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传奇里的花(散文)
去年县城实施河道改造,单位宿舍拆除,行道树移走,花草铲除,半边院子裁掉,一时机器轰鸣,沙石堆积,工人络绎,日夜施工,眼见就是图版上的风景:水秀木成,众鸟啁啾,水流花开,空气清新。如此,面前嚣声腾尘通通可忍。下班遇熟人,对方亦喜形于色。也是,建成宜居之地,的确令人期盼。乃至不止一人扬言,看起来你们单位也有拆迁可能。当时心里喜忧参半,一来单位驻扎县城中心,出入极其方便;二来自己面临退休,虽说办公室不是家,但私人物品也是数不胜数,不想在临走时经历迁徙的麻烦。一时对当下常态生出万分依恋,乃至后悔未在单位门前留影。在这样的担心中度过几个月后,大张旗鼓的河道改造工程竟歇止了。
香河干枯的河道依旧被蓝色铁皮遮挡,但经历了冬春两季,到底现出一些破败迹象。单位门前的路坑坑洼洼,夏天,雨多了些,泥泞不堪,跋涉难行。天一热,路面干燥,黄尘四起,加上失去树木花草的遮挡,让人叫苦连天。入伏后,雨不停不歇、不依不饶地下,更是怀念之前雨里那些绿植。县城第一抹春色,总是河边那些垂柳带来的。站在办公室窗前,感受那股在寒意中渐渐晕染开来的春色,仿佛自己的心也被氤氲了几分水汽。晚春,柳絮飞扬;柳下的冬青、卫矛、侧柏,黄的黄,红的红,绿的绿,把条蜿蜒短窄的小石子路装扮得极其诗意。下班时,遇到小孩在里面捉蝴蝶,恍然觉得遁入仙境。到夏天,蝉鸣声声,蜻蜓蹁跹,鸢尾、小野兰、蔷薇、鸭拓草……开的开,落的落,好不热闹。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今夏雨季长得让人担忧,连蚊虫都未见,喜欢大摇大摆在路上行走的麻雀也不见了。河道两边,原本光秃秃的黄泥上,渐渐冒出绿意。能有什么呢,不外乎一些蒿草罢了,估计,连最容易存活的曼陀罗、波斯菊都不会有。有天在窗前等雨停,远远看到那些蒿草蓬蓬勃勃,绿得几分气象,便生出感慨,上天造物,自有深意。蒿草,我们叫蒿荒。在村里,如果你家院子里长上一蓬蒿荒,会被人笑话,说你懒惰。或者说你人气差,低贱的蒿趁虚而入,这是要淹没你的节奏。现在,整条香河河道,就像被抛弃的人一般,以惊人的速度被蒿荒淹没着。
雨停了两天,高温重新发威,强光下,蒿荒竟顶了星星点点的艳色,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第二天早上,才看清,竟是一蓬又一蓬的水红花,一根又一根的茎上,都顶着一张红穗脸,小一点的矮些,抬着头看人,大一点的高些,带着一丝寒酸的羞涩,微垂着头,密密麻麻,拥拥挤挤,让我惊诧了半天。
小时在村里,有个叫虎子的人,极爱炫耀,他说他娘做得饭是全村最好吃的,他家的花是全村开得最好的,连他家的猪都是全村长得最大的。据说,起初人们都会反驳,但后来渐渐就开始笑话他了,说他不自量力,说大话,不懂谦逊忍让。我祖母跟邻居奶奶在院子里坐,说他是“刺萁疙嘟水红花,别人不夸自己夸”,两人嘿嘿地笑。刺萁我知道,叶片上长满细刺。晚春,人们会提着篮子到地边上捥刺萁,回来将根上的泥和碎叶子摘去,洗净,滚水里过了,用盐、椒、醋和香油拌了吃。刺萁一旦开花,叶子就老了,人们就睬也不睬它了。刺萁疙嘟,说的就是它的花苞。水红花我却没见过,便缠着问哪里能看到水红花。猜测这花跟刺萁疙嘟配在一起,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它们都跟虎子一样,喜欢炫耀罢了。后来见过一两次水红花,栽在缀满绿苔的小瓮子里,一根不粗的花杆,叶片稀稀的,谷穗一样的花碎碎的,磨面蜂喜欢趴在上面,嘤嘤嗡嗡地扇翅膀。如今猛然间见着这么多水红花,说“海”或者“河”大了点,说水红花湖、水红花溪都恰当,蓬蓬勃勃地,一日胜似一日茂盛,花一日胜似一日繁多,出来进去,它们在风里齐刷刷地东摇西摆,热热闹闹,倒把条荒芜的道路,装点好看了,也遮掩了那些堆在空地上的机器和木头。如果不是半张院子时刻提醒破败的事实,我总以为,面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就像刺萁有个学名叫小蓟一样,水红花也有个更优雅的学名,叫蓼。百度里说,蓼有酸模叶蓼、荭草、水蓼、红蓼等,多生长在湿润之处或者水边,全草可入药,叶和茎可作染料使用。据说,蓼因为气味辛辣,在很久前是被当做调料来用的,无论炖什么肉,猪肉、鸡肉、鱼肉、鳖肉……都需要将蓼塞其内。当然,那时候物质匮乏,古人运用智慧和经验,就地取材,这是很令人佩服的事。我最初认识这个字,是《红楼梦》十七回为大观园诸景题匾额里: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元春省亲,觉得蓼汀意境萧瑟,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后来好友用这个字当网名,我又查了回字典。一个“蓼”字,就是一种植物,两个“蓼”,便变了意思。《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这里的意思是长大的样子。而《诗•小雅•蓼莪》“予又集于蓼”又是辛苦的意思。汉文字历来内涵丰富,这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古蓼在那时就跟蒿荒攀比不休,看起来它们倒是千古冤家,这倒是没想到的事。
这几天,那些蓼们样貌有些委顿。一念秋凉,万物都走向衰败的途中。同事对着浩浩荡荡的水红花拍照,边拍边说,原来这就是蓼啊。传说太久,一旦得遇,人都有难掩的诧异和惊喜。形色软件里是这样说的:蓼花,诗里最美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