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尼山朝圣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尼山朝圣之旅(散文)


作者:齐鲁田 白丁,7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7发表时间:2018-10-18 10:27:53

尼山位于曲阜东南,是“万世师表”孔子的诞生之地,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人名讳,改名尼山。尼山并不高大,海拔约340余米,风景秀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此,所以尼山名扬海内外,自古至今来此寻访朝圣者络绎不绝。
   尼山是一座神秘之山、神圣之山,被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称赞为“一座震古烁今的文明之山、一座弥高弥新的思想之山、一座心灵栖息的精神之山、一座弦歌不辍的教化之山、一座光耀四海的智慧之山。”刚刚举办的201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更使尼山声名大振、名扬中外!
   在重阳节前的一个周末,我们从曲阜出发,驱车沿滨河路朝东南行驶,大约30公里车程,就到了尼山脚下的一处大型停车场。我们在此购票换乘景区专用公交车,开始了一天的朝圣之旅。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先来到尼山圣境的中心位置,瞻仰一代先师孔子像。七十二米高的古铜色孔子像高高矗立在尼山之上,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孔子像正前方石阶之下是一方宽阔的广场。在这里我们跟随景区身穿汉服的专业人员,按照古代仪式,在古老音乐的伴奏下,举行礼敬先师仪式。仪式庄严而神圣,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之后,我们拾阶而上,在高高的平台之上围绕高大的孔子像瞻仰一周。
   在瞻仰孔子像之后,我们来到了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新杏坛”的大学堂。这是一座刚刚竣工建成的现代建筑,高大巍峨,依山而建。作为面向非汉语国家的东方游学胜地和全球华人的儒家学习修身书院,这里承载着儒学体验、文化论坛、修学游学、教育培训等功能。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进入了这座大学堂,沿“大学之道”拾级而上,领略传统文化、艺术和礼仪。移步换景,一个个展览主题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七十二贤廊中,一尊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形象各异的塑像,将孔子和七十二贤徒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穿越了历史空间,走进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体验孔子和弟子的讲学生活,随孔子周游列国。
   在大学堂的体验中心,一群群满脸稚气的青少年学生有序排列,双膝盘绕,席地而坐,在一张张仿古书案前临摹毛笔书法,他们屏息静气,一笔一划,专注神态。不禁感叹,国学传承后继有人,儒家文化经久不衰。
   朝圣之旅的第三站,是位于尼山东麓的尼山孔庙。相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登尼山祈祷而生孔子,后世在此建庙奉祀。此庙初名为叔梁纥庙。唐《括地志》载:”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址"。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庙、有殿、有寝、有讲堂、有学舍、有祭田",已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孔子后人维修孔庙,兴工大修,形制与今庙基本相同。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孔子五十四代孙、衍圣公孔思晦上疏奏请重修,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三月以廉坊佥事杨讷等捐资兴工重建。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48年)又增塑孔子及四配像。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十九代孙、衍圣公孔彦缙等鼎新重建,正殿三间,高广如制。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多次维修,对部分建筑进行重建。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孔子七十四代孙、衍圣公孔繁灏上疏奏请重修尼山孔庙,经皇帝同意,拨银三万一千五百余两重修。
   尼山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为棂星门,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修庙时添建,三间四柱,为八角柱,前后有石鼓夹抱,柱上出云朵,首饰莲花座。中二柱顶刻圆雕石狮,傍二柱顶刻花瓶,明间阴刻"棂星门"三字,上刻火焰宝珠。
   观川亭位于大成门前的第一进院落,在此院落的东南角。亭始建于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今存清代建筑。东临沂水,下临悬崖,相传为孔子观川、感叹时光奔驰不返的地方。
   大成门为三间三门,单檐黄瓦硬山顶,无斗拱。始建于宋代,历经金、元、明、清数代修复,现存为清代建筑。
   大成殿为尼山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该殿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403年),金、元、明、清多次重修,现存为清道光年间重修。殿五间,单檐黄瓦歇山顶,檐下有斗拱,前檐柱为石质,八角形,每面均为浅刻小幅云龙。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神龛及塑像为1989年复制,原像等在"文革"初期被毁。殿前有元代石幢,记载了当时的修庙、祀庙的历史情况。
   东西两庑各五间,前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原为金代建筑,1978年维修时重建东庑,大修西庑,为供奉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的地方,原神龛及木主牌位在"文革"初期被毁,1989年重新复制。
   寝殿在大成殿之后,是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黄瓦悬山顶。殿内供奉孔子夫人神牌位,1989年复制神龛。寝殿前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两厢房是祭祀孔子之子孔鲤、之孙孔伋的场所。因孔鲤、孔伋在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被追封为"泗水侯"及"沂水侯",所以东为泗水侯殿,西为沂水侯殿。
   讲堂在庙的东路是祭祀孔子之前的斋所,也是用来讲授经典的地方。堂为三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
   毓圣侯祠在西路的东南角,三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宋仁宗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封尼山神为毓圣侯(因孔子生于此,得到尼山神的保佑),建祠祭祀,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修庙时重建。
   启圣王是奉祀孔子之父叔梁纥的场所,因叔梁纥于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被加赠为"启圣王"而得名。此殿始于唐,原为叔梁纥庙,也叫尼丘山祠,五代扩建时改为专祀叔梁纥。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为清初建筑,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绿瓦歇山顶。殿前面有三门,名为启圣门。
   启圣王寝殿是奉祀孔子母亲颜征在的场所,建筑年代,形制同启圣王殿相同,单檐绿瓦歇山顶。
   神疱位于庙的最后部,是用来置备祭品的场所,初建于金代,今存为清道光年间建筑。正房三间,西厢房二间,均为灰瓦硬山顶。
   尼山孔庙之后便是书院。书院是儒家学者主讲的地方,书院主持人称为洞主、山长、堂长、院长、教授等职名,各个朝代不同。尼山书院设学长管理,为正八品,书院以《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为一地方的教育中心,为著名学者研讨学问的胜地。
   尼山书院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原址在庙的西侧。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移于今处,后经多次重修,今存为明代建筑。明朝孔子六十孙孔承庆曾有诗曰:"盘石垂萝何处家,山深茅屋隔烟霞。幽人读罢无余事,纱帽笼头自煮茶"。似此幽雅清静的仙境,真是读书讲学难得的好地方。
   尼山朝圣之旅的最后一站为夫子洞,相传为孔子出生处,位于观川亭的山崖下。孔子父亲叔梁纥为鲁国陬邑大夫,娶颜征在为妾。关于夫子洞与孔子的关系,有两种传说:一说孔母祈祷尼山神后,回家时便临产,将孔子产于洞中;另一说为孔子出生后,因为孔子的母亲与父亲年龄相差太大而被世人所不容,而且孔子的父亲看孔子生的太丑陋,故而在万般无奈之中,把他抛弃于今天被称“夫子洞”的山洞里。过了几天,悲痛欲绝不忍心的颜母来到这里,奇迹出现了,此时正值酷暑,在婴儿的旁边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另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鹰在扇着翅膀为他驱暑,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该洞始见于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成书的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图中,刻有洞名,为金代的进士刘晔所刻。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将孔子像置于洞中,后为战乱所毁,洞因被水淤塞已满,1978年清理重修,1983年由时任山东省副省长李予昂题刻"夫子洞"石碑,2009年新建围栏护之。
   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在儒家学派和封建士大夫心目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泰山北斗,深受景仰。由汉至清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因其钟灵毓圣之功,宋代封尼山为毓圣侯,并建祠奉祀,规格等同四渎。尼山孔庙、书院是封建社会尊孔读经、崇德报功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庙学合一的典型建筑。
   尼山建筑群虽经历代兴衰,依然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这和历代统治者尊孔崇儒的指导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文化渊源的载体,有着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为期一天的尼山朝圣之旅,使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是一个民族与时俱进的内在精神力量!

共 36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尼山位于曲阜东南的方,其海拔仅340多米,但因为哺育了千古圣人孔子,质朴天然的尼山便成为隐于乡野的文化源头,静静地流淌在历史长河里。《尼山朝圣之旅》这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文写几多资料查询,相关的知识点引入,文记条理清晰:先将尼山的渊源历史介绍。再把我们在重阳节前的一个周末,驱车到尼山朝圣一事叙述,朝圣之旅,几处所到一一介绍,先来到尼山圣境的中心位置,先去瞻仰一代先师孔子像;再到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新杏坛”的大学堂;又到尼山东麓的尼山孔庙;最后来到夫子洞。结尾叙述我们此行的感触与收获:“为期一天的尼山朝圣之旅,使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欣赏了,推荐赏读!【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8 10:32:41
  尼山朝圣之旅,文记条理清晰,文叙紧扣主题,此行收获丰盈...
2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8 10:33:19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