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金杯银杯斟满酒(散文)
【编者按】中国古代历史是诗文化,也是酒文化,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颇有地位。酒的故事层出不穷。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惊心动魄;唐朝李白“五花马,千金裘,”都能拿来换酒喝额,多么的洒脱豪迈;宋朝辛弃疾酒醉与松问答,又是多么的憨态可掬;而如今新疆人的酒是最好的话媒子, 还有蒙古族少女手里的哈达,都是对客人最诚挚的敬意。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唐古拉大草原,至今还保有一套民族礼仪:宴饮必备各种美酒,主人和客人要开怀畅饮,大快朵颐才好,“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饮酒有未饮先酹的礼数,“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送上奶茶,酥油果子,唱祝酒歌敬酒,要客人喝下去。生活在新疆及西北地区的蒙古族被称为卫拉特蒙古族,也就是一些人所说的西蒙古。卫拉特是古代蒙古一个部落的名称,是“森林中的百姓”的意思。新疆地区的蒙古族在敬酒前,自己要先喝一口。据说这个仪式源自成吉思汗,因为成吉思汗的父亲是被仇人用酒毒死的。所以为了表示主人的真诚,要先自己喝一口。到了上世纪50年代,传统的酒俗逐渐被打破,男女都变得喜好饮酒,且都是用大碗喝,颇有梁山好汉的豪侠之风,“每饮必烂醉而后已”。酒,可融化陌生;酒,可助兴豪情;酒,可增进感情。酒文化在各民族的历史中都不可或缺!酒是文化之媒,是情感的纽带!文章写的酣畅淋漓,如同蒙古的酒一样,醇厚绵长,耐人寻味!推荐欣赏!【编辑 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108009】
1 楼 文友:远近 2018-11-06 11:25:59
草原上的琴声伴随着歌声,在酒色飘香的尼勒克县上空飘荡,余音缭绕,令人难以忘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