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崩密列的忧伤(散文)
【编者按】崩密列是吴哥的一处寺庙,建于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因为年久失修,又曾是红色高棉最后的据点,所以损毁严重,一片残缺破败的景象。作者走近崩密列,目睹它的破败,感受它的忧伤。曾经的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在这触目惊心的破败之上,棵棵大树恣意生长,直到和崩密列长在一起,用它们的姿势诠释什么是生死相依,相破相生。而这也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正如欧阳修说的,“死生,天地之常理”,既如此,何不乐观一些看开一些?崩密列的废墟上蓬勃着新生,崩密列的忧伤里生长着希望,新旧交替,生死相依。这是一篇很有哲思的游记散文,由眼前景发散开去,写到万物的生死,表达了作者淡然从容的人生态度。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1100004】
2 楼 文友:崔玉松 2018-11-04 00:51:45
谢谢落雪老师仔细读用心评,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读我文字的人!顺祝老师们心顺笔顺!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8-11-05 12:00:10
一篇非常有哲思、触景生情的游记散文!【赞】
4 楼 文友:崔玉松 2018-11-05 23:11:11
我自己认为,这是我所有小散文里最好的一篇!谢谢编辑!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11-10 20:30:04
松子,我和你一样,喜欢一切古老而陈旧的东西,喜欢斑驳的光影和失落的文明,这是我散文写得很棒,有种韵味在里面,是我喜欢的味儿。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7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11-10 20:52:24
有两个字打错啦。更正:
松子,我和你一样,喜欢一切古老而陈旧的东西,喜欢斑驳的光影和失落的文明。这篇散文写得很棒,有种韵味在里面,是我喜欢的味儿。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松子,我和你一样,喜欢一切古老而陈旧的东西,喜欢斑驳的光影和失落的文明。这篇散文写得很棒,有种韵味在里面,是我喜欢的味儿。
回复7 楼 文友:崔玉松 2018-11-10 20:57:51
雪,那你就去吴哥啊?斑驳得让你的心沾满露珠,恨不能做点什么!
8 楼 文友:风逝 2018-11-10 21:27:22
一种看淡生与死的情怀,在吴哥崩密列寺庙的游览中诞生。
残缺,断裂,散乱中滋生出顽强的古树;千疮百孔、倒塌颓败中盎然着生机。
树木与废墟,相伴相依,相生相败,渲染出一份忧伤的美丽。
也许正如被疾病侵袭的作者,经历了病痛折磨的忧伤,更真切体味着生命的珍贵,也更加理性豁达地看待生与死,正更加努力地拓展生命的厚度与宽度。
内蕴很丰厚的文,耐品耐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残缺,断裂,散乱中滋生出顽强的古树;千疮百孔、倒塌颓败中盎然着生机。
树木与废墟,相伴相依,相生相败,渲染出一份忧伤的美丽。
也许正如被疾病侵袭的作者,经历了病痛折磨的忧伤,更真切体味着生命的珍贵,也更加理性豁达地看待生与死,正更加努力地拓展生命的厚度与宽度。
内蕴很丰厚的文,耐品耐读。
9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11-11 00:36:39
游记难写,将游记写精彩则难上加难。这篇游记既不拘泥于移步换景的传统写法,又不仅仅以写景为目的,而是将眼前景与心中思有机结合起来,彰显出一种禅意与哲思。佳作,学习了。

10 楼 文友:峨眉月 2018-11-11 18:20:07
古人云:“死生亦大亦!”崩密列的忧伤在于它的残败,在于人世的沧桑;而我们的忧伤又何尝不是和生死紧紧相依。能于忧伤中活出一种豁达的胸襟,也不妄作者吴哥此行了。
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