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五年】我把向往留在了峨眉山顶(散文)

精品 【星月·五年】我把向往留在了峨眉山顶(散文)


作者:红尘一莲 举人,584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6发表时间:2018-11-20 09:55:55
摘要:人生的预设并不是只有完美才可以结束,有时候,留一些不完美也许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因为,留存一些美好,留存一些向往,才是今后努力前行的方向。我把向往寄存在了峨眉山顶,同时,也把一份最想索要的美景留在了峨眉山顶,我相信,只要沿着寻求美好的康庄大道前行,日后去与不去,我的心一定会攀上顶峰,收获更多更广阔的风景。

【星月·五年】我把向往留在了峨眉山顶(散文)
   没去过成都之前,峨眉山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到了成都之后,不去峨眉山便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而到了峨眉山,没能登上金顶,没有看到日出,云海,佛光,终究还是把一份向往存在了那里。
   要去峨眉山,我们并没有事先计划,只是来自于无意间的一个默契。由于路途遥远,一天的时间直接抵达有点不太现实,况且高速公路时不时就会发生堵车。当我们赶到绵阳市时已经天色全黑,开车的,坐车的都有点挺不住,于是,选择住在绵阳市附近的江岫市,好保存一些体力,用以明天去爬峨眉山。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我们仓促出发,直奔峨眉山。没想到,到达峨眉山已是九点多钟。赶快附近吃饭,地道的川菜,外加不怎么限量的米饭,这一切均为上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当我们购票上山时,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金顶游客已经饱和,欲要登顶,需待明日或今晚上去住在金顶。这两个选择题对于行程匆匆的我们来说别无选择,大家一致同意:入山感受一下山脚下的气氛也行。
   十一点多钟,我们才随人群进入峨眉山的大门,也许因为古老,峨眉山的大门长相有些寒酸,也许是和我心中的标志性大门有了差距。三层阁楼,古色古香,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只有历史的沧桑,没有半点现代化高科技涂抹下的高大上。也许,只有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的事物才越发显得低调而不张扬。当然,峨眉山本是以秀美著称的,宛如一初涉尘世的大家闺秀一般,含蓄而不外露,俊俏而不招摇,大门的外表也得配着它的气质才行。
   我们走进峨眉山的大门,拾阶而上,用脚轻抚着峨眉山的每一寸肌肤,旁边多是直入云霄的青竹,当然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参天大树,单从表象上来看,它们来到这个世间比我早了不知多少年,它们的阅历足以抵挡来自于外界的各种诱惑以及千年风雪的摧残。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感叹着草木不随日月老去的从容,跟着游客,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万年寺。
   隐居于草木深处的万年寺大门,在幽静的大山里更显得禅意悠悠,与峨眉山正门非常相像,只是稍显华贵气派。步入大门,正门摆一大香炉,足可十人同时上香,再往后,上面建有点烛台,从香灰与残烛的遗留痕迹来看,来这里上香的人数已经超出我的想像。不是说拜佛一定要求结果,也不是拜佛就得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佛祖身上而不思进取,而是向佛的人一定是心中怀惴光明美好的人,一定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沿阶再上两步,就到正殿,里面坐满了佛像,我是一个也不认识,只是跟着别人偶尔跪拜一下,好让佛记住我是尘世间的一个人。穿过大殿,来到后院,偶遇一水池,旁边刚好有个导游在讲解,我赶紧凑个耳朵过去。说是唐代僧人广浚曾在此池边为李白弹琴,遂有李白千古传颂的《听蜀僧浚弹琴》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于是,后人曾在白水池畔建立廊亭为之纪念,上置木牌,刻“大唐李白听琴处”。我才稍有明白,要不一小池水里怎么那么多的硬币,原来不管何时,人类对文化的崇拜已经远远超越了对钱财的积攒。再往后走,又摆置香炉与点烛台,旁台还有一塑像,我正奇怪那么多佛都坐在殿里,而唯有他却怎么孤单的坐在院中央,碰巧,有位导游在向游客绘神绘色的讲解着,他不是佛,他是药王塑像,因为生前采集草药,救人无数,在他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而修造的,看来,生前有功德之人,去后也必为后世传敬仰。
   沿着台阶继续往里走,就来到了有名的无梁砖殿,在无梁砖殿内有一尊普贤铜像。据导游说,这是宋太平兴国五年时,四川地方官员多次向皇帝上奏说普贤菩萨在峨嵋山现相。笃信佛教的皇帝便下诏指派工部官员前往成都,专门督造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的铜像。听着美丽的传说,我连忙向上望去,看见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她的莲花宝座下,一头白色大象,俯首贴耳,目光下视,鼻低垂,六只长牙外伸,四蹄平站于四朵莲花之上。普贤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俨然一位贵妇,雍容华贵,典雅端庄。上嵌六颗宝珠,比一般菩萨更加华贵美丽。双腿盘曲,既显庄重,又觉自然。上面是半圆形中空,下面是方形底座,形成殿顶四角和正中,立有五座白塔,中间的一座较大,四角的较小。殿顶四角还饰有狮、象、鹿等瑞兽。殿壁、殿内的四面墙壁上,万佛围绕。内壁下部有二十四个佛龛,每个佛龛内放有铁铸的佛像,内壁中、上部砌有横龛道,也放有许多的小佛像。穹窿殿顶上,绘着四位飞天的仙女,分别抱着琵琶、箜篌、芦笙、笛子,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我正感叹最有内涵与最具价值的东西总是藏在最深处,最高贵的奢华总是不喜张扬与招摇,却发现,凡是踏入圣殿的人,都在用手轻轻地摸着象腿,我亦是向往美好之人,跋山涉水,就是奔着光明而来,又怎能错失良机。至于能不能沾染些灵性,那只能算做是我的一厢情愿,目睹千年奇观,不仅仅是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更多的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佛教文化,突然明白,人们对于光明与美好的追求永远是个千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离开万年寺,心中竟多了些不舍,原因就在于美丽动人的传说背后真正流传下来的奇迹,若没有当年万历皇帝为母亲祝寿,那来的万年寺,若没有当年的轿子,也不会发明今天的滑竿。虽然看到了万年古寺,感受了浓浓的佛教文化,最终因为没能登上金顶,终究还是有些遗憾。
   走出万年寺,因为没有了去金顶的通天符。于是,觉得来此处带孩子们去看看猴山也挺不错的,但不知去那个地方好些,就问了一下路边的导游,结果他说这山中猴子都是野生的,到了猴山,未必见得着猴子,沿途返回,也未必见不上猴子,这就看你们的缘份了。此山真是与别处不同,想见个猴子还得讲求缘份,一直以为自己没有这份造化,没想到,在返途中竟碰到了七八只出来闲逛的猴子,看来运气没我想得那么差。那是我们认为没有遇见猴子的希望时,却偏偏在半道上见到了那么多,他们大多躲在树后,或在树枝上攀爬,好像就是专等我们而来,一只只精灵古怪的模样还是走进了孩子们的记忆。
   返程途中,见到了许多滑竿,起先,我从标志牌上看到了滑竿的明码标价,还以为是怎样新颖的游戏,但当真正看见了,却有种说不出的五味杂陈。所谓滑竿,就是用竹竿做成的小轿子,前后两个人抬在肩上,可以把上山的人抬上去,或者把下山的人送回去,想当年,万历皇帝和母亲就是这样去的万年寺吧。不管怎样,我接受不了坐在小轿子里面,看担子在两个人肩上晃来晃去的这种神气。虽然做滑竿生意的人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取之有道,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照顾他们的生意,但我还是不忍心看着他们辛苦的模样。
   我跟随着返程的游客,丈量着脚下的距离,目光唯恐漏掉某处的美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走到“斗龙坝”时,上有一块木牌,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说是当年青蛇贪恋白蛇美色,欲占为妻,白蛇提出比武一决高下,就是在此处,白蛇大战青蛇,降为侍女。一座小桥,下有流水,清澈见底,四周绿色欲滴,外加一些传奇,更觉此处风光与别处不同,似有仙气氤氲。再步行几米,就来到了峨眉山清音平湖,这里山水相连,声色俱美,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都在青嶂翠峦的环抱之中,古木参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浅浅,点点滴滴,真不知是树映绿了湖,还是湖染绿了树。总以为水中含有翡翠,要不怎么绿得发亮。如此秀气的山水,我是第一次见到。站在湖边,仅留几张照片,是完全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要把这带有灵性而一尘不染的山水刻进我的心里,好让红尘中奔波的灵魂停下来歇歇脚,也好让忙碌时能够有一角可以享用的幽静。
   时间总是不肯为我停留,美好的日子总是不经用,不知不觉,日光偏西,再怎么留恋,我只不过是红尘中的一个过客而已,再怎么贪焚,这山水终究是属于大自然的,我还是要身不由己的沿着预设的轨道继续前行。素来不喜都市的繁华,倒愿意花时间去陪那些身处青山碧水间的花草树木,也唯有在远离俗世的拥挤里,方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修心养性,才能真正放飞自己的灵魂,找回最初的本真。也只有与山水为伴,与日月同行,才可以找到许多不经意间的惊喜与愉悦。
   我只是步行到了万年寺,就遇见这么多的美好,如果踏上金顶,看太阳在云海里慢慢升起,看四周的白云在我身边挤来挤去,看佛光漫过四面八方,看群山在云雾里忽隐忽现,这该是何等的壮观!然而,人生的预设并不是只有完美才可以结束,有时候,留一些不完美也许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因为,留存一些美好,留存一些向往,才是今后努力前行的方向。我把向往寄存在了峨眉山顶,同时,也把一份最想索要的美景留在了峨眉山顶,我相信,只要沿着寻求美好的康庄大道前行,日后去与不去,我的心一定会攀上顶峰,收获更多更广阔的风景。

共 34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遗憾太多,喜欢旅行的人体会就更加真切了。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向来以云海佛光著称,然而,这些美景的出现总是矛盾的。你想看佛光,估计得以错过云海为代价;倘若要看云海,就不要去奢望见到云海。然而,也总有那么多幸运的人,既见佛光,又见云海,而且是云海蒸腾里的佛光才最震撼。佛家讲究缘,兴许这就是缘吧。作者游历峨眉山,准备充分,但景区游人爆满,只能在山下万年寺一游,即使这样,也一样领略了峨眉山的秀美。游踪记述详尽,景点景物如数家珍,语言描绘钟灵毓秀,其间感悟自然贴切,道人意中之意。结构严谨,紧依标题,很好的一篇记游散文!推荐阅读!【编辑:荷锄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1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11-20 10:00:37
  旅游里的遗憾太多,这样才会有重游不是?下次再去。问候一莲,期待更多佳作!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回复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1-24 07:54:31
  谢谢贾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苗子        2018-11-20 16:55:07
  一莲散文叙事完整细腻,描景惟妙惟肖,耐人寻味。仔细阅读一莲的这篇善文,又勾起了记忆深处游览峨眉山万年寺、金顶、路遇猴山一群猴子嬉戏的一系列美好回忆,转眼间二十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年的大学同窗已经分散于大江南北,奔忙于各行各业,但同学情依然深深地烙印在记忆深处。谢谢一莲的美文。
回复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1-24 07:55:01
  谢谢苗子的鼓励与支持!
3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11-20 19:55:23
  感谢苗子指出编误!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星月的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1-20 21:05:44
  欣赏一莲老师的优美游记散文。峨眉之行,收获了更多的风景。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1-24 07:55:28
  谢谢彩蝶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