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韶华易逝”】华胥陵 (外一首)
1.华胥陵
骊山苍青,依北如龙沉睡
安稳做了华胥陵千古一枕
灞水悠远,唱了万年挽歌
陵足向南抵来,常激几朵浪花
一万年过去了,华胥
统领那个最早的母系社会
繁荣了故里,也归葬故里
故事不停被灞水和骊山述说
华夏文明之祖母,隆腹
依塬辟地诞出女娲和伏羲
补天造人,这个世界从此繁华
炎黄二帝所足具的灵性
反复论证,像极华胥这位远祖
陵原的沟谷,土硬水曲
那片黄,年年堆起杏花的白
在风里一起参悟蓝天
谷的深能盛住春夏的雷声
陵原的高让落下来的雨
裹住秋冬的风不停吟古老的诗
新石器时代埋下的秘密
碳化成玉石和带纹饰的陶瓷
华胥在土下,文明飘在花香里
原上柳烟翠柔,朝代的大戏
在那片历史的草丛里开幕又落幕
2019.1.26晚,记起华胥杏花谷
2.丹凤门
心里一再嘀咕:今天早朝吗
早早,我就立在丹凤门外
门外巡游的风,令我不敢作声
门一直关着,关了上千年了
门里的大唐雄主依旧安睡
我手里的马灯不停明明灭灭
宫门外的银杏树仍很高贵
落下的叶子习惯性地匍匐着
随时等门里传一声早朝的声音
2019.1.27下午,再说丹凤门
【编者按】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诗意浓郁,底蕴浑厚。1.华胥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高约20余米,周长约200米,北依骊山、南望灞河。华胥陵是上古时代伏羲和女娲之母华胥氏的陵冢。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衍之根。华胥上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源。2.丹凤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有"盛唐第一门"之称。丹凤门为五门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制度,其形制延续至后来的明清紫禁城天安门,被称为“五门”、“国门”、“风门”等。沧海桑田上万年,人文积淀多厚重,触景生情,蓦然间便给人以深沉的生命思考。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社团,祝福创作愉快,新年大吉。【编辑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