人宽慰我说,他哪能自己会来呢,肯定是叫别人代劳的。我说,我真不希望他自己亲自来,这要折死我们的。
   四
   这次南昌受邀去参加画展的一共是四人,也就是我们两家,洪一对我们一双。原以为到了景德镇一定还有别的客人,谁知就是我们四个人。其他都是当地的三教九流。那天坐上高铁后,洪就不断地向我打听厂里的事。因为中间隔着一个走廊,说话声自然有点大,后面的人会时不时会送来一个嗔怒的目光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但洪一改往日的矜持还是一个劲的问。是啊,我和洪虽然都在南昌,但从未有这么多时间能在一起聊。每次聚会除了大家见了面点个头很难说上一两句话。洪是一个很正统的人,我这个人嘻嘻哈哈惯了,为了避免是非,没有事我一般都不会去联系他。很早就知道洪是南昌五中的一名高中生,因我有一个“神秘的熟人”也是五中的和洪是同一届。我故意把话题扯到这上面来。我想问洪认不认识这个人但我不好直接打听,因我先生就在身边,而是转了个弯问了其他几个分到我们厂里的五中学生他以前在学校认识不认识?洪说不认识,是到厂里来了以后再认识的。他很坦率地说,他在学校读书时不很活跃。因为那时家里很穷,于是就不太愿意跟人打交道,有时还会故意回避一些事情。我说,可以理解,歌唱家廖昌永在音乐学院读书时不也是这样总是偏居一隅吗,连吃饭都是最后去。还受过一个很大的冤枉呢。我问他家里有几姊妹。他说有三个,他老大,但是个假老大,因为他上面有两个哥哥都没有带到(即没有活下来的意思)。我说,那你父母一定把你看得很重。他点点头。
   两个小时多一点的高铁在东拉西扯中很快就到了。景德镇北站是个新开辟出来的地方,我们已经摸不到头脑了。走出站后,有三个出口,一个是出租车,一个是公交车,还有一个是私家车。我们不知道该往哪走。不知道接站的人在哪里。洪说我来打个电话。电话还没打出去,就有两个老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了。仔细一看,正是老领导和他的夫人。老领导明显成了缩小版,整个身体比原来小了很多,人更加显得清瘦,但精神很好。师母的情况就要糟糕一点。加上天气炎热,还是阳历五月最高温度已经连续几天窜到了35度,正在我们对老人家亲自来接感慨不已的时候,邹开口了,虽然人瘦声音还是那么洪亮,语调还是那么抑扬顿挫。巧的是邹和上面提到的那位大学生肖一样也是萍乡人,说话带点卷舌,他一看到我们就亮开嗓子说:“哎呀,你们来啦哈,我还在到处找你们,说怎么没看到你们。”我说,你怎么亲自来啦,你不会叫一个人来吗?“他们搞不清楚。”邹说着,要我们随他一起走上出站的阶梯。新站居然还没有电梯。外面有两部小车在等着我们,一部是他的小女儿开来的,一部是小女儿的同事也是邹原来的部下开来的。小女儿我一时还没认出来,只把她当作一个时髦女郎,等到把身份一揭晓,很让我吃惊不已,她原来是我的一个学生,那时个子很小,一副还没长开的样子。一晃现在都五十岁了,说是已经退休了。是啊,人们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聚合,分离中把青春和年华付给了时光、付给了日月,把感悟和回忆一一收进入了禳中。
   中午是在一家酒店用的餐。席间,对于我们的到来邹显得特别兴奋。专车接送还包吃包住,这让我们很过意不去。邹先对我们这次到来的行程安排说了一下。他说他的画展明天上午开幕,完了以后还有一个座谈会,我理解是要我们作好发言的准备。另外要我们来了就多待几天,他会安排我们去一些地方参观。最后说他想回我们原来的老厂去看看。这是他的一个情结。他说他有几十年没进过这个厂子里了。有一次到了那里想进去却被门卫拦住了,他竟然跟他们拍了桌子。我说,你想进去就跟万(厂长)联系一下就是罗,哪个当厂长的不想有一个平台好为自己作一个表白呢?更何况我们厂一夜之间“国退民进”,成了厂长的私家企业。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入了个人的腰包,大批的职工从岗位上被切了下来。厂长发财了却成了孤家寡人。
   果不出所料,我们到达厂里时,一位我先生原来属下的技术科的小年轻现在已经成了厂长身边要人的F告诉我们说,万马上就来。和这位小年轻随意聊时,他说他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我说,怎么会呢,在我们的眼里你还是晚辈哟。他说是真的。还说什么呢,只能慨叹时光流转太快。
   在万还没到之前,我们去了老办公大楼,办公大楼的办公性质已不复存在,已经做了“青年旅社”。昔日的图书馆和销售大楼已经成了所谓的高档酒店。因为我们曾在那里住过一夜,价格吓人里面却并不怎样。万专程从家里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个下午都是谈笑风生的讲着自己得意的段子。只有且听且装糊涂。接着去厂里参观,昔日一千多人的厂子只剩下两百多人。昔日钢混结构的厂房车间,改成了集装箱式的简易装置。万说,现在招工很难,小青年一来都是问多少钱一个月。难道现在还有会像我们当年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吗?我们当年的奉献现在又去了哪里呢?我看到没有被切下来的一些老职工,因身份变了,一个个都是唯唯诺诺,他们不再是堂堂的国营企业职工,而变成了在老板门下讨一口饭吃的乞儿。在这样的环境里理想的种子又从哪里发芽生长呢?
   晚餐是万(厂长)安排的,就在我们刚进来时由办公大楼改成的“青年旅社”那里进行。席间,万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故意发牢骚说,现在证书都没有什么用了。我有五一劳动奖章、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荣誉,又是市人大代表,有什么用,一碗面都换不到。因为这种场面经历过多次,所以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自我表白的方式。快结束时,洪告诉万说,邹书记有个画展明天开幕,希望他去参加。万一听说,好哇,有时间一定去。又说,老年人画点画好,书就不要去看罗,看了也记不住。万是我的老厂长,我的关系还在这里,按理说,顺着万的话头才对。但我还是坚持己见,为什么要说违心的话呢。年轻时为了生计都没有低过头,现在就更不会去迎合别人活着了。我说,不,无论是画画和音乐都离不开文学的底蕴。比如一首歌,总听到有人问,你怎么就唱得那么好,我怎么就唱得不好听呢?我想对他们说,因为你缺少一点文学修养,所以无法去理解歌词里包含的更深一层的意义。我还想说,比如,一般人眼里所看到的草和文学家眼中的草是不一样的。我们只知道那是草,可是文学家却从中看到草的坚毅和不屈,所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催又生”千古名句诞生。但我看到万已经有点尴尬就没说。邹却不停地点头。说,对对对,是这样的。我的发言让万得意的情绪停顿了几秒。这给了我一丝快感。想那在厂里时,我因身体不好从学校调出来,明明宣传科缺人,他却用一些条件来卡我,本来有明文规定翻砂车间的人是不能随意调动的,他为了照顾一个亲信,自己坏了自己的规矩,硬是把一个从未搞过宣传的人从那里调了过来。
   五
   第二天八点多钟,邹两夫妻不是先去展厅现场而是又带了两部小车亲自到旅馆来接我们,这让我看到了我们对他的重要。我们上了车后,车子向东直奔而去,最后到了一个门楣上写了“东市”两个字的地方停下。这是一个我们离开后新开辟出来的新区,所以觉得有点不辨东西、晕头转向。下了车后只听里面瓷乐声声,我们进到一个大厅,走过一个舞台,就看见在一个很大的广告画上赫然写着“不忘初心翰墨夕照—邹祖贵书画展”。原来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邹的画展正好为这次活动助兴。走进展区,那些栩栩如生的画作告诉我,在退休后的二十来年的时光里,我的老领导华丽转身后经历了怎样一场艰苦创作的过程,它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本来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的生活。但他走出了自我,从“关注脚下”转而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星空,在笔墨丹青中让生命得到了升华。画展得到了所有来到现场参观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人的由衷赞叹。大家都要求和老人合影留念。老人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开玩笑地说,和我合影的还有很多漂亮的美女呢。我想邹祖贵先生的画展对于年轻一代,对于推动整个景市的书画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在我们这个社会,当官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手中有权尽可以挥霍一气,且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但要学个一技所长,便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的事,而要学出点名堂那就更是要千锤百炼来不得半点马虎了。邹无疑是给自己找了一份压力。参观完了真的搞了一个座谈会,有市、区作协、书画协会、散曲协会、诗词协会等众多的名流参加。本来这样的会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无非是吹捧和夸耀一番,语言僵化更是不用说。但邹和别人不同之处的是,当别人点评他的作品的时候,他也将人家介绍了一番。这不仅在我的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景市诗词书画大致的现状图,也使我认识了很多有着同样文学情怀的朋友。本来邹还安排了画展的第二天带我们去三宝那里参观。被参观的对象就是在会上认识的著名的“牧羊人唯美剪纸”陶正先生,但洪说他有事,此次景市一游只得就此打住。心里觉得特别遗憾,很后悔当时没有单独留下来,但留下来就没有后面发生的也同样好玩,以后不可能再有机会的事了。
   六
   洪是个一向办事谨慎稳重的人,很少看到他有得意忘形之时。说话总是以数据为根据。也可能因为具备这个潜质,他进入市委乃至省委后一直担任的都是跟“保密”有关的工作。
   也许是去的路上我的说话很对洪的口味,也许在景德镇的整个活动中让洪对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回来的高铁上,洪竟然一反以前的沉稳,置我们两家的老伴不顾,把我邀到一节较空的车厢里去单独聊天。虽然以前作为同事我们也会在一起说说话,但那可以借工作之名,而且大家都是单身。现在老伴就在身边,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但洪沉稳的表面是包着一颗刚毅的心的,他这样找我必然有他的理由。我们在聊着的时候,尽管后面有不断上来旅客,把空位都填满了,他还是兴致不减,最后竟然两个人站在车厢接头的空挡里谈。洪也一改平时什么都要以“数据说话”的风格,而是谈笑风生,谈到高兴时甚至有点手舞足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个性影响了他,使他觉得做一个普通而又真实的人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他先问了我厂里的一些人和事,但凡知道的我都一一回答了他。我也把来时不好问的那个和他是五中校友的,被我称为“神秘人物”的L也问了他,他说认识。还说他娶了一个同班同学为妻。说明他们校友之间现在还是有联系的。我告诉他,那是我奶妈的儿子,也是我的初恋。至于为什么没有牵手当然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政治气候有关。他也跟我讲了他在我们老厂时是怎样从车间到了机关,讲了当时的兵团领导对他的重视。讲了他调回南昌后又是怎样从工厂一步步进入市委后又进入省委的。我知道这里有他自己的一份努力也有贵人相助,这贵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岳父大人。

共 1207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涵,叙述自己的几次聚会,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老领导……,不同的聚会回忆了人生的许多经历,也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品性和的变化,作者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全文分了几章分别叙述几次聚会,叙述详实而生动,许多的细节反映了许多人对感情的珍惜,也有一些人已经变得陌生。有一段文叙述的战友肖的变化就让作者惊奇,这是在农场认识的一位大学生肖,当年两人走得比较近,如今见面却很冷漠。作者感悟,许多的人和事,错过了就放手;淡漠了就转身,给彼此留下一个回忆的空间也许更好。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朋友结成新的友谊,这些同样需要好好珍惜。优美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9-02 09:55:18
  优美的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涵,叙述自己的几次聚会,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老领导……,不同的聚会回忆了人生的许多经历,也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品性和的变化,作者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疯妹        2018-09-02 12:01:18
  谢谢秋觅老师牺牲休息的时间编辑我的稿件,谢谢精彩的点评。祝双休日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