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浅谈小小说创作(随笔)
摘要:总之要想创作出一篇优秀的小小说并不容易,一定得做到“六勤”,即:勤听、勤看、勤思、勤集、勤练、勤改,还要掌握“十种技巧”,即: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其不意,形神兼备;一箭双雕,一点两面;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编者按】一篇很有见地的创作谈,读之受益匪浅。文章从七个方面,采用自身创作经验和名作评析相结合的方法,细致讲解了小小说的创作方法,最后又提纲挈领地概述了小小说应注意的四个问题,让读者犹如醍醐灌顶,对小小说创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创作思路也一下子开阔起来了。作家就是作家,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活和高超的写作水平,更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小说可以虚构,但虚构不是凭空构思,不是臆造,而是从人类生活出发,再将生活艺术化、集中化、生动化、情趣化。文章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采取写日记的办法来收集素材的方法值得学习。灵感是思想的火花,光焰美丽,烛昭洞天,创作除了拥有丰富的生活还需要捕捉灵感,而灵感来得快去得快,正如文中所说它出现在瞬间,很容易消失在瞬间,要抓住它就要做到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立即动手就写;没时间的时候,也要立即动手把它记录下来。构思是逻辑思想和形象思维一同活动的过程,既有周密性,又有想象性。构思好了会产生奇制胜、奇巧至美的效果,文章认为在构思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常规套路,赋予作品高尚净美的灵魂,引导人们笑迎生活、笑看人生路。衡量一篇小小说是否优秀,其标准应该是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这“三性”,文章以名家袁炳发的小小说《红绸》为例,以赏析的视角阐述了其“三性”,分析到位,说服力很强。小说是写人的,人物要立起来,文章提出观点:一是要有独特的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刻画人物,二是要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细节来塑造人物。只有活生生的人物在小说中活灵活现的出现,让读者过目不忘,这篇小说才能算是创作成功。然后以当代著名小小说家宗利华的小小说《绿豆》为例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作家是语言的巨匠,文章认为一篇好的小小说作品,不仅要文字优美、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字有一种穿透力,一景一物一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笔锋长出精气神来,含有品了再想品的韵味来、蕴意来,给读者以震撼、以深思、以启示、以引导。“留白”手法是小小说必用的手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会知道。作者行文如流水,侃侃而谈,寓理于事,有理有据,提出观点并阐述观点,分析透彻,讲解到位,深入浅出,既做到了高屋建瓴,又做到了有细节,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0 15:01:50
首先感谢大地老师带来很有见地的创作谈,让读者不仅对小小说的创作有了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技巧,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回复1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1:24:07
谢谢老师高赞鞭策我!远握您手!
2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1:18:27
感谢总编红叶老师如此辛苦精细地审读编辑按语!又是牺牲了一个中午休息时间,精彩地把拙作主要体会熠熠生辉地丰盈地展现了出来,使拙作更加高拔精彩起来。十分感动,十分感谢,十分温暖,十分有动力。自4月4日进入荷塘以来,老师对荷塘的付出,对学生我的支持和帮助,时时看在眼里,时时铭记在心里,时时不敢忘记,时时感动着我,时时温暖着我,时时催动着我:向前,向前,向前!我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改变了许多,收益了许多。吃水不忘挖井人,但凡心存良知的人,必存感恩之心。给老师敬茶,在这无上光荣的教师节里,遥祝老师节日快乐!
3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9-10 21:51:30
读老师的文章就是一桌文字的盛宴,“闻着香,吃着更香”收获了满满的写作技巧!给您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3:42:26
谢谢鼓励!没那么好。远握!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5 09:38:38
问好大地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编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