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中国乡村第一城:郭峪村(散文)
【编者按】作者因为一次误打误撞而走进了郭峪城,从而有了这么一篇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的散文。文章从六个方面叙述了郭峪城的前世今生。在第一小节的“误进郭峪城”里,作者选择一位正在吃早饭的老人作为切入口,引导着读者走进了“文化郭城”。从那些详实的数据看,郭城,确实文化底蕴深厚。在写到“自然郭峪”时,作者的妙笔是举重若轻的,只淡淡的一担粪,便将自然二字融入其间了。在“豫楼”一节中,作者写出的是郭峪的人们为了保护家乡出钱出力的故事。文章最后的两节“幽怨郭峪”和“流寇与郭峪”里则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比如小姐下绣楼,比如农民军一开始对郭峪城乡民们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等。纵观全文,钦佩作者老到的运笔手段和稳重的行文风格。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10-08 10:29:40
这是一篇游记型的散文,作者以多视角的笔触把郭峪城的独特写出了厚重和沧桑的味道。编辑不到位处请谅。
2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10-09 06:05:59
历史的脚步在狼烟中奔进,在民生的疾苦里悲鸣,在作者的笔锋下流动,在责任的驱动下滚烫。我们看到了历史进步的足迹,我们看到了民生跋涉的身影,我们看到了作者饱蘸激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文者责任的历史担当。一个由此胸怀和眼光的作者,岂能写不出感动山河的文字,江山会因此而多娇。赞!
3 楼 文友:历史的天空 2018-10-09 11:08:31
历史悠悠长河落日,沧海轻舟过山万重。中国的历史就如同居家过日烙烧饼一样翻覆,张王李赵,周吴郑王,你家唱罢我登场,刘邦和朱元璋出身草莽,坐了江山,成了地主阶级的总代理,李自成和洪秀全功亏一篑,成了史学家口中农民革命家,其实他们又有多少区别呢?只不过中国历史上少了两个王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