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随风而去(中篇小说)
祝英接到的指示,一方面是市物业办的,还有一方面来自街道办事处。其实,小区文明创建,本身就没有街道办事处多少事情,但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市里不管什么事,最终还是落户到了杨玉洁她们头上,正所谓是: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办事员,你的职能不仅上传下达,而且还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工作,到头来都是由你这个街道办事处的小办事员去落实。说是容易,其实也只有办起事来,你才知道这其中难处,稍有不慎就要遭遇打脸,有痛了还没处可说。因为你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上头有火你得忍着,群众有怨你得听着。有时,她也心生怨气,这里的所有工作,一个中专生或是高中生的知识储量就绰绰有余,自己四年大学本科,所学的一项也用不上,这样无用武之地的用不了几年,只有全部荒废。如此说来,四年大学岂不是白上了?
比如说现在,杨玉洁急需祝英要办的头等大事就是:在西林新村小区找出20户人家,每家出一户代表,随时迎接省文明办暗访组的抽样调查。
与祝英一样,杨玉洁也有疑虑,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是:暗访组会不会到小区里来?他们真的会进门入户进行调查么?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有过好几次了,有的业主对此还指桑骂槐,但这次上面给予的答复极为肯定,说是宁可白忙乎也要精心做好准备。
夏冰考虑的自然也有道理,他也不敢断定市领导诚邀王主任一行顺道考察当地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的设想是否能实现。洪林市虽说没有什么知名景区,但是西林新村小区所在的城北地带,还有一座著名于世的“南国诗山”,唐代诸多大诗人都慕名前往,甚至连诗仙李白都留下过名句诗篇。
幸好,有个能干的祝英,帮她这样的学生娃干部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不仅20个备检的业主名单得以确定,就连几个业主临时晒的花花绿绿的被单,也被祝英一脸和气地劝了回去。“好汉不吃眼前亏,人家大老远来,打秋千一样的待不长。我们要是与暗访组较劲,不是以卵击石?把这事应付过去了,评上文明城,好歹能发点奖金;要是搞砸了,免不了又要返工,到头来还不是人死骨头烂?”你听听人家,三两句话劝得业主连连点头,难怪这个小区能培养出吉清明那样的“迎检典型”。
20户业主名单里,吉清明赫然在列。
“会不会出意外?”杨玉洁还有点不放心:祝姐,这事靠你了。
“放心,没事。”祝英一脸的处世不惊:一大早,小区保安给每个出入的业主打过招呼,只要是省城一带口音的,特别是外地人,不管人家是有意还是无意间问起什么,讲不到点子上的就不要讲,实在绕不开,就是五个字:尽往好的讲。
“只是,业主有好多是老年人,他们能记得住?要不要,给他们发些打印材料,统一口径?”杨玉洁愣了愣,对于这样的省级检查,毕竟她还是第一次,而这一次又事关她的年终考评。
“都什么年代了,还费那个事?传单不好操作,还不保密。”祝英告诉她,市物业办已与市里几家通信公司谈妥了,到时,会有短信推出来,而且这些天大家还建了好多微信群,只要是本地区号的手机都会收到相关的温馨提示。
这办法好,生姜,还是老的辣。高手藏于民间。杨玉洁心生温暖,一低头掏出手机,上面早就有了好多条微信,最新的一条,来自她们办事处临时拉的“迎检”群,内容翔实得令人吃惊,此次省文明办暗访组的成员名单一网打尽,而且还配了照片:
王德水,男,56岁,安徽滁州口音……
……
……
冯冰清,男,25岁,标准普通话口音……
“冯冰清?难道是他?真的是他!果然是他……”杨玉洁失声叫了一句。祝英听见了,忙折身过来问道:怎么啦?
没怎么。杨玉洁歉意地笑了笑:想起来一件事,差点儿忘了。
六
这阵子,成天忙得晕头转向的,如果没看到这条微信,杨玉洁真把冯冰清忘了,彻底干净地忘了。然而,刚才的那条微信让她陡然想起冯冰清的青春焕发、气宇轩昂和指点江山,毕竟大学时代他是让她铭心刻骨过的唯一一个人,又怎么能说忘就忘呢?
那是让她一直想忘其实又忘不掉的一个夜晚。这样的夜晚,在大学校园里似乎还有N个,只不过没有那个夜晚来得甜蜜而且突然得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
是大四,快到尾声,他们这个专业也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事实上也不需要所谓的社会实践,是真的不需要。他们这个系,四年学业抓得还紧,几乎没有人想着往人才市场上跑,即使是大四即将远离,大家想的最多的还是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特别是冯冰清与杨玉洁,也只是临近毕业的当儿,两个人才有了那种朦朦胧胧的关系。
杨玉洁记得最为清晰的是,那个夜晚的冯冰清,显出了与平常不一样的狼性,许是想到了天各一方,说不定这以后还会有两地分居,以及所产生的没完没了的思念,于是,冯冰清以前的温文尔雅突然间不复存在。说话间虽然还没到那种火候,似乎她杨玉洁成了一只猎物,而忙了半天还两手空空的猎人冯冰清,就要急猴猴地前来猎取,不仅仅是手上的那种进攻力度。杨玉洁呢,退让得不能再退让了,该容忍的和不该容忍的,到这个地步上也就没有较真了,再默许下去,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毕竟没到瓜熟蒂落的季节,眼下就是热恋也谈不上。所以说,那个夜晚的杨玉洁,哪能轻易成为对方的猎物?
杨玉洁是不会屈就的,更不想就这样匆匆地被人得手。尽管校园里男女拍拖的事早已够不上新闻,而且那种说分就分、说好就好的事例如同家常便饭,但她毕竟还是看重自己的那个神秘的初夜。那样的夜色应该有如水的月华,还要有轻柔的钢琴曲相伴的海誓山盟,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一朵开放得浓烈欲醉的红玫瑰,这是她最为喜爱的花儿。然而,现在却什么也没有,唯有上天寂静的那枚月儿,时不时地还躲在云层里……当晚那个僵持不下的结局,让此后的两个人都有些不自然,初恋的美好如薄冰般见风融化,直到分别时两个人也都没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以后,有时也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那样一个月明风清之夜,一个人静下来,是真正的心灵深处静下来的那种时候,她就要想起冯冰清,想起他俩这对冰清玉洁组合,更多的是想起那个夜晚。
如果那个夜晚,自己放得开些,不再死守那个被自己视为冰清玉洁的底线,那么现在的她,以及现在的他,会是什么样子?有舍才有得,当时自己都不想舍去,又如何能得到?然而,这一切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想多了反而脑仁会疼,于是,最好的方式是不再想这个夜晚,就当那个晚上如一阵风,所有往事随风而去好了。
眼下,她真的顾不上想到这些,这些只不过是一段缠绵,缠绵不能代替饭碗。平心而论,虽是冰清玉洁组合,但他俩还不是同一路人。虽然在大学里,他俩都是典型学霸。可即使是学霸,结局也并不可能是一样的。因为他俩毕竟在好多地方不那么对等,起点不一样不说,何况考上的只是一所普通的一本,既然以后都不想考研,那就要面对残酷的就业压力。人家有爹可拼,自己啥也拼不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仅是想干什么,还有的是你能干点什么?你又能干好什么?你想回到乡村,可乡村物是人非,真的是回不去了,不仅身子回不去,心也回不去;即使能回去,但你也不想回去,因为一去之后就真的掉下去了,或许一辈子都爬不起来。那你想留在城市,可这个城市没有家乡的月亮,你真留不下来,即使留下来,也只是匆匆暂住,过客性的那种;你想留的哪怕只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在那里或许你都难以勉强立足。说白了说穿了,你两个既然不是同一路人,那就要各自干好各自的工作,即使身处基层,也能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情。事情,只能是事情,事业那是说得好听的官方语言,她成天琐事一大堆,哪能算是事业?
在街道办待得时间久了,她才知道自己没有事业可言,如果说还有一点能说得上是事业,那么她眼下的这个伟大事业属于洪林,事业最终的成败,需要他这个老同学来验收评判,也就是说,此时的她与她这个集体,充其量只能是一群上场的运动员,而昔日的同学,居然成了主宰命运的裁判员。
裁判员的权威不容挑衅,何况这位裁判员权力通天,她为之付出几年的心血,说不定人家一个疏忽,就会秒杀了自己满怀希望的一切。
七
考虑到海云宾馆半夜里突然出现的蟑螂与老鼠,以及吧台报警惊动了洪林警方,王德水临时对人员的行动方案进行了调整。一大早,暗访组所属人员两两成对,并做出了临时性规定:一律不准乘坐洪林市任何一个部门提供的公务车,能打车的就打车,不能打车的就坐公交车。每人利用手机导航进行划地段巡视,力争跑遍洪林市较为僻静的东南西北四个角的七八条街道。每一组两名组员,一人拎着装有微型摄像机的手提包,一人带着一个本子好随时记录,实在不行就用手机悄悄录音。
当然了,暗访组要注意保密,拍摄也要在非正常模式下进行,不要在大街上被人认出,更不能出现那种在大街上逮住谁就提问的形式。几年前,有家电视台记者上了大街,到处问市民“你幸福吗”这样的傻冒问题,一度遭到众网民群嘲,如果此行再来个东施效颦,如今的网络世界,那种难以预料的爆炸效应,谁都会懂的。
布置停当之后,王德水特意留下了冯冰清与丁丁两人,让他俩组成机动性的一组预备队,可以随意前往洪林市区的任何一条街道。此举安排的另一个用意就是:这两个年轻人,一口标准普通话,不会被人注意,也能沉下心去,抓到硬货。
人员派出之后,王德水坐镇海云宾馆,等待各组搜集的情报;还有一个,他相信夏冰一旦闻出了暗访组到达洪林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赶过来向他汇报,因此,他选择在这里留守,多少也是给夏冰一个面子。等派出的人员陆续返回之后,他再搜集一下情况,晚上让夏冰选定几个物业小区,重点抓一下入户调查工作。
没出宾馆之前,冯冰清与丁丁碰了个头。他俩商定,绕开那几条主要的街道,直接打车去市开发区那端的几条街道,听说那里的征地拆迁工作还没结束,要是能去那儿拍出几条有价值的画面,也算没有白来洪林一趟。
两个人刚一出门,就有一辆出租车跟了过来,问清两人要去的地点之后,还没等回话呢,出租司机就热情地与他们攀谈起来。
与的哥攀谈之间,冯冰清感觉到洪林市的准备工作真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来,他们想去的地点是电力新村,如今看来没有必要了。两人下了出租车,正巧有一趟公交车是开往市开发区方向的。上了车,公交车司机很有礼貌,乘客显得极有秩序,甚至连他们到了开发区之后,也没有拍到想要的那种效果图。大半天转了一圈,只能是灰溜溜地回来。
陆续派出的几个组,大多回来了,除了一个组在某路段拍到了垃圾成堆的场景,其余的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半天。连冯冰清与丁丁这两个小青年也没能完成任务,这让王德水很是失望。幸好还算有了点收获,这也为以后的扣分因素增加了砝码。
“只是,除了东渡新城这个路段,洪林市真的就无懈可击?连电瓶车逆行,也没有拍到一例?”王德水不甘心,下来一趟,如果不抓住点什么,还真以为他们做得尽善尽美?他稍作部署之后,对晚上的小区上门问卷调查充满了期待。
别说冯冰清和丁丁他们了,就连王德水也不知道,就在他们刚刚抵达海云宾馆不久,也就是吧台报警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叶克彬奉命调来了二三十名身着便装的年轻特警队员,他们分散在这个宾馆的四个角落,从这里不时发出的手机微信,随时预警着从这个宾馆外出的每一个暗访组组员:哪一组成员由几人组成,是男是女,穿的什么衣服,手上拎着什么,打车坐的车牌号、上公交车坐的是哪路车……
老谋深算的夏冰还准备了预案,那就是从洪林市的几家出租车公司征调了十多辆出租车,或停或开在海云宾馆面前游弋;除此之外,从海云宾馆这一带路过的几路公交车司机,也是临时从某驾校选调而来,省文明办暗访组十几个成员的照片,被这些人看过之后一一熟记于脑海。只要省文明办暗访组的任何一个成员,出了海云宾馆流入洪林大街,就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不管他们将去的是哪家单位,或者哪条街道,只要一乘坐上任何一种交通工具,其行踪立马就会被设在上面的眼线在第一时间通知到需要迎检的一方负责人的微信群里,而且迎检一方还不能露出任何马脚,日常工作有条不紊不说,甚至连暗访组都不惊动。毕竟,这个暗访组的十几名成员的各类资料,都早早地通过微信发到了该发的手机之上。
八
那种担心,还是发生了。
一开始,祝英得到的消息,暗访组要抽查的物业小区,西林新村小区不在其列,没曾想吃过晚饭,通知来了,说是临时更换,抽中了西林新村。往年各物业小区做迎检准备时,布置任务时全面撒网,决定待检小区时,一般是市物业办与办事处喊上小区物业经理们去抽签。好汉签上死,抽中谁了,谁也就只好认命,因为这样的检查是代表全市的,结果好,大家跟着好,顶多捞几句不轻不重的表扬;要是全市的检查成绩砸在哪家手里,再怎么说也是替罪羊。这次,祝英临走之前担心自己手气臭,还让老马买了块高级香皂,拼命地洗了几回。没想到这次选择待检小区的方式变了,连夏冰主任都没有插手的机会,结果出来之后,说是省文明办暗访组的人亲自现场操作,还是随机点将。也就是说,一旦抽中某个物业小区,一两个小时之后,省文明办暗访组就会拍马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