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慈母五七祭祀(古韵) ——慈母仙逝哀挽联及诗词
慈母五七祭祀----赋七绝诗四首
一
忍向山前默默哀,尊萱今日把家回。
谁能知我思亲苦?老舍南门正敞开。
二
魂牵慈母踏新坟,乳汁留香齿颊芬。
养育双亲同一穴,音容难见纸香焚?
三
父母坟前叩首低,梨花雪白杜鹃啼。
生前简朴无奢好,冥币多烧酒酹泥。
四
两眼蒙蒙泪激垂,素花朵朵寄哀思。
寸心难报青青草,人对丘茔不尽悲。
高挂方奇诗友-读慈母五七祭祀之感
哀亲泪水写相思,睹物伤怀忆旧时。
往日倚闾将已矣,及今而后永无期!
慈母仙逝哀挽联及诗词
门联
惊蛰闻雷传噩耗;
孤哀泣血悼娘亲。
挽母:
母病蒙辜,施灾二竖,可悲续命无方,忍看慈萱归化鹤;
儿心抱愧,降谴三灵,倍觉劬劳未报,空教血泪忆和熊。
代孙辈挽祖母:
长跪灵堂,哭祖母,懿训频聆,一片冰心多惠我;
饱噙泪水,悲孙儿,慈颜难觏,几番春雨枉招魂。
代曾孙辈挽曾祖母:
老婆母一朝永诀,良操懿德承先辈;
小曾孙举目同哀,亮节高风启后昆。
代胞侄荣火等挽伯母:
膝下聆教诲,感深恩未报,万里慈云空仰止;
灵前瞻遗容,叹犹子何依,三更残月倍凄凉。
悼念黎府朱老夫人仙逝:
素心膺重任,忆往昔,正道兴家,誉满乡村型足式;
厚福冠遐龄,看今朝,灵堂设奠,名垂竹帛德堪夸。
宿松新韵众吟友仝挽
悼黎府朱老夫人西归:
时逢惊蛰,嘉木蓬苏,问老娘,一春花事如何?泪眼赏梅梅失色;
讣出黎冲,婺星陨落,伤世侄,千古芳型空仰,哀思裹腹腹含悲。
世侄陈为群拜挽
哀悼黎老太夫人跨鹤:
寿臻耋耄,德贯乡邻,噩耗惊闻哀永诀;
福佑孙曾,仪垂懿范,慈容高供画中存。
方奇敬挽
悼念黎府朱伯母逝世:
惊蛰初晴,闻噩耗,黎冲松柏也垂泪;
子孙满室,感悲伤,新韵赋诗同祭娘。
杨贤民敬挽
悼黎府朱老夫人仙逝:
享寿逾九旬,曾遭时局风波,当初宁自艰辛,苦劳黎母相夫教子;
登仙将二月,已是甘甜蔗境,忆昔为谁绝发,肠断陶家合座来宾。
周凤保敬挽
悼黎母朱老夫人:
朱氏遗风,庭训未随黄鹤去;
黎门高德,慈颜总入梦魂来。
清茶挚友流星敬挽
挽黎母朱老夫人
德妻德母德贤祖奶聚群德;
朱子朱书朱老夫人同一朱。
清茶好友三郎拜
悼黎府朱老夫人仙逝:
惊蛰一声雷,雷部有车迎伯母,
垂檐千滴雨,雨天何处见春晖。
侄周耘耕拜挽
悼黎府朱老夫人仙逝:
八部龙吟,玉殿仙班迎凤辇;
一声鹤唳,黎门后裔哭灵帏。
侄徐宪臣敬挽
悼念黎府朱伯母仙逝:
荣膺五福,福寿全归,赢得芳型标梓里;
痛别三春,春晖永驻,长留懿训荫兰庭。
陈小平拜挽
悼挽黎母氏朱老夫人:
懿范长存,蒸为淑气;慈容不老,化作梅香。
石泽坤拜撰
悼挽黎母氏朱老夫人:
上苑梅花终不老;北堂萱草可忘忧。
陈小虎拜撰
悼黎母朱氏老夫人千古:
萱草苦寒流,雪压冰封,历经九秩高龄,一点诚心哀福老;
柳芽惊蛰动,鹃啼蝶梦,正值三春妙月,十分悲怆挽晨星!
罗良勇敬挽
悼黎母朱氏老夫人千古:
享九秩遐龄,大爱千秋遗淑德;
拭三春涕泪,长风万里寄馨香。
胡春江敬挽
悼黎母氏朱老夫人仙逝
结知音之令郎,获教言之伯母,荻画千秋瞻阃范;
辞尘世于惊蛰,排鹤驾于春朝,灵迎四地尽啼鹃。
周澍敬挽
惊悉好友黎冬衣令慈今晨仙逝痛悼
陈小平
一
噩耗传来哽咽重,令慈高寿越孤峰。
萱堂昨夜安慈母,今日灵前忆旧容。
二
劝友收悲且止哀,西方极乐有莲台。
请君骋目天边望,白鹤乘风驾母来。
敬挽黎府朱氏老夫人
石春华
一
苦雨敲窗夜不停,梨花未白草无青。
泉台几处归乡路,何日呼儿梦里听?
二
惊雷伏地动哀声,一夜凄风唱到明。
花事且随仪德去,思亲泪眼又三更。