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玉米搅团(散文·家园)

精品 【八一】玉米搅团(散文·家园)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8发表时间:2018-09-26 09:28:20
摘要:由于大家理解的原因,我至今不爱吃玉米搅团,不爱吃一切玉米做成的食物。但是,说起玉米搅团,我仍对它充满了感恩之情。

【八一】玉米搅团(散文·家园)

共 2880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玉米在农家生活中的地位是充满矛盾的,首先它是遭人嫌弃的,因为,在农民的眼中,只有小麦才是真正的粮食,而玉米从点种到锄草再到收获,仿佛都只是为了给从麦收到种麦之间做一个填充;其次,人们却也离不开它,一年到头,作为细粮的小麦大多都上缴了公粮,留下来能够果腹的就只有玉米了,玉米却毫不在意自己在人们眼中的“轻贱”地位,在酷日的炙烤下出芽,有几场雨水就会猛长,直至收获之后还会继续成熟,而且也比小麦的产量要高得多。搓玉米粒的温暖也掩饰不了生活的单调,围着石磨不停的转圈则更让那些从那个年代里过来的儿童深恶痛绝。在招呼着全家人的饭碗的女人们的手底下,玉米被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食品,然而,这只是农人养家糊口的粮食,现在的人也许没有多少人留意这个“糊”字所包含的“糊弄”的意思了吧?因为没有细粮的那种细腻和劲道,因而,这各式各样的玉米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粗粝、涩啦和难以下咽。经过了几回新鲜之后,就“口舌可忍,肠胃也不可忍”了。然而,生产力的落后造成的物质的匮乏,使得人们不得不常年依靠玉米来“糊弄”着自己的肚子,图一口饱饭。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玉米搅团”,它的多种吃法以及和辣椒形成的绝配“把粗疏的饭食掩盖成可口的的美味”,做到底也只是为了“欺骗”人能吃的更多一点而已。文章最吸引人的是充满地方色彩的语言,浓郁的农耕生活气息叫人倍感亲切。细致的农家生活场景令人如临其境,饱满的感情浸透了字里行间,让读者在会心的微笑中,感触那难以言明的心痛,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共鸣。不爱,但却感恩,这一矛盾的心理贯穿着文章的始终,给人深刻的启示,也对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人们有着极深的教育意义。好文共赏,拜读了。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0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9-26 09:29:45
  充满感情和乡土气息时代气息的文章,令人共鸣,感谢老师此稿,祝您在八一创作愉快。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闲妹        2018-09-26 09:40:01
  玉米现在是粗食,深受人们喜爱,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作者顶一个!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3 楼        文友:极冰        2018-09-26 10:02:34
  问候老师,我今早就盼着来拜读此文,写得朴实,地道,很有宝鸡搅团的感觉,点个赞。
  
   说来是个笑话,我从小在汉中长大,不知道搅团。在西安上大学期间才知道。喜欢搅团,却是毕业后去苏家坊的朋友家,提前没打招呼,忽然去的。他家正吃搅团,除了您文中说的油泼辣子,还有炒酸菜。蒜苗,我一吃就喜欢上了。
  
   悄悄说,我现在已经打得一手好搅团。户县的朋友专门回他老家,在大锅里打搅团传授我的。其他和您的方法相似。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把玉米面调成稠玉米糊,往开水里倒,边倒边搅。逐渐往锅里加面糊,搅的过程都一样。出来的效果不一样。里边绝不会有干面泡。(^_^)
极冰
回复3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18-09-26 11:18:22
  这种改良做法省力,更好吃
4 楼        文友:巴山如歌        2018-09-26 11:17:17
  玉米儿时的主粮,现在为了身体的健康,玉米棒、玉米粥都是好东西。拜读佳作,受益!祝创作愉快!
巴山如歌
5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18-09-26 11:21:42
  谢谢今生何求老师精彩编按。感谢您耐心阅读拙作,又细心解读拙作写作意图。对玉米的感情就是轻贱与感恩交织,很矛盾。谢谢老师!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6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18-09-26 12:22:02
  新到社团,感谢各位文友支持!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7 楼        文友:庄稼        2018-09-26 13:59:29
  又读到老师佳作,感到很亲切,因为文中所述都是乡村人的生活景象,真的感动那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优美的描述、真情实感的表露、意味深长的回味,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寄托在生活之上的真情。有一句话说得好“对玉米搅团……很难说得上‘爱’,但是,每当说起玉米搅团,我却仍对它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是多么善良多么质朴的情怀呀!
   小时候一日三餐离不开红薯,来到黑龙江之后,与玉米结下了缘,上多下顿都是用它加工费食物,确实如文中所述,但是,爱不爱吃也得赖以生存,着实理解作者老师“谈不上爱玉米加工的食物,却有深深的感恩”的心情。分享老师带来的别样的回味,感谢老师!问好,祝您创作愉快,文丰笔健,精彩不断!
回复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18-09-26 18:08:19
  谢谢庄稼老师的点评
8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18-10-02 13:49:53
  谢谢墨林大哥斧正!谢谢云儿妹妹指点!这是个温暖又团结的社团,感慨良多。祝愿我们在这个大家庭快乐写文,共同上进。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9 楼        文友:樱雪        2018-10-11 17:54:32
  搅团的种种滋味,在文章中均匀详细的描写。昔日的苦难,今日的幸福,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许,我们真的“嫌弃”过曾经的自己,但那时的“嫌弃”不是嫌弃,而是一种回味。欣赏。祝乡党开心。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