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重做上海人(散文)

精品 【西风】重做上海人(散文)


作者:范文发 童生,78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2发表时间:2018-12-07 10:52:55

【西风】重做上海人(散文)
   谁又只会埋怨上海男人是“小男人”而不是“大丈夫”呢?
  
   四
   上海的文化人脉基本分了三个层面:老克勒文化、弄堂文化、棚户区文化。每个层面都有它对应的经济文化诸方面因素。但高文明必须是一个城市的标杆,要创造条件让低文明向高文明看齐。如此,才能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整体档次与品味。虽然极左政策让上海人每每夹着尾巴做人,但海派文化的精髓却没有就此泯灭。
   十几年前,我认识了严尔纯和他的太太著名作家程乃珊。他们俩都出身于好人家,一个是资本家家庭,一个是金融家家庭;又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一个当过物理老师,一个当过英语老师;都说着一口糯软正宗的上海闲话。所以,当徐俊将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改编成同名沪语话剧时,因演员说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话不地道,特地请了严兄对演员进行上海话辅导,演员们一口纯正的上海话终为此剧增色添彩了。
   严兄是家族中的宠儿。因为是三房合一子的缘故,深得祖父的喜爱。在他孩童时期,祖父就早早地将财产转到了他的名下,致使他廿来岁就遭到“文革”的批斗,在批斗中是全上海最为年轻的资本家。
   严兄也是我心目中的老克勒。穿着得体、彬彬有礼,吃大菜品咖啡都十分在行。他待人温和、办事也仔细。比如我们外出活动,拍照时一般都是随心所欲,快门开启“啪拉啪拉”一张又一张。事后却少有印成照片交给他人的。而严兄则不然,只要是经过他的手拍的照片,不管一个人还是集体照,他都会分门别类地印好照片写好信封,碰到或转送,总会交到你的手中。我就接受过五、六回。他认为,只要替人家拍了,就要当一桩事体了结好。而这样的一位绅士型上海男人,在家里却是一位居家型保姆,买、汰、烧样样在行。而且对于脏活累活,照样一丝不苟。一般家庭的抽水马桶底部,是任何清洁工具抵达不到的地方,所以往往会有一层黄灰色的积垢。严兄则可以用自己的手伸进马桶底部,将别人嫌脏不愿清除的积垢一扫而空。(这也要归功于“文革”中,他被迫安排打扫好多年的厕所。)
   严兄可谓是程乃珊生活事业的守护神。尤其是近些年,程乃珊眼疾加重,她出席书展签名也好、外出讲学也罢,看见程乃珊一定是会见到严兄,他们真正是形影不离。我同他们数次去杭州、去苏州、去千岛湖,程乃珊大大咧咧、笑声不断,是众人的开心果;而严兄则中规中矩地站在她的周围。白桦老师每每会问:程乃珊一起去吗?因为他知道,每次活动缺了程乃珊就不热闹了。程乃珊在众人面前欢声笑语,却不知我们的严兄在后面默默无闻地作着奉献。程乃珊时不时地回首:“老严,包里的一副老光眼镜拿给我。”
   严兄回答:“好格,等一歇。”
   “老严,拿包纸巾拨拉我。”
   严兄回答:“好格,等一歇。”
   难怪程乃珊在外人面前会说:“阿拉老严最会照顾我了。下辈子寻找对象,还是要老严做老公。”
   其实这倒是她说的实话。在自己家里,程乃珊称呼严兄为“爸爸”。这一声“爸爸”,汇聚了多多少少的亲昵和感恩啊!每天下午3点钟,程乃珊、严兄、程母(那时还在世)三人不约而同地放下手头的事情,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聚在小客厅的方桌前喝着下午茶,无非就是喝喝咖啡吃几块点心,或聊聊家常说说心里话,或严兄、程母向程乃珊说说老上海旧闻趣事,提供些创作素材。如此的下午茶,温馨而美好。只要大家在,下午茶是雷打不动的。
   可惜的是,如此优雅开朗的程乃珊却会走得如此的匆忙。
   我记得在程乃珊的遗体告别会上,我们的严兄是一身黑色的西装,锃亮的皮鞋;见到每位来宾都上前或握手或拥抱地打招呼,淡淡的忧伤里始终露着一丝微笑。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也是一种文明一种教养,在大庭广众面前不能失态。女儿洁洁在致词中说道:母亲已经走了。在母亲生病的十六个月里,是父亲日日陪伴侍候着母亲。让我们给父亲点掌声好吗?爸爸,您辛苦了!
   严兄转过身,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躬,这才看到他没能抑制住的泪水滚落在眼角边。在乃珊老师的葬礼上,尔纯兄说:乃珊一走,我将面临的是日日夜夜的悲伤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内心的那份绝望寂寞从此与生命同在,只要活一天,它就在一日;但是,为了完成乃珊的未完成的工作、为了不负朋友们的宽慰与关爱,也是为了让乃珊放心安心;我将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是啊,在人生路上,我们不知哪一眼,便是相遇;不知哪一刻,就是离别;从相遇到离别,人生许多许多事情都无法预见;人生路上始终交替着悲欢离合。再恩爱的伴侣,再欢快的人生,最终都将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世界。
   对此,你的解脱、我的放下,严兄看来都已经准备好了。
  
   五
   如果说我父亲是前一辈的上海男人,那么严兄就是同一辈的上海兄长,而徐俊则是小一辈的上海兄弟。
   不论接物待人还是举止谈吐,徐俊都显得规范和斯文。我对徐俊的印象是从一次聚餐开始的,我正低头剥蟹吸肉,叮叮噹噹吃得正酣。突然发觉身边的徐俊怎么寂然无声?回首一看:他也在吃着,但显然吃得小心和仔细,没有声响,没有动静。于是,让我知道了他训练有素的举止和良好的素养。
   说起徐俊,他可是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高足。卅年前是上海滩家喻户晓的明星,上海沪剧院的当家小生。后来去了香港。由于种种的不如意,只身回到了上海。那时30出头的他离开了体制的呵护,办事谋生自然有些窘迫。今后的日子不仅仅满足于能不能在上海立足,更重要的是做人要做得踏踏实实、象象样样,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上海男人的追求。
   徐俊决定继续深造。好在他这三年香港美国的两地奔波,英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若像他这样获得过这个奖那个奖的名人,高考可以得到些许加分;只是他属于香港身份,已得不到任何的优惠。经过努力,他还是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四年的本科加上三年的研究生,一共七年时间,导师的教诲,同窗间的切磋,加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与众多的专业实践,让徐俊获得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毕业后,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导演了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玉卿嫂》(包括舞台版和电影版)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荣获了梅花大奖。尤其是根据白先勇同名小说改变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更是提升了徐俊的专业素养与知名度。
   2015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徐俊导演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被宣布与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签约,该剧成为中国首部向百老汇输出版权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展现了中国音乐剧的文化自信。根据协议,《犹太人在上海》将从2019年起在纽约驻演2年。徐俊为此花费了自己所有的心血。他总结该剧的成功,走过了五重台阶:第一个台阶,就是这个选材创意之始。得到当年的院长荣广润教授的帮助;第二个台阶,就是这出剧目5年来,得到黄浦区以及3任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的大力支持;第三个台阶,明确这是一部由中国演员和以色列演员合作的国际巨制;第四个台阶,是2015年恰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文化广场成功首演,随后,立刻被敲定为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使得该剧在最短时间内正式面向国际舞台;第五个台阶,该剧开始在京沪两地巡演,随后又在以色列、美国纽约等地登台亮相,宣告其已经立足于世界舞台。这个成功,是徐俊转型后的一次完美收获,更是为中国音乐剧迈向世界的一项重大贡献。
   然而,功成名就的徐俊依旧谦虚低调,依旧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徐俊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著名作家白桦八十岁生日邀请徐俊做主持。一般人认为,主持不就是耍耍嘴皮子、说几句开心话吗?何必当真。徐俊却觉得对白老师的作品了解不多,想另外请人主持。但白桦觉得徐俊为人正派,有教养,坚持不让换人。徐俊便埋头阅读了大量的白桦作品,才觉得自己有了点底气。他的主持风格稳重、儒雅,语言简练、准确,获得了一致好评。
   有了名气的徐俊,不但低调、谦和,而且正直有爱心。一次我托他寻找两位名人来做讲座。他放下自己的事情陪同一起来。台下的听众认出了他是曾经的沪剧王子,便不肯让他下台,非要唱一曲不可。其实徐俊也有十几年没有开口演唱了,在大家的盛情相邀下唱了一段“春二三月草青青”,获得了满堂彩。临离开,我私下塞点报酬意思一下,不料他说什么都不要。在当下能为你做点啥都得要讨价还价的氛围里,徐俊的的人格让我十分敬佩。一次他组织广场演出,突遇雷暴。徐俊不顾自己淋湿,冲出去将一帮儿童演员一个一个接进大堂,再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护送上巴士;然后又将女演员安置好,一再地询问有谁淋到了雨。徐俊喜欢孩子,他办起了一家具有培养戏剧特色的幼儿园。幼儿园正好与自己的小女儿同步成长。为此,他花费了许多的心血。
   徐俊真是个上海好男人、好儿子。
  
   六
   说了上面这三位,再来说说我自己的认识。回到上海,要重新做起上海人来了。当年50岁的我,怎样学做一个合格的上海男人?仍然需要有榜样的标杆。远的有我已经过世的父亲;近的有严尔纯兄长、还有徐俊兄弟。上海男人骨子里的那种海派文化,是一种有见地、有分寸的都市文化。它是培养一种全方位的感悟能力,撒播在上海人的艺术、生活、事业的磨炼之中;做合格的上海男人,就是要修行、提升这种全方位的感悟能力。
   整整卅年我不曾在上海生活。记得第一次回家探亲,祖母就说我:声音有点野脱了(讲话上海腔调少了)。以后几年,家人见我总有变化:不是喝酒像东北人般豪爽了、就是情感显得粗砺了。但我知道,在骨子里上海的味道还是没有变。
   要说上海味道的基因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海派文化的“世界文化中国化,中华文化世界化”的精髓了。在上海人眼里,海派文化包括了十里洋场文化、洋房文化、里弄文化、市井文化、滚地龙文化甚至流氓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孕育出了不同群体的上海人。从林林总总的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先进元素,则引领着上海的发展方向与提升上海人的整体素质。少了任何一部分,海派文化都不是完整的,也无法组合成完整的上海人群像。
   全球一体化,要求经济一体化,文化也在一体化。让世界文化在与中华文化相接触的时候,在上海能够实现本土化,融合的结果,就是海派文化及其塑造出来的上海人。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终极价值。
   愿上海的上只角能够不断提升原有海派文化的品味;愿上海的下只角也都能成为上只角或超越上只角;愿所有的上海人都能体体面面地生活在海派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愿上海精髓、上海人形象与世界同步。
   我庆幸,自己能够属于上海人中的一分子。
  

共 919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诚如作者所说,“海派文化包括了十里洋场文化、洋房文化、里弄文化、市井文化、滚地龙文化甚至流氓文化……”然而作者的着眼点在“有见地、有分寸的都市文化。”因此作者列举了几个有正面海派形象,代表了上海精英层面的典型人物。比如体面、勤奋、本分、有担当、有尊严的父亲,举手投足、处处显得儒雅、有教养、夫妻相敬如宾的严尔纯,年轻有为、奋发向上、不断学习、追求新的目标、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徐俊等,以及即使远在他乡却坚持海派文化、有品位的普通上海人。作者举例的是人,可笔端指向却是别树一帜的海派文化和受海派文化熏陶下的上海人。作者第一次投稿西风,然能严格按照散文的要求,确立主题,全文如述家常,为观众娓娓道来。语气不疾不徐,全文无别字,读来通畅流利,我为这样的散文叫好!感谢作者赐稿西风,如此佳作,理当热烈推荐大家赏读。【编辑 寒江孤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0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8-12-07 10:58:00
  范老师,有幸能编辑你的大作,并深为你文中洋溢出来的海派文化而感动,欣慰。因为,我也是上海人,尽管做不成老克勒。据说邵家楼在朝古镇方向恢复,有空了我去瞅瞅。
回复1 楼        文友:范文发        2018-12-07 17:22:46
  感谢寒江孤鸿!读了你富于个性化色彩的点评很有感触,知道你也是上海人且住在上海更觉温暖。有机会品茶聊天。
2 楼        文友:衢四海        2018-12-08 18:25:16
  从众多的典型场景、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中,提炼出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特征,确是篇份量厚重的好文,拜读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范文发        2018-12-09 20:08:53
  谢谢你的点评!“西风瘦马”文章的质量很高,需要我多加学习与借鉴。
3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12-13 06:41:13
  非常感谢老师赐稿西风!此篇寓意深刻,丰富厚重。让大家又重新对上海和上海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好文分享!祝老师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3 楼        文友:范文发        2018-12-13 21:37:13
  西风瘦马团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给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和榜样作用。谢谢海韵波涛社长!
4 楼        文友:杨子        2018-12-22 17:41:26
  老师的水平有目共睹,向你学习。
( (
回复4 楼        文友:范文发        2019-02-14 18:31:27
  谢谢杨子鼓励!
5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12-23 09:18:41
  恭喜老师!
梦锁孤音
回复5 楼        文友:范文发        2019-02-14 18:32:00
  谢谢社长鼓励!
6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12-30 21:56:05
  年末之际,老师送来这篇佳作,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写作上,要向您学习!祝您和家人元旦快乐!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6 楼        文友:范文发        2019-02-14 18:32:36
  谢谢海韵波涛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