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好婆婆的标准(随笔)
今年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年初二这一天,老公的侄女带着侄女婿回娘家来拜年。我和老公一起精心准备了一大桌饭菜招待了他们,还叫来了公公、婆婆、姑婆、老公的侄子,一大家子人凑到一起吃得很开心,聊得也挺热闹。
老公的侄女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性格外向活泼,整天嘻嘻呵呵的,尤其是个直肠子,还特别能说。吃完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热火朝天地聊起来了,侄女就说起了她嫁到婆婆家以后受到的种种好待遇,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果然啊,她真是遇上了一个绝世好婆婆。
侄女说,她在婆家这一年也没怎么出去打工,每天早晨也不用起床,每次都是婆婆做好了中午饭,再来喊她们起床,但是婆婆性子极好,从来也没显出厌烦的态度来。
侄女说,有一次她在婆家感冒了,把婆家的全家人都给急坏了,当医生说需要输液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都围着她守着她。
侄女说,这一年她没出去挣钱,但是婆婆没有半句怨言,对她特别好,还经常带着她们小两口出去买东西,每次出去兜里都是揣足了钱,想买的不想买的婆婆都给他俩买回来。有一次在商场,把营业员都看呆了,她们以为这是在给准备结婚的新人置办结婚用的物品呢,结果一听说不是,而是在给过了门好几年的儿子媳妇买东西呢,那真是,当场没有一个人不露出羡慕的情态的。
侄女说,她在婆婆家不用做饭,婆婆在家婆婆做饭,婆婆出去干活,老公做饭。虽然结婚三四年了,侄女还总是觉得自己没玩够呢,并不急着要孩子,婆婆家也从来没有催促过,更没有埋怨过什么,只是一如既往地待她好。
瞧瞧,这是个多么有福气的丫头,她这是遇上了一个多么好的婆婆啊。我们这些听众,看着笑颜如花的侄女,和在她一旁文质彬彬默不作声的侄女婿,每个人都一脸真诚地附和着,羡慕着侄女的好运气。
我的婆婆和公公在一旁也不时地插句嘴,一边替她们的孙女高兴着,一边也表示着各种的不理解,也在时不时地提醒着他们的孙女,别总是说婆婆好,也应该多体量人家才是。尤其是侄女的爷爷,很风趣地说:“人家对你那么好,你也学着做做饭,别老吃现成的了。”侄女哈哈笑着说,“我也想学一点,可总也学不会呢。”她爷爷立刻说:“那不窗台上有本菜谱,给了你了,拿去学学,抽空儿也让你婆婆吃上一顿你给她做的现成的饭。”
听着这爷孙女俩的对话真是满有趣的吧,一个是恨不得向全世界宣示着自己理所当然的幸福生活。一个呢,却是在从自己的视角教育着孩子提醒着孩子,不要总是坐享其成,并还以坐享其成为荣,更应该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后来侄女乐乐呵呵地拿起爷爷推荐的那本书看了看,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也是啊,在这样的年纪,正是爱玩的时候,这些老话在她们那里可能也就是左耳朵进去,从右耳朵又跑出去了,说得再多,她们也不太会往心里去。
侄女又说了,看看,在咱们家不也是啊,我奶奶不会做饭爷爷会做,我老婶不会做饭我老叔会做,现在不都是男的在做饭吗,我学不学的,有他学会了就行了,她当然指向的就是她的老公,我们的侄女婿了。
“哈哈,学不学的吧,有福之人不用忙是吧。”我和她叔叔都随声附和着说。
想起之前侄女的妈妈,我们的大嫂说过的话,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忍俊不禁呢。我们这位大嫂其实是个特别会做饭的主妇,在吃上头那真算是个讲究人儿了,一日三餐顿顿饭换着花样地做,即便是再忙再累也不将就。侄女结婚前,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我就曾经和大嫂说起过,把这一身的做饭的好手艺传授给女儿吧,让她艺不压身,到了婆家有机会就可以露上一手,那不挺好啊。可是大嫂却很不以为然,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大嫂是这么说的:“我,我还是省省力气吧,养她这么大,她在家一顿饭也没给我做过,我教会了她,让她天天去给婆婆做饭去,我还是算了吧我。”听了大嫂的话,当时在场的我们几个人都大笑了起来,谁都知道这是大嫂在心疼自己的女儿啊。想想也是啊,哪一个当妈的可不都是这样么,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却都见不得自己的孩子辛苦。所以老话儿常常说,越是勤快的父母,就越是使不出孩子来,现在各家的孩子都少,当父母的就更是舍不得使孩子了。
我们的公公婆婆也是特别勤劳的人,尤其是公公,他幼年丧父,可以说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从小就懂得自食其力。两位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了,也是养孩子养得很娇贵,总是舍不得孩子们辛苦。就像是网上常说的,穷家养的富娃娃,好在家里的三个孩子都算是知道感恩的人,能够体量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都很孝顺。
我的婆婆也算是个好婆婆,特别照顾我们,体量我们,家里的活总是抢着干,有了好吃的好喝的总是想着我们,给我们留着分享,虽然比不得侄女的婆婆那样的超级标准,但是我也很知足了。
在外边听起来婆媳矛盾总是一大堆,不是媳妇抱怨婆婆事情太多,管的太紧,就是婆婆埋怨媳妇太懒惰,啥也不会干。其实说起来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相处起来却并不容易。
媳妇们的毛病以后再另说吧,单从婆婆这方面说说,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有些人是“多年的媳妇一旦熬成了婆”,她自己身份变了,她看待媳妇的标准立马也就跟着变了,变成了双重标准,对自己一套标准,对自己的孩子一套标准,对媳妇又是一套标准。电视剧里头就常常有这样的故事,婆婆和儿媳妇争风吃醋,都想要把夹在中间的儿子据为己有。有的是小打小闹适性怡情不影响过日子,慢慢磨合,这还行,没啥大毛病。有的家庭就不行了,天天打天天闹,儿子在中间受夹板气,两边的妈妈和媳妇也是虎视眈眈、势不两立的,为不了点儿啥事情就折腾一场,吵得太多了就把感情吵远了,把人吵烦了,甚至是把家给吵散了。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折腾得人仰马翻,真是太不值得了。
让我说,好婆婆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心胸宽阔,你是长辈必须要做出榜样,要有容人之量。要是婆婆们都有了肚里能撑船的宰相度量,其他事情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吧。
当然,将心比心也不难理解,很多时候婆婆们其实都是因为爱子心切,才摆正不了自己的心态。眼看着自己一心呵护着长大的儿子,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和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女人的丈夫,眼看着那个自己舍不得让他干这干那的儿子,在那个女人那里却成了一个任劳任怨,让他干嘛就干嘛的人,当妈妈的心里总会感到很失落吧。
再加上,也确实有一些媳妇很任性,理解不了婆婆的这份苦心,不给婆婆们留一点转变心态的余地不说,还大张旗鼓地向婆婆挑战她儿子的“主权”问题。最后就闹成了互不相让的局面,闹来闹去必然是两败俱伤。家,终究是个以和为贵的地方,得讲道理更得讲感情才是吧。
像侄女家的婆婆那样处处呵护着儿媳,比待亲闺女都亲的,也许并不容易做到,但是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儿子的幸福生活,婆婆们总是应该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吧,摆好自己的位置,才更容易两代家庭和睦相处。
总结起来我想说的好婆婆的标准其实也没啥大道理,也没啥新道理,也就是不外乎这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要做到十全十美不太可能,但只要尽量朝着这一点做,让孩子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努力就足够了。其实这不仅仅是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更是任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