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偷玉米(散文)
玉米熟了,我们的心动了。
早几天就有同事提醒,那个乔大美女,韩大美人,高富美,玉米熟了啊。玉米熟了,不是指到了收获的季节,要收玉米还得一个月,现在熟的意思是可以煮着吃了。问题是,把玉米从地里弄锅里煮熟,需要几步。当然第一步还是把玉米掰下来,关键是掰哪儿的玉米?
开车出来,两男是放风的,三女才是干将。车一路行至管辖范围外,师傅说,这儿吧。乔大美女说不行,再往前开。再行到了本地边界,师傅又说,这儿?韩大美人说不行,再往前开,祸祸也不能祸祸咱的人民。再行就过了滦河。行了我说,同志们,咱又不是千里偷袭,咱只是掰几个玉米。下车,五人四下观望,此时中午两点,除了知知叫的知了,没有任何动静。两位男同志说,我们放风啊,你们动作快点。于是三双高跟儿鞋兔子样冲进玉米地里。
玉米长势真好,棒子长长的鼓鼓的,有的玉米粒子都满满的撑出了皮,象风骚的女人穿了高开叉的旗袍,而那亭亭玉立的身姿,绿汪汪的,轻风吹过,似情人与你低低细语,无需知道她说什么,因为那一定是最温暖诱人的语言。如此勾引我们,立刻开始行动。
三位女干将,每人拿着一个袋子,长得又大又鼓的棒子是首选。
掰玉米是个技术活儿,要顺着棒子的长势,快速用力,“喀嚓”一下就掰下来了,不然就得把它拧下来,若手上没功夫没技巧,还真不是个容易的活儿。三五个过后,韩美人道,有人来了咋办?这问题未曾想过,全被掰玉米的兴奋度给忽略了,其实,这才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而且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上了战场,当然得知道敌人摸上阵地该怎么办!
乔大美女主管农业工作,说,采标本查农药残留,小韩,你咋说?韩大美人主管经济工作,说,看看土地质量,引个外资项目,高姐,你呢?我还用说,我分管信访工作,来解决土地纠纷呗。她俩大笑,高姐,你解决纠纷,这是把玉米带回去当证人吗?咋地,人家包公审泥盆,我就不能审个玉米啊。她俩又笑,我大怒,老笑啥,赶紧干活儿。
找着了理由,我们理所当然心里坦然地继续工作。
突然乔大美女说,姐们儿啊,人家要问咱叫啥名,哪个单位的咋说?瞎编呗。那人家要拿电话核实咋办,现在消息都这么灵通。这是个大大的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八十年前就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咱弄的这些棒子,严格追究起来,会不会把我们撤职查办啊?
相互看看,姐仨手里的袋子,每人都有几个棒子了,心里着急,正着急想对策呢,男同志们喊,快出来吧,来人了。于是三双高跟鞋就不是兔子一样跑了,是箭追的兔子一样跑出来,直奔车上。呼呼喘着气,心怦怦乱跳,扒着车玻璃四周看,车箭一样射了出去。男同志们看看我们的杰作,一十二个棒子,剥开一个指着我们说,姐们啊,掐都掐不动了,哪儿还能吃啊?这个还没长粒呢,能掐出水来,咋干的活儿啊。不会吧。你们自己看看,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哪儿跟哪儿啊,我们当然怼回去,哪有让女同志干这事儿的,脚都跑扭了,脸也划口子了,辛辛苦苦弄点东西,还被挑三捡四地贬斥,这事儿以后再也不干。
两位男士当然不是我们三位女同志的对手,一会儿就道歉加哄我们。乔大美女突然哈哈大笑,说,我妈昨天还打电话说玉米熟了,让我们去拿。韩大美人说,我爸还说明天给我送来呢。我没接话,昨天弟妹刚拿来一袋子,还没煮呢。男同志们接口了,你们那玉米不好吃,这玉米吃着才有味儿。忙问啥味?他们说,贼儿味儿。
一路欢笑,不知道祸祸了哪家的群众,心里小有不忍,至今我仍在想,为什么会去做这样的事,而且那么开心,后来又和几位同志认真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在生活工作压力太大的情况下,人是需要时不时干点坏事儿的,作为和正能量PK的平衡码。
这个理论被大家定为偷玉米定论,不仅如此,当问起,如果真来人了,三位女同志怎么办呢?总不能被群众现场抓住当贼,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乔大美女的最可行,真有人来了,一个人拿着袋子跑,两个人负责解释,到玉米地里来解决人的三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