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七律 雨后采山的人们 (外三首)
◎雨后采山的人们
雨后村人入绿峦,溪头瀑布衬蓝天。
裙岚匝树生菇耳,嫩角出椿赭叶鲜。
老妇童娃喧岭岙,雏莺鸟雀唱林间。
余随众手撷山菜,是为工闲夜里餐。
◎爬沁阳神农山
一缕雾云脚下驱,两边深壑颤心虚。
白松揽臂支筇杖,护索环边过险局。
望眼神农辉日彩,聆听岭脊淡风徐。
援梯慢嶝悬崖底,方晓腿筋痛有余。
◎登顶看老潭沟瀑布源头
陡嶝盘旋上巘头,高峦峻顶探源流。
溪泉晋豫分双股,瀑布西东入两沟。
千尺落差飞彩练,一泓碎玉灿银绸。
吾如工匠织山水,洒下珍珠不管收。
◎早观净影寺日出
春光入谷唤葱茏,野色藏山掩目穷。
道场鸣钟惊岭北,溪泉瀑水唱桥东。
启星撷霭观山紫,朝日散光染树红。
昨夜寄身留影寺,灵魂已与万峰融。
【编者按】第一首,雨后一般那种香馨的土味萦绕鼻尖,入山更能体会那种雨刷后的感觉,一般雨后生长蘑菇,正是采摘的好时机,以妇孺鸟雀之闹凸显人多,诗前后连贯,写实的真实体现。第二首,开头写出陡峭,脚踏云雾望沟壑,再到沿路风光,直到彻底走下才感到疲惫,层层递进,爬山所见所感一览无遗,妙。第三首,登高望远,一切尽收眼底,知晓瀑布源头流向,既渲染了美景,也养育了一方水土,瀑布的壮观不禁会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换种方式的诠释,如若亲临,美景在前,挥汗也是珍珠闪闪,令人羡慕。第四首,当意与景相融的时候,最能体会所在地方的妙处,而作者此诗,以景衬情,读之犹如自己在此欣赏,相信每一个赏景之人都希望这样的感悟吧。写诗如果情感和景色可以互相交融,互相映衬,那么诗境便更加引人注目,而作者所写,值得鉴赏学习,推荐大家共赏。【浪花诗语编辑:幻雪】
2 楼 文友:刘春庆 2019-04-08 18:13:59
幻雪老师的解析非常精彩,给拙作润色许多。感谢编荐。问好浪花各位文友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滕国 2019-04-09 21:05:51
欣赏学习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