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山里开遍映山红(散文·旗帜)

编辑推荐 【八一】山里开遍映山红(散文·旗帜)


作者:符滨 白丁,3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19发表时间:2018-11-02 17:13:04

【八一】山里开遍映山红(散文·旗帜)
   在我工作过的万源市水田乡政府大院后面,有一座山峰叫大面山,它是连绵数百公里的大巴山群山中的一坐巍峨雄奇的山峰。每年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了杜鹃花,当地老百姓称它为映山红。相传古代蜀国爱民如子的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季便呼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鲜血浸红了满山的杜娟花。
   年年暮春大面山的映山红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远远望去,怒放的映山红红遍了整个山岗像一团团火焰格外鲜艳耀目。据当地老乡介绍大面山的映山红之所以如此茂盛和鲜艳是有缘由的,那朵朵鲜艳的映山红是数万红军英烈的化身,那被映山红染红的青山,映红的绿水和彩霞下红彤彤的天空是数万红军英烈“赤化全川”的梦想。
   为了一探究竟,2000年3月的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同乡政府办公室小曾在往川坝村支部书记张茂林陪同下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了大面山上的鹅项颈。放眼望去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碟飞舞。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我不禁赞叹道:“映山红真不愧为花中西施啊”,口中吟起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的诗句来。
   前行100米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面山社社长周吉万家。我们说明来意后,周吉万给我们讲起了红军战士三娃子的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事。一九三三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领导下翻越千里大巴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万源、宣汉、城口等县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一一川陕苏维埃苏区。周吉万的家乡也得到了解放建立了红胜县。一九三四年春夏国民党蒋介石和军阀刘湘纠集了26万匪军对我8万红军开始了六路围剿,企图将新生的川陕苏维埃苏区扼杀在摇蓝中,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王维舟、许世友、詹才芳、洪学智、张才千、王近山、陈锡联等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万源保卫战。一天,山岗上开遍了映山红,周吉万家里来了两位戴红五角星、红领章,穿灰布军装,腰上扎着武装带、脚上打着绷带的红军首长和红军小战士,其中那位年龄约模二十来岁的红军首长对周吉万爷爷说道:“老乡,你莫怕,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穷人自已的队伍,马上要打仗了,我军要在大面山一带组织防御决战,今天来找你是想请你带我们去一下老鹰嘴、龙神溪侦查地形。”随即对身旁稚气未脱的红军小战士说道:“三娃子,把你带的粮食给老乡。”“是,团长!”随即那位红军小战士从肩上取下带来的一小袋子玉米面粉放到桌子上。
   那天周吉万的爷爷和父亲很晚才回到家里,后来爷爷逢人便讲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真乃仁义之师啊,由于年纪相近,父亲和三娃子成了好朋友,随后父亲知道了三娃子是湖北麻城人,16岁参加红军,随主力红军西征来到了川陕苏区。现为团首长通信员,他长期往返于指挥部和前沿阵地之间传达命令。
   鹅项颈是大面山的咽喉,是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许世友前敌指挥部通往前沿阵地的必经之路。
   战斗打响后,位于万源东南门户的大面山成了敌人主攻方向,我一万多红军将士在师长许世友、政委陈海松的带领下与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数倍于自已的敌人进行了生死大决战,弹药打光了,便用石头、滚木、竹签打击来犯之敌,最后竟用大刀、长茅和敌人展开了肉博战,硬是用钢铁般意志,顽强的作风,不怕牺牲的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守住了大面山主阵主。大面上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山岗。
   一天黄昏,残阳西下,映红了山岗,忽然周吉万的爷爷和父亲听见后山传来几声沉闷的枪声和“站住!”“站住!”的喊叫,爷爷和父亲忙循着叫喊声追去。见是一伙匪兵正在追击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熟悉山路的爷爷和父亲迅速绕开敌人沿着小路向山顶跑去,忽然发现路边一滴滴鲜血,循着血迹向前探去,不远处躺着一位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来到战士跟前,爷爷正要询问,忽然一怔,喊道:“三娃子!”“三娃子,你快醒醒!快醒醒!”听见呼喊声三娃子微微睁开眼,见是爷爷和父亲,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用微弱的气息说到:“快……快,把这个送到老鹰嘴指挥部许军长那里……”边说边从胸前的衣兜里摸出一封被鲜血浸红的信交到爷爷手中。当爷爷带着山上的红军战士赶回来时,三娃子终因伤势过重流血太多,已经牺牲了,在三娃子牺牲的地方鲜血染红了土地,浸红了盛开的映山红。赶来的红军团长眼里含着泪,悲痛万分对爷爷和父亲说:“三娃子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不会忘记他,现在战事吃紧,我们马上要回指挥部指挥战斗,三娃子就交给你们了,等革命胜利后我们再来看他。”说完将2块银圆塞到爷爷手中,转身带着队伍离开了山岗。爷爷和父亲按照红军的要求安葬了三娃子,又找来一块木牌,写上“红军战士三娃子之墓”立于坟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位红军团长的子女遵照其临终遗嘱将他的骨灰埋在了大面山上的郁郁青山中,与长眠于此的战友为伴。
   讲到这里,老社长余兴未了。红军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我们仿佛也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见时间不早了,我们道别了老社长,开始了下山的行程。走在山间小路上,两边争相怒放的映山红开得更加鲜艳,映得脸上红红的。我们迈着更加轻快的脚步,嘴里哼着:“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共 2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作者描写了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一段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光辉史册的历史。在万源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酒热血,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者通过亲临实地采访,用生动、扑素的文字讴歌了以三娃子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通篇文笔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作为老区人民的后代,以自己的笔触宣传英烈,弘扬其精神,激励后来者开创万源美好的明天尽一份绵薄之力!感谢作者的辛勤耕耘,为读者分享精美的文章。推荐阅读!【编辑:巴山如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巴山如歌        2018-11-02 17:15:15
  欣赏老师的正能量作品,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巴山如歌
2 楼        文友:墨林        2018-11-02 20:49:13
  问候老师!那朵朵鲜艳的映山红是数万红军英烈的化身。恰如其分!聆听红军的故事,铭记英雄的历史!充满了正能量!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3 楼        文友:闲妹        2018-11-03 13:05:19
  血染的映山红像正着当年的红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